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学堂琐事(县令赐名儿)
颍川太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伯!老伯!你等会!” 大年眉头一皱,赶忙上前按住大爷的手: “今儿元宵节,怎么会赶你们走呢,没事没事,继续卖吧!” “啊……这。” 卖菜大爷将信将疑,还以为衙门里的人是不是在钓鱼…… 正说着,小六他们也小步跑了过来,看大年他们的架势,还以为有人闹事呢…… “年哥,咋了这是哎哎哎,都别走!” 小六指着要走的大爷大妈,让他们留下!” “六啊,没啥事,你张罗一下,让大家按次序摆好摊子,别占着路就行!” 小六点点头,按大年的吩咐做着。 卖菜的大爷大妈们这才放下心来,又重新打开菜担子开始做生意了。 继续看了看,大年挑了一些菜种,打算回家种种。 家里之前菜地的菜都吃得差不多了,仅剩的一些青菜也被小月娘做成腌菜泡在坛子里,开春过后得开垦一些菜地了。 逛了一会,回到庙前的小路上,小月她们上完香已经在路边等着了。 眼见大丫头红着脸不停咳嗽,怕是走路热了又受了凉风引起的。 于是大年让小月她们先回家,自己这边等到傍晚,值夜班的衙役来接班了就回家。 可二丫头说什么也不从大年怀里下来,小手紧紧搂着大年的脖子,她要跟着爹爹继续在这玩! “哈哈,好了好了,就让她留下吧,我带着就行,你们先回家,我晚点回去。” “路上小心啊!天还早,不急!” 临走前,大年特地在糖水摊买了四罐热梨水,让小月她们喝完热热身子,驱驱寒。 等到回到家,日头还高,小月回到自个里屋拿出钱箱开始算账。 “嗯……还剩九两六钱。” 如今元宵已过,这个年算是过完了,接下来就得好好盘算下一年的日子了。 首要的便是丫头的学费,大年之前没说学费多少,但是小月自个也是听说了一点,于是拿出一个小红布,包好四两银钱,算是给丫头一年的学费了。 “先这些吧,不够再说。” 剩下五两多银钱,拿出六钱碎银零用,整五两的则算作家底,买粮用。 忙了一会,到了下午,同村胖婶喊小月一起去老秋沟那边拣木耳,小月带着大丫头一起去了,只留下小月娘一个人在院里编制竹制品。 前几天有人订了七个菜篮子,刚好这会得空。 破竹,削软,折弯,编制。 忙了半天, 小月娘熟练地操作着,累了就喝口茶水,歇歇…… 眼见小狗汤圆则在一旁窜来窜去,小月娘放下茶碗,不禁和它说起了话: “你说你越长越大了,吃得比丫头还多,嗯我还不如养头猪呢!是不是” 一边说一边招呼汤圆上前,摸着它的狗头,还抓起它两只狗爪子,掂掂它的重量。 汤圆则舔了舔嘴唇,摇着尾巴在小月娘边上蹭来蹭去,似乎在表明自己还能逗主人开心呢。 “媚娘,你一个在啊” 和汤圆正腻歪着,只见县令王子京王大人一身书生打扮,似笑非笑的从院外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深红色的三层食盒。 “给,你之前喜欢吃的桂花糕,我带了好些呢,你尝尝。” 没等小月娘起身,王子京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把食盒放在一茬竹子边,然后又退了两步…… 只见汤圆两耳竖起,黑黢黢的眼睛盯着王子京,好像跟前的人见过又没见过,正犹豫着要不要叫…… “这个时候……年节下你……你不去走亲戚,跑这来干啥” 小月娘明显有些慌了,赶忙从小木凳上站了起来,抬头歪脑看看外面可有人。 一个不留神,横在凳子上的篾刀不小心滑落,砸到了自个脚趾…… “哎哟!我的妈呀!” 眼见小月娘受了伤,王子京也是一惊,赶忙上前帮忙查看伤势。 “不用你看!你……你放手!”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老男老女,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正当二人纠缠之际,大年忽然带着二丫头回了家。 值晚班的衙役早到了,所以大年抱着二丫头提前到了家。 只是父女俩嘻嘻哈哈才到了院子,就看到院内的一幕: 只见王大人紧紧拽着小月娘的脚踝,非要给她脱鞋查看伤势,而小月娘则捏着自己的鞋跟,不让他脱…… 王子京见大年父女进了院门,慌忙松开手,站到一边。 小月娘则也是扯了扯袖子,一脸慌乱。 正僵持,小月刚好带着大丫头背着小半筐黑木耳走到院外: “大年!你回来了啊愣着干啥,进去啊” “哦哦!” 大年回过神,张罗着两个丫头先进屋: “鞋子都脏了,快跟娘回屋换换啊,听话……” 气氛稍微缓和了下来,王子京尴尬得笑了笑,接着大年的话尾巴,走上前,聊起了丫头的事儿岔开话题: “听老陈说你打算让丫头读书呐,这份胆识和眼光不错!” 二人说着在小凳子上坐了下来。 但是一听到大年说到两个丫头一个叫李大丫一个叫李二丫,顿时觉得有些不妥,非要给丫头俩改名字…… “反正还没上户籍,就先取个大名!这个丫那个丫的,就算是小名呗!” 王子京呵呵一笑,饶有兴趣的摸着胡子,开始思考起来。 “年初,元也,春节,春者,万物复苏,繁花似锦……” “你看大丫头就叫李元芳如何” 讲实话,大年一听到王大人讲这个名字的时候,实在憋不住想笑,嘴角此时比ak还难压: “大人……噗!这名儿挺好的,好听!” 大年说完这话心里又在想着,要是大的是个男孩,是不是王大人会叫他李元霸 “嗯,好,既是姐妹,那就取芳华之意,二丫头的话,李元华如何” 元芳和元华,若是单单抛开梗,这俩名字确实很好听,只是…… 大年极力憋着笑,心里想着难得父母官大人亲自赐名,反正名字也只是与人叫着方便,接受也无妨。 王子京告辞。 留下李家一家人在准备晚饭吃。 大年特地买了两盏花灯,用竹子和布扎成兔子模样,简称兔灯。 俩丫头爱不释手,让大年点着蜡烛后就提溜着在嘟嘟嘟得院子里转圈。 到了夜幕降临,李家小院除了大门边上那四个红灯笼,还多了两盏跑来跑去的小兔灯,也算为这个元宵节增添了一丝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