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姬昌回西岐
清风绕尘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殿之上,此刻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目光皆聚焦在伯邑考身上。 伯邑考听闻牛太祖这突如其来的狠话,如遭雷击,身形晃了一晃,险些站立不稳。 他瞪大双眼,满是不可置信地望向纣王,心里不解道: “这是为何我一片赤诚前来救父,怎会陷入如此绝境” 可转瞬,他眼中的惊愕便被坚毅取代,他微微仰头,深吸一口气,挺直脊梁,朗声道: “大王,若是以我一人之死,能换得父亲安然归乡,伯邑考万死不辞!只是恳请大王信守承诺,莫要为难我父亲。” 说罢,他目光坦荡,直视牛太祖,毫无惧意。 狐狸精在旁,却再也按捺不住,“扑通” 一声跪下,拽着牛太祖的衣角,泪眼婆娑地哀求: “大王,您怎能如此狠心伯邑考他孝心天地可鉴,若就这般杀了他,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说您容不得忠臣孝子大王一向英明,万不可因一时之气,坏了名声啊!” 牛太祖低头看着妲己,见她哭得梨花带雨,心中妒火更盛,他猛地甩开妲己的手,怒喝道: “住口!你这妖女,莫要在此假惺惺。寡人心意已决,休要再劝!” 伯邑考见状,向前一步,对着狐狸精微微摇头,示意她莫要再求情,以免激怒纣王,惹来杀身之祸。 他转而面向牛太祖,拱手道: “大王,我既已来朝歌,便没打算活着回去。大王若是能够一言九鼎,臣就算身死又何妨。” 说到此处,伯邑考声音微微哽咽,眼眶泛红。 牛太祖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傻大个,我这是帮你,人间哪有神仙香。 你不上榜,这封神之事怎么办 几日之后。 朝歌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同一件事儿 —— 西伯侯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失踪了! 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得那叫一个快,没几天工夫,就传遍了整个朝歌。 有人言之凿凿地说,伯邑考是被纣王秘密处死了。 也有人悄咪咪地传,伯邑考是为了救父,自我了断的。 不过另外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姬昌被放了出来。 姬昌被放出来后,刚出羑里城,他就找了个没人的地儿,赶紧掏出那副从不离身的龟甲,摆开阵势开始卜卦。 卦象刚成,姬昌的手就抖了起来,眼泪 “唰” 地一下就涌了出来。 他心里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了,儿子伯邑考这是为了救自己,把命给搭上了。 姬昌想起伯邑考小时候,虎头虎脑的,成天跟在自己屁股后头,奶声奶气地问这问那。 长大些,更是知书达理,心地善良得没话说。 每次自己要出远门,伯邑考都眼巴巴地望着,叮嘱自己一路小心。 那些画面就跟走马灯似的,在姬昌眼前晃悠,每晃一下,他的心就跟被刀扎一下似的。 “儿啊,是爹对不起你,让你遭了这等大祸。” 姬昌哽咽着,对着朝歌的方向喃喃自语, “纣王啊纣王,你这般残忍无道,我姬昌若不报此仇,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有何颜面面对儿子的英灵。!” 此刻,他心里头那原本对商朝的一丝忠诚,就像被寒风吹散的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姬昌没做任何耽搁,一路狂奔至西岐。 终于,姬昌远远地瞧见了西岐的城门。 城楼上,早早等候着的西岐大臣们一看到姬昌的身影,都激动得欢呼起来。 “侯爷回来了!侯爷回来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大家都盼着侯爷能平安归来,给西岐重新带来安宁与繁荣。 马车缓缓驶进城门,大臣们迎上前去,刚要开口道贺,却瞧见姬昌泪流满面。 众人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满心的欢喜瞬间被疑惑和担忧取代。 这西伯侯咋哭得这么伤心难道在朝歌还受了啥委屈 姬昌强忍着悲痛,和大臣们一一打过招呼,便径直回了府邸。 他屏退了众人,只留下心腹大臣散宜生。 散宜生瞧着姬昌那红肿的眼睛,不明所以,不过并未出声询问,而是静待侯爷自己说出来。 姬昌深吸一口气,把在朝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散宜生说了。 散宜生听着,眼眶也红了,他握紧拳头,恨恨地说: “纣王这昏君,简直丧心病狂!侯爷,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为公子报仇啊!” 姬昌咬着牙,狠狠地点了点头:“我意已决,必反商纣!这大仇不报,我姬昌誓不为人!” 散宜生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 “侯爷,反商一事,事关重大,咱们可得从长计议。虽说如今西岐民心所向,但咱们的兵力、粮草,与商朝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务之急,是要广纳贤才,扩充实力。” 姬昌听了,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坚定: “先生所言极是,我这就下令,在西岐广招能人异士,共举大事!” 散宜生领了姬昌的命令,立刻就忙活开了。 他叫人写了一张张招募告示,贴满了西岐的大街小巷。 告示上写得明明白白: “今西岐欲广纳贤才,无论你是文臣武将,还是能工巧匠,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前来投奔。侯爷必当以礼相待,量才而用,共举大业,同享富贵!” 这告示一贴出去,可把西岐的百姓们给激动坏了。 大家都奔走相告,说侯爷这是要干一番大事业,咱们可得跟着沾沾光。 一时间,西岐城外来投奔的人那是络绎不绝。 第一天,来了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手里拎着把大刀,一进门就咋咋呼呼地说: “我听说侯爷在招人,我这一身武艺可算有地方使了!我能一刀砍翻一头牛,上阵杀敌绝对不含糊!” 散宜生一瞧,这人虽然看着挺壮实,可眼神里透着股子鲁莽劲儿。 散宜生就问他: “壮士,你可曾读过兵书知道如何排兵布阵吗” 那汉子挠挠头,傻笑着说: “啥兵书我不识字啊,我就知道拿刀砍人!” 散宜生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二天,来了个斯斯文文的书生,穿着一身破旧的长衫,背着个书篓。 他一见到散宜生,就行礼说道:“大人,学生自幼饱读诗书,愿为侯爷出谋划策,辅佐大业。” 散宜生见他谈吐不凡,心中一喜,便问他: “先生既有大才,那依你之见,当下西岐该如何发展农业,让百姓富足” 那书生眼珠子转了转,张口就背起了一篇文章,什么 “之乎者也”,说了一大堆,可就是没一句落到实处。 散宜生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只得让人把他带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来的人也是五花八门。 有个号称神医的,结果给人看病,药还没开,先把人家吓得病情加重了。 还有个说自己会奇门遁甲的,摆弄了半天,差点把自己困在阵里出不来。 散宜生看着这些人,心里那叫一个愁啊。 姬昌为了了解这贤才的招聘情况,来到了散宜生的招聘点。 见到散宜生后,不由询问其情况。 散宜生叹了口气说:“侯爷啊,这广纳贤才的告示也贴出去好些天了,来的人倒是不少,可都是些庸碌之辈。” 姬昌闻言,不由眉头一皱,说道: “怎会如此” 散宜生思索片刻后说: “侯爷莫急,如今这天下,贤才本就稀缺。咱们这告示刚贴出去,来的大多是些想碰运气的。咱们得有点耐心,再想想办法,说不定真正的大才就在后头呢。” 姬昌无奈地点点头,只能继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