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转眼到了10号上午,大队部的院子里摆了几张长条木桌,各生产队的队长、社员代表都来了,春日的阳光洒在人身上,暖融融的。以大队支部名义召开的春耕动员会就在这儿开了。古大仲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刘正茂做的计划,逐条给各生产队下达春耕任务,讲得条理分明。末了,他提高声音强调:“接下来春耕的进度,就由刘正茂同志负责检查,大家可得好好配合,服从安排!”人群里响起几声应和,刘正茂站在一旁,看着院子里热闹的光景,心里踏实了不少——再过两天古大仲带队出去交流,春耕的事,他得扛起来了。 春日的樟木大队,田埂上的新绿已铺得连片,村口那棵老樟树的枝叶也舒展得愈发浓密。随着省市县各级媒体扛着相机、举着话筒一遍遍来采访,报纸上、广播里频繁出现"樟木大队"的名字,这个江南小村竟在省内渐渐有了名气。 省报记者韦湘是个急性子,为了把樟木大队的好故事讲透,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她在编辑部泡了几晚改稿,又打了一摞电话联系相熟的同行,连邻市报社的老同事都被她拉来帮忙。没多久,各路记者便循着线索往樟木跑,大队部院子里常能看见背着相机包、攥着采访本的人,三三两两凑着聊素材,倒比往日热闹了不少。 来的记者多了,报道的角度也像田埂上的作物似的,各有各的长势。韦湘总爱站在老樟树下,跟大队干部聊政策、谈规划,她写的稿子总带着股"高举高打"的劲儿,字里行间都是樟木大队跟着政策走的大方向;有的记者则蹲在田埂边,拉着老农问春耕的苗情、副业的收成,笔下尽是泥土里的实在事;还有人专找大队的文艺宣传队,跟着姑娘们排练,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鲜事写得活灵活现。 最细致的要数高岭县广播站的同志,他们扛着笨重的录音设备,跑遍了大队的角角落落。社员们常看见他们追着"半边天突击队"的妇女们拍,那些挽着裤脚、扛着锄头的婶子们,在田埂上喊着号子干活的声响,都被录进了磁带;又跟着"夕阳突击队"的老人,看他们在晒谷场帮着翻粮食,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就连学校里的红小兵突击队,放学后拿着扫帚扫村道的模样,也成了广播里暖乎乎的新闻。 三月的风渐渐暖了,12号那天,古大仲带着报告团从省城回来,脸上带着笑意——他们在省城革委组织的干部交流会上讲了樟木的故事,反响格外好。没过两天,村口就来了第一批戴着手套、背着挎包的人,是兄弟单位的学习团。星城县、花炮县、乡宁县的干部,连省城郊区和高岭县其他公社的人都来了,一波波人站在村口张望,眼里满是好奇。 按说接待该是县宣传部的事,但樟木作为先进单位,总得有人陪着讲解。大队里的分工原是古大仲和冯婷负责这些,可他俩是报告团的主力,被省里抽去做巡回演讲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大队长郭明雄是个闷葫芦,平日里守着副业队的竹编、木器坊,话都少得可怜,让他跟生人打交道,脸都能憋红。这么一来,接待的担子竟稳稳落在了刘正茂肩上。 连续几天,刘正茂脚上的布鞋都沾着泥——他得陪着来访者走田埂、看副业坊,从东头的水稻田讲到西头的养鸡场,嘴里不停地介绍,嗓子都有些发哑。更让他头疼的是招待宴席:那会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桌上非得让客人"喝好",说白了就是灌醉了才显得客气。可刘正茂的酒量是出了名的浅,一杯米酒下肚就脸红心跳,再多喝一口,脑袋都发晕,哪禁得住这般"客气" 好在大队有个外联部长刘子光,这人别的本事没有,酒量却像村口的老井似的,深不见底。每次宴席上,刘子光总抢着端酒杯,"客人随意,我干了"的话不离口,替刘正茂挡了不少酒。可即便如此,连续四天泡在接待里,刘正茂还是急得打转——春耕的事正紧,再这么下去,他哪还有功夫管田地里的活 这天送走一批来访者,刘正茂看着刘子光正跟人吹嘘自己的酒量,心里忽然有了主意。他拉过刘子光,故意压低声音,装得神秘兮兮:"子光哥,刚古支书给我打电话了。" 刘子光一听"古支书",立马收了话头,直起身子:"支书说啥" "他说近来来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大队决定,以后接待的事就专门交给你这个外联部长负责。"刘正茂说得煞有介事,眼神都没晃一下。 刘子光眼睛一亮,脸上瞬间笑开了花——他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酒量,总觉得这本事没处施展,如今听说是古支书点他,只当是看重自己,胸脯拍得咚咚响:"茂哥你放心!只要大队不心疼酒,我保证让每拨客人都喝得舒坦,个个倒在酒桌上都认咱樟木待客实在!" "酒不是问题。"刘正茂松了口气,连忙应下,"大队酒厂的米酒管够,你放开了搞,只要客人满意就行。"反正酒厂的酒多,只要不用自己喝,让刘子光全权负责,他求之不得。 "得嘞!"刘子光攥着拳头,眼里闪着光,像是接了多大的荣耀,"茂哥你就瞧好吧,我保准完成任务!"