第149章 出发
米木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也不擅长做这种煽情的事儿。 松开他后就跑上楼,给双方缓解尴尬的时间跟空间。 再下楼舅爷已经恢复正常了。 黄桂莲早前接到消息,知道桑枝姐弟要出远门,天没亮就来接儿子了。 打完招呼后,俩小孩儿睡眼惺忪的出来了。 桑枝正好把准备好的新枕头给给舅爷。 枕头外套是她头几天从百货大楼买的,那会想着新家新气象,没想到这会派上用场了。 上了年纪,大部分老人睡眠都不怎么好,所以桑枝的内衬用的是干的合欢花、夜交藤,决明子。 要不是他昨晚落枕,桑枝还没想到这出儿。 “您晚上睡眠不好,我在里面加了药材,有助于睡眠,还不容易落枕。” 魏岭东见到枕头,打一半的呵欠停了。 桑北眼里也闪过一抹失望。 “怎么不高兴了” 黄桂莲一直注意孩子们的表情,见俩小孩儿失落之意明显,关怀询问。 “我们昨天拿到‘战利品’后就想着自己裁剪,给舅爷做个新枕头,可是……” 怪不得昨晚俩小孩儿支支吾吾跟她要布。 敢情跟自己想一块儿了。 可送东西就怕比较,桑枝那么漂亮还有功效性的枕头拿出来,完全秒杀他们的。 舅爷现在笑的跟老树开花似的,孩子有心这就是最大欣慰,他怎么会嫌弃不好呢。 “喜欢,不论是你们谁做的,我都喜欢。” 黄桂莲看向儿子跟他伙伴做的枕头套无比欣慰。 他们年纪还小,布剪的歪歪扭扭,刚缝的几针也参差不齐。 但就像老人说的。 心意最重要。 她这么有钱啥好东西没见过,但是不论多贵多精致的礼物都比不过一片真心。 见儿子跟前有两个枕头内胆,她目露疑惑。 魏岭东被这视线打量着,眼神游移,挠头不敢看她。 “你明天不是生日嘛,我也没好的东西送你,就想亲手做个枕头,因为这布跟棉花,是不靠家里,不花你跟爸的钱,完全靠我得来的,所以……” 以前在南亚时爹妈忙,他经常跟着保镖阿才吃喝玩乐,其实没怎么意识到大人不容易。 但自打跟桑枝姐弟住一起,融入到家庭生活后,才意识到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这才有了这份生日礼物。 黄桂莲听完有一瞬间没回过神,心砰砰直跳,直到儿子忐忑的声音传来,她才如梦初醒。 “妈,你不喜欢吗” “喜欢!喜欢!” 她眼含泪花儿,感激的朝桑枝望去。 因为她自个才得到这么健康懂事的儿子。 感激的话还没说出口,背后就传来痛哭声。 和谐感性的氛围,在粗嘎的哭声中戛然而止。 往后一看,五大三粗的阿才,正跟他形象完全不符的姿态捂脸大哭。 察觉到大家的视线,哭声更嘹亮。 “小少爷长大懂事了,夫人也会孝敬了,我好想哭。” 魏岭东无奈扶额。 “是会孝敬夫人了,我妈孝敬我做啥,早跟你说过多练中文,怎么这么久还没进步。” 他的行为驱散了几分离别时的悲伤。 黄桂莲来时带了不少营养品跟特产,还给了她个联系方式,说是出门有解决不了的事儿,跟她联系。 桑枝抱她表示感谢,“先跟姐你说声生日快乐!” 因为魏岭东,两家其实已经紧密绑在一块儿了。 等桑枝烙完饼检查好行李,阿才帮她将东西装进后备箱。 这样顺路就送她到张家了,省的人专门来接。 跟舅爷告别后,姐弟俩迎着东边的朝霞,离开了部队大院儿。 从这儿出去到张家,车程也就十几分钟,不过车子行驶过主干道时。 黄桂莲感慨这个点,路上行人比平时多好些。 才六点多,天还没大亮呢。 不过她的疑惑没持续太久,就有人替她解答了。 好些女同志欣喜的交谈声,从车窗飘进来。 “我听说今天副食品商店五点就开门了,就是为了方便大家买肉……” “你也听说了我大姑子昨晚跟我报信时,我还以为这是假消息呢。” “是真的,说是昨晚公安查获了一个窝点,缴获出十好几头猪,我邻居一早就去了,我出门时都把肉买回来了。 好几头大肥猪在案子上摆着,保准大家都能买上。” “我攒了俩月肉票,今天一次性都用了,让孩子吃个过瘾!” “嗯,我家中午也包饺子,我儿子昨晚睡觉时都嚷嚷着吃饺子呢……” 天寒地冻,但大家丝毫没在意,女人们拎着篮子,包着头巾,脸上洋溢着满足。 听完她们对话,俩小孩儿也对视一眼,胸膛高高挺起,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看,这是他们的功劳呢。 桑枝被这气氛感染,轻轻抿唇。 真好。 刚到张家门口时,兄妹俩正往小车上搬东西,看见桑枝还意外她来这么早。 趁来了,桑枝就给小平安做了下检查。 恢复状况很好,叮嘱她药继续喝着,等自己回来后,看他情况增减药方。 七点钟,三人出发。 车子发动后,魏岭东还追着跑了好远,一直喊着早点回来。 桑北眼眶也有点发红,半个身子探出车窗,挥手告别时还大声叮嘱。 “记得照顾好狗子!” 车子速度再慢,也比人的两条腿跑的快,周围事物慢慢在后退,他的身影也消失在眼帘。 桑北跟霜打茄子似的,依偎在姐姐身边。 张主任还打趣了二人关系好呢。 ………… 张主任开的车是公家车,早期的红旗轿车,这年头华国汽车工业刚起步,技术水平也落后。 汽车制造工艺限制了车辆的速度,尤其是这车年头久了,稍稍加速都仿佛能听见发动机的哀鸣。 省道还好,但有时候穿插在乡道时,路程别提多难走。 再搭配着时速最高五十多的车速,都到晌午边了,路程还没走到一半。 一直开车也累,三人找了个地势稍微平坦些的地方吃午饭。 桑枝准备的多,暖瓶灌了一暖壶热水,还有三角架,小铝锅,就地捡些树枝树叶啥的,直接能做饭。 出门在外弄的太复杂也是不现实的。 桑枝昨天让阿姨给弄了点馄饨皮,晚上用馅儿包了不少馄饨。 来之前就放在铝锅里,这会水开了,煮上馄饨,在碗里加点佐料,热汤一冲。 再搭配着早上烙好的,现在还不是很凉的千层饼,这顿饭吃的可太有滋味儿。 张主任风卷残云的吃完一大碗。 舒服的打了个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