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永墨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月后伯亦病危,子玄急忙过府看望。 伯亦指着身边一个年轻人有气无力的说:“大王。” “此人名唤朱仰,是老臣的门客,虽然年轻,但饱识多才,可成为公子捡的夫子。” 子玄打量了朱仰几眼,见他的五官还算端正。 既然是公爹引荐的,人品一定错不了,便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伯亦就追随儿子离开了人世。 伯亦大丧完毕,子玄封朱仰为少傅,专门负责公子捡的学业。 又封袁桓为左丞相,接替伯亦的位置。 三年后,子玄接到孔子的书信,称自己不想再在鲁国的朝堂上与三桓世家因政见不同而争论不休。 决定开始周游列国,顺便传播儒家思想,因与子玄有过约定,特邀子玄结伴而游。 子玄看完书信很高兴,自己正打算出去散散心,于是便决定和孔子一起周游列国。 她将朝政交给四位一品大员打理,又和母后去告别。 王后拉着子玄的手撒娇道:“玄儿,你带母后一起去吧。” “母后一辈子都没出过囯,死了都有遗憾,好不好吗” 子玄看着母亲的一头白发:“母后,您都八十了。” “周游列国要走很远很远,况且坐马车一路上也是很辛苦的,玄儿怕你受不了。” 王后笑着说:“玄儿,你不是有空间吗你将母后放到空间里不就行了” 子玄一想也行,空间里什么都有,母后也不用坐车走路。 于是点了点头爽快的答应了:“行!那玄儿就带着您环游世界!” 好讶好讶!王后开心的像个孩子,欢蹦乱跳的去准备了。 收拾妥当,子玄将母后和机器人婢女一起收进空间。 立刻启动了瞬移功能来到曲阜子续的将军府。 子续一家见到祖母和母亲非常高兴,子玄让儿子去通知孔子。 就说自己已经来到曲阜,问他什么时候出发。 一个小时后子续回来告诉母亲,孔子说明日一早就走,约好八点在城门口相见。 次日上午八点,子玄乘坐着特制马车来到了城门口。 见孔子带领着三千名弟子已经等在那里了。 子玄很是惊讶,出游带这么多学生干什么呢 孔子见子玄来了急忙打招呼:“子玄城主很是守约啊。” 子玄急忙回应:“彼此彼此,请问夫子,您带这么多学生所为何来啊” “子玄城主,这三千名弟子已经学业有成。” “我带他们去诸侯国,一是宣传儒家思想。” “二也是为他们的前程着想,希望弟子能够得到各国诸侯的赏识。” “哦,原来如此,甚好甚好!那我们起程吧。” “夫子,不知我们要去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 孔子捋了捋胡须道:“老夫已确定了目标,那就是卫国。” 子玄点了点头:“好!一切听从夫子安排。” 于是,三千多人的队伍开始?缓的朝卫国走去。 不日便到达了卫国首都帝丘,卫灵公听说孔子和子玄来了,立刻出宫门迎接。 入殿落座后卫灵公笑呵呵的问:“两位大人物来卫国不知有何赐教啊” 孔子道:“此次来卫国一是宣传儒家思想,二是想举荐弟子为大王效命。” “哦那夫子愿不愿意在本朝为官呀” 孔子拱了拱手道:“若大王不嫌老夫才疏学浅,夫子愿为大王分忧。” “好好好!能得夫子辅佐乃寡人之幸也!” 他又将头转向了子玄:“不知子玄城主来卫国所为哪班呀” 子玄也拱了拱手道:“君侯,寡人是游历而来。” “如今富贵城已无大患,且城富民强,寡人久居深宫甚是无味,故而想周游列国。” “哦,愿来如此,明日寡人派人陪同子玄城主游遍卫国各个名川胜地。” “多谢君侯!” “子玄城主不必客气,您的别院寡人已命人天天打扫,随时可以入住。” “君侯有心了!” “明日寡人在宫中设宴为两位接风洗尘,请及时参加!” 二人齐声回答:“没问题!” 子玄回到别院将母亲放了出来:“母后来看看咱们的新家!” 王后疑惑的问:“玄儿,这是哪里啊” “母后,这里是卫国首都帝丘,这座宅子是当年诸侯侵犯富贵城时,玄儿要他们盖的别院!” “嗯,是有这么回事,别说这院子盖的还真不错!” “是的母后,以后我们要在卫国玩上些时日了。” 次日朝堂上,卫灵公宣布了孔子来到卫国,准备来朝中任职的消息。 大臣们闻听议论纷纷,大夫公孙余假出班奏道: “大王,孔夫子因其理念执拗,在鲁国混不下去了才来卫国发展。” “如今我卫国国政清明,若孔子执政必会扰乱朝堂。” “臣建议大王只用礼遇待之,不可让他参政!” 其余大臣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公孙余假的看法。 卫灵公也觉得有道理,便宣布给孔子像在鲁国时一样的俸禄待遇,并未让他入朝参政。 数日后卫灵公请孔子进宫赴宴,席间他请教孔子军事方面排兵布阵的事情。 孔子道:“大王,臣只修文韬,不精武略。” “臣劝大王不要总想对外扩张,而不注重内修朝政!” 卫灵公听后很不开心,于是便请夫人南子劝导孔子一番。 南子很敬仰孔子的能力和品德,也想见见这位名人。 孔子接到南子的邀请后欣然同意,但弟子子路却坚决反对。 她苦苦劝道:“夫子,南子出身宋国公主,虽然美艳但手腕高超。” “其名声更被世人称作“美而淫”,不仅如此,” “她在卫国的政治影响力也很大,几乎掌控了卫国的幕后事务。” “倘若您私自与她会面,不但名声会受到影响。” “对于反对她的那些人来说,您此举也会给他们带来不满。” “这对于您在卫国的政治生涯,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孔子摇了摇头:“子路,正因为她在卫国的政治影响力很大,夫子才有必要和她见上一面。” “至于名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有何惧哉” 最终他没听子路的劝告,还是和南子见了面。 两人私下见面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立刻传遍了整个朝堂。 南子的那些反对者见有机可乘,就跑到卫灵公那里添油加醋的进献谗言。 卫灵公耳软心活,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后对孔子也产生了怀疑。 立刻派公孙余假监视孔子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