看着他兴冲冲去安排下一波接待的背影,刘正茂靠在老樟树下,终于悄悄舒了口气——这下,总算能脱身回田埂上看看苗情了。 在那繁忙的大队事务的漩涡中,刘正茂几乎被完全裹挟,每天都周旋于各种繁杂的事务之间,连喘口气的工夫都难有,更别说抽出时间来关心自家住宅的建设进度了。主体浇灌完成之后,刘正茂面色略显疲惫,眼中透着一丝无奈与焦急;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 ,他把住宅后续的要求仔仔细细地告诉了许二娃和王再进,并且郑重地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家具式样图交到王再进手中,随后便只能任由这两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自己去琢磨着开展工作了。 在当下这个社会分工逐渐粗放的时代,建房之后,门窗与家具大多还是由自家负责打造。许二娃和王再进两人商议之后,对房子的装修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许二娃身材敦实,有着多年泥瓦匠和水电安装的经验,他主动承担起泥工和水电部分的工作,拍了拍自己厚实的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 ;而王再进则身形精瘦,木工手艺在当地堪称一绝,木工部分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两人配合默契,分工协作,为了刘正茂家的新房忙碌起来。由于如今愿意做事的人逐渐减少,后勤保障方面就只留下了心灵手巧的华潇春负责做饭,蓝桂英或者卿凤有时也会来搭把手,帮衬帮衬。 木工活主要由王再进和从南塘大队赶来支援的几位经验丰富的木匠主导,年轻力壮的华孝义则在一旁打下手。还记得浇灌之时,王再进就做了充分且周全的准备,那股认真劲儿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艺术品。当主体浇灌完成,混凝土渐渐干透,王再进就如同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将所有门窗都安装得严丝合缝。他站在房子前,看着焕然一新的门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双手叉腰,眼中满是自豪 。 接下来,他的任务便是依照刘正茂给的图样打造家具。可问题来了,图样只有外型,却没有分解图,王再进眉头紧皱,拿着图样,反复端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困惑 ,只能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去揣摩每一个细节,然后小心翼翼地做活。 许二娃这边,手里同样没有施工图,只能依靠刘正茂口述的要求行事。他和从南塘派来的泥工师傅,先是来到住宅前坪。前坪地势较为平坦,周围环绕着几棵粗壮的老槐树,枝叶繁茂,偶尔有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抬起头,看了看四周,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 他们先将前坪用水泥仔细地铺好,每一处都力求平整光滑。随后,又来到屋后。屋后是一片相对开阔的空地,杂草丛生,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昆虫在草丛中穿梭。他们在这里挖了一个大坑,接着用红砖和水泥精心地给大坑做了防水处理,还在坑顶浇筑了水泥盖板,就这样,一个日后用来盛放农家肥的粪坑便初步成型了。 家里的电线铺设工作,是由技术娴熟的马三子带着徒弟来帮忙完成的。而和华孝义一同前来的金诚表哥,之前被刘圭仁带回了城里。自从刘圭仁买下阴家村的房子后,房子外面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周围的木栏由于年久失修,木头已经开始腐蚀,不少地方都摇摇欲坠。刘圭仁看着这破旧的木栏,心中有了主意,围着院子踱步,眼神坚定 ,他想把木栏换成红砖院墙。 于是,他一个人在这房子里忙活了两天。干活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在作祟,刘圭仁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远处默默地注视着自己。周围的环境安静得有些诡异,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叫,在他听来都仿佛带着一丝阴森,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警惕地向四周张望 。他害怕了,于是赶忙下乡去把自己的金诚外甥带回来给自己壮胆。 刘圭仁翻修阴家村房子的院墙,其实还有自己的一点私心。原本院子的面积是90平方,院子外还有一块空地,原房主曾经在这里种菜。