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卖鱼,有惊无险
颍川太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渔家接到陶老爷的招呼,纷纷摩拳擦掌,下塘捕鱼。 不到一会就捕了四十多条大鱼,有青鱼鲤鱼还有翘嘴鱼,个头十分喜人。 主事渔家按进货价给大年,估算了一下鱼重,五十铜钱一条。 “行,那我买二两银子的!” “好嘞!” 渔家才接过银子,陶家下人就匆匆赶了过来,说是老爷的意思,这位大年兄弟的鱼钱等他卖了鱼再结账,不可提前收钱。 “哎哟!可唐突了,这位买官对不起!银子还你!” 渔家一脸慌乱,赶忙把银子递还给大年。 大年哪里肯接,都是做生意的,还开后门没有这种规矩! 见大年坚持如此,陶家下人也是十分赞赏。 “还愣着干什么!快装车,老爷吩咐了,帮这位兄弟把鱼运到市场,不可耽搁!” “是是是!” 渔家们拿鱼筐装好鱼,拉出一辆灰黑色的马车,把鱼都搬了上去。 随后陶大爷又派了两位渔家熟手跟车一起出发。 “大年呐,这卖鱼又要宰鱼,宰鱼是个细活,你一个人这么多鱼怕是忙不过来,这两个伙计帮你一起打打下手,顺道看看武安县那边行情如何!” “好,谢谢陶大爷!” 一行人赶着马车往武安县走去。 因是马车,只能走官道。 大年几人走走停停,有说有笑,倒也自在。 只是到了武安县界,官府设置了一个检查站,正在盘查过往车辆。 路边停了不少装满货物的车,大年心里闪过一丝不安。 “站住!哪里来的” “武陵县拉鱼来卖的,差役大哥,你看!” 大年停好马车,指着车架上的鱼筐说道。 可那差役看都没看就上前牵起马头,说是接到上头公文,外县肉类一律不许进入武安县。 “人员关押,货物暂扣!带走!” 眼看几名差役小跑过来就要动手,那陶家两个伙计嘴角一咧,就要挽起袖子准备干架了。 “别别别,有话好说。” 大年拦下二人,朝着差役说道: “我是这车鱼的老板,跟我伙计无关,放他们走吧!” 差役们互相看了一眼,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快滚。 “哼!买官你放心,我们不会丢下你不管的,走!回去禀告老爷!” 两伙计气冲冲的离开,大年则被推搡着关进了一旁的小屋子。 “得嘞!又来一个!” “哈哈!大兄弟,你卖啥来了” 屋内已经有五个人在里面了,看样子也是来送货被关进来的。 “我拉了一车鱼……” 大年搓了搓手,在屋内找了一个角落蹲下来歇歇脚。 “我看呐,肯定是那县丞搞的鬼!” “就是,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搞点幺蛾子,这一次比一次狠了,就想着他那女婿的牧场能多挣点钱!” “迟早要遭报应!” 几个人在一起闲聊着,说起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无一不愤恨不满,大年则在一旁静静听着,也不插话。 而在武陵县陶大爷家,那两个伙计已经赶回了,说起大年的鱼被扣以及人也被关了的事。 “哼,好个王子京,老夫的鱼他也敢发公文拦立刻备轿,去武安县衙!” “是!” 陶大爷气得吹胡子瞪眼,回屋换好一身干净的灰色素布长衫,带着六个随从坐着轿子赶到武安县。 不到两个时辰,武安县衙内。 王子京王知县带着衙门里一众官员,在衙门大堂参见陶大爷。 “学生王子京,见过陶公!” 陶大爷,名陶元明,为江州前任知府大人,名副其实的正四品官。 因喜田园生活,又是个爱钓鱼之人,归隐后就在家弄起了鱼塘。 只见陶大爷站在县衙的石阶之上,慢慢转过身看了一眼王知县: “带上来!” 一声令下,曹县丞被几个随从押上前。 “说说吧,最近集市上肉价暴涨之事!” 陶家虽已不问政事,但毕竟在江州根深蒂固,有些眼线啥的不在话下,不到一会功夫就查清了事情。 “下官瞎了眼,下官知错了,不该拦陶公的鱼车……” 曹县丞一把跪了下来,赶忙认错。 “荒唐!什么叫老夫的车不该拦难道那些百姓的车就该拦朝廷三令五申,不得徇私枉法,我看你是完全抛之脑后了!” 陶大爷指着曹县丞愤怒的说道,若只是误拦也就罢了,谁曾想几乎是全县都遭拦截,就只为他曹县丞的女婿的牧场…… “罢了,老夫已修书孙老弟(现任江州知府),让他看着办吧!” 陶大爷想着自己已经退出官场,强行插手惩治官吏不合规矩,就给远在江州的同窗寄去书信。 随后,曹县丞被带下,王大人也在陶大爷的催促下,尽快开放全县的关卡,恢复市场正常秩序。 “还愣着干什么再等下去老夫的鱼都要臭了!!” “是是是!” …… 到了下午, 大年拉着一马车的鱼赶到了武安县的集市, 本来同为“狱友”的五个小哥也打算送货过来,后来怕这里又有杂七杂八的规矩,干脆把货留在驿站,只身前来打探情况。 “哟!大年你来了啊!哈哈!这么多鱼呢!赶紧的,就在这卖了!” 郑屠户带着肉铺的两个伙计早就在集市口等着大年了,这会正是乡民们离开的时候,在集市口卖准没错! “嗯……米价跌了这么多,鱼卖多少合适呢” 大年一边搬鱼一边思考着,想着要价格合适好卖,又要不亏本,毕竟五十一条鱼,可以买两斤好米了。 “来来来,大家来看看啊,刚捞的鲜鱼,一百铜一条!先到先得!!” “噗!!” 大年被郑屠户这么一喊,差点没喷出一口老血,还能这么卖 只是大年不知道的是,乡民们都被高价肉吓到了,一百铜可以买两斤肉,现在能买一条七八斤的鲜鱼,二话不说纷纷围了过来! “不用宰了!我拿回家自个收拾!” “我的也是!” “给我来两条!” 郑屠户和伙计忙着装鱼,大年在一旁收钱算账,钱袋都快装不下啦! 不远处的陶大爷自是喜欢这样的场面,挽起袖子也来帮忙,倒是把大年给惊了一下。 “大爷!你咋来了” “咋啦我的鱼还不错吧,哈哈!哎别愣着了,快算账!” “哎哎好嘞!” 陶李郑三家人忙得热火朝天,一直跟着陶大爷的王大人此时也是一脸喜色,指着大年对随从吩咐道: “把我屋里的那两盒湖笔还有那几包秋香白露茶拿来,等陶公走后,赏给李大年。”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