后来,这里的人大规模搬走,留下来的人家大多是没什么关系又没什么钱的,平时邻里之间也不怎么串门,互相之间虽然认识,却只是点头之交,很少有深入的往来。刘圭仁正是看准了这种没人管的时机,想要把院子扩大一倍多。 他用红砖多围了一百平方面积进来。之所以占这么大地方,是因为刘正茂讲过,以后这里要停两辆货车。有了金诚的帮忙,刘圭仁虽然不是专业砌匠,但围墙的技术要求不算高,只需用沙灰把红砖码到一米二高就行。就这样,刘圭仁在这忙碌的修缮过程中,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每天都干得不亦乐乎。 今年,粮山公司全面引入杂交水稻,三月下旬,农校谷神团队浩浩荡荡地进驻了樟木大队,他们以这里作为育秧基地,全力帮助粮山公社培育秧苗。此时的樟木大队,处处洋溢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春季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除了大片的水稻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如同绿色的海洋一般。站在田埂上,望着这一片绿意,心中满是期待 ,还有玉米、春小麦、黄豆、芝麻、红薯、土豆等,这些旱地作物也在社员们的精心照料下,在肥沃的土地里茁壮成长。 社员们的自留地更是别有一番趣味,作物的种植全看主家的心情。有的人家每种作物都种上一点,仿佛在打造一个小型的作物博物馆;而有的社员则专注于种植一种作物,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其中。第一年,大队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就把这当成一种实验性质的种植,鼓励大家尝试不同的种植方式。 刘正茂本人最关注的,是江边堤内那几百亩沙地。去年冬天,沙地就已经被整治过,还在沙地中埋下了充足的肥料。在刘正茂的坚持下,这里无疑是要种西瓜的。罗迈得知后,特意找到刘正茂提醒道。一脸担忧,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刘,每年3、4月份,只要江里发大水,那块地肯定会被倒灌进来的江水淹没,到时西瓜藤全部会腐烂,这风险可不小啊。” “罗主任,我想让蔬菜组先在几个大棚育西瓜苗,等四月底,大水退去后,再把大棚里面的西瓜苗移植到沙地去,不知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刘正茂目光坚定,眼中透露出一丝果敢与决心。 “小刘,你这想法不错,那就但愿今年没有夏汛,或者夏汛不大。”罗迈微微点头,认可了刘正茂的想法。 “赌一把吧,怕来怕去什么都做不成。”刘正茂握紧了拳头,下定决心要试试这个办法,仿佛已经看到了沙地中结满西瓜的美好景象。 在那个看似平常的上午,阳光慵懒地洒在乡间小道上,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鹿青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乡下。刘正茂瞧见鹿青这匆忙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诧异 ,直到鹿青开口,他才知晓城里已然发生了大事。 这段日子,老曾在银苑仓库里,望着那摆满了装配好的自行车,心中满是无奈。平日里,八号仓总是频繁来拿货,可这段时间,仓库却几乎无人问津。他背着手,在仓库里来回踱步,脸上写满了困惑 ,老曾忍不住去找赵明慧咨询,“小赵啊,这段时间洪胜那边怎么就没来拿货呢这仓库都快被自行车堆满了,我都快闲得发慌咯。” 赵明慧也满脸疑惑,“对啊,这十几天,也就来过两次,以前可是每天都来的,到底出什么事儿了”她平时和洪胜接触不多,对具体情况也不甚了解。 老曾惋惜地叹着气,“你瞧瞧,仓库里全是自行车,我这都没活儿干了。” 赵明慧笑着安慰道:“曾叔,您晚上还要在单位值班,白天又忙着装配自行车,多辛苦啊,就休息两天呗。等下鹿青来了,我让他去银苑瞧瞧到底咋回事。” 一旁的刘德秀也关切地说:“老曾,您就回去睡一觉吧,钱哪能赚得完哟。” 鹿青随后前往银苑,可在那儿并未寻到洪胜的踪影。罗红英一脸茫然地告诉他,洪胜这段时间压根就没来银苑,她也不清楚洪胜究竟在忙什么。 在街道边,鹿青好不容易找到了徐娇娇,这才得知洪胜遭遇了大麻烦。原来,徐斌去南门抢市场,结果被侯三的人打得住进了医院。洪胜为了给徐斌治伤,花了四百块钱的医疗费,等徐斌伤情稳定后,又给了他三百块,让他在家安心养伤。 为了替徐斌报仇,洪胜派刘波跟踪侯三好多天,终于摸清了侯三团伙成员以及他们的行动规律。然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洪胜、刘波两人动手,谢飞负责望风。三人配合着用麻袋套住了侯三手下的头号打手,将其拉到江边,残忍地打断了一条腿。原本洪胜打算把这个人沉到江里去,是刘波和谢飞害怕闹出人命,这才作罢。但那个人被留在江边两天后,才被人从麻袋里放出来,腿伤自然是落下了病根,再也治不好了。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重生之全职逆袭

重生之全职逆袭

莫土
本书简介:前世,经历天才变废柴,家族驱逐,红颜出卖,同时最重要的人更因为救自己而死,在复仇的最后一刻才发现原来最终敌人一直隐藏在暗处……当一切可以重来,身怀三..
都市 连载 51万字
冥婚蜜爱:傲娇帝少甜萌妻

冥婚蜜爱:傲娇帝少甜萌妻

慕青青
十八岁伊婉,被迫嫁入豪门,成为了一个冥婚小萌妻。在冥婚的第一晚,昏死三年的鬼老公醒了追着她满地跑。她纯阴之体,一双通天的阴阳眼,长生纹护身,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因为她的独特,早早的就名花有主,成为某人的唯一。她是鬼丫头,也是福丫头,瞧瞧昏死三年的鬼老公在她手里醒了过来。只是在看到现任老公样子的时候,她的心扉乱了。*他,是青城第一豪门帝少,相貌英俊,冷血无情,高冷腹黑的男神,因为一场意外昏睡三年,在醒
都市 连载 138万字
乱世双姝:丫鬟的后宅生存录

乱世双姝:丫鬟的后宅生存录

蜀中说书人
关键词:丫鬟姐妹乱世求生宅斗作者有话说:近期准备书测了,因为书城给量,真的急死人,半死不活的给一百、两百吊着。生死,就在这几天了,如果能起量,我便按照原定计划,写个百万左右的长文,原设定,是四代人的跨度,女主两人,从丫鬟,到皇妃,再到太后,最后是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女主的孙女(第四代),打破性别枷锁,不会像童贞女王那般去性别化去迎合阶级需要,而以女子之身,与兄弟相争,堂堂正正打败所有的对手登上皇位
都市 完结 79万字
仙帝的退休摆烂生活

仙帝的退休摆烂生活

断刃
无敌重生不隐瞒家里+无敌流+单女主+甜蜜+逗比+轻松日常原京都刘家长孙被人迫害…搞错了,再来!作为一只闲鱼仙帝,我只想退休,喂鸟遛狗,陪老婆带娃。千年厉鬼?我小舅子是地府城管了解下。隐世宗门?我太爷爷是当世武尊了解下。基因战士?我妹夫是科技狂人了解下。杀手组织?我…我只想退休啊,还有没有完了!毁灭吧,我累了。天道:三思呐!帝君!(十一章之后更精彩啊!)(华夏国江州市系列第一部。)
都市 完结 194万字
兽世娇娇超好孕,大佬他强宠上瘾

兽世娇娇超好孕,大佬他强宠上瘾

酒味桃子酱
作为21世纪天才医师的白玥玥竟然掉进了井盖里,一失足成千古恨,却没想到直接穿到了兽世!而且刚落地就被生子系统逼着生崽崽?可初来乍到的白玥玥没想到,自己天生体弱不好生养,还没有灵力能力低下!面对这茹毛饮血、医学水平极度落后的兽世,为了活下来,白玥玥开始垦荒种田、重操旧业。没有熟食?她做!没有粮食?她种!还摇身一变成了百兽神医!面对危机,白玥玥壮族群,打人渣……直接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
都市 连载 40万字
寿终正寝后,女知青重回1968

寿终正寝后,女知青重回1968

元谷
前世,夏巧西的天就是丈夫,一切都围绕着丈夫一家转。直到满头白发时才发现,她那两袖清风、在家表现的对自己宠爱有加的高官丈夫,家外有家……外面的女人穿的是名牌衣服,戴着鸽子蛋,提的是奢侈包,开着豪车,住着大别墅。而自己和女儿蜗居在单位福利房……对于这些,婆婆、小姑、叔叔、叔审都知道,他们为了让她为他们的这个大家庭做牛做马,为了让他的丈夫能够得到自己娘家人扶持上位,唯独瞒着她和女儿!为了这个大家庭,至死
都市 连载 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