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将军威名在外,谁人遇到大将军敢轻敌?
江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川正率大军赶往临汾。 他心中早已经想到攻城办法,只是有些不确定。 据他了解,宋老生有勇无谋,在历史上,宋老生守霍邑时被李渊轻易骗出城致使大败。 可是,宋老生在之前围攻霍邑时表现挺好,在得知李川率骑兵救援时迅速率军撤往临汾,不给李川在野外击败他的机会。 可见宋老生并不是有勇无谋之人。 李川有些担心引蛇出洞计策能不能奏效。 在大军休息时,他找房玄龄商量一下。 房玄龄一听,不由望着李川微微笑了。 “大将军威名在外,谁人遇到大将军敢轻敌” 李秀宁一听,也看着李川,微笑道:“是啊,谁遇到大将军敢不退避三舍” 她见李川还在想着攻城之事,于是献计:“大将军的引蛇出洞还可以继续用,只是大将军不能亲自率兵去挑战,让我率五百骑前去,宋老生一定会中计。” 一旁的尉迟恭一听,也争着说道:“大小姐还是留在军中吧,让我率手下将士前往,我不用几百骑,几十骑就行。” 李川仔细想了想李秀宁和房玄龄的话,觉得有道理。 看来要让宋老生轻敌,还真的要派别人前去。 李川当然不舍得让李秀宁去冒险,于是对尉迟恭说道:“敬德你率兵前去。” 尉迟恭一听,高兴地站了起来,恭敬地向李川行了一礼。 “遵命!” 李秀宁没有争,谁去都是一样,只要李川不冒险就行。 房玄龄反而想到更远。 万一宋老生不上当怎么办 强攻的话会很浪费时间。 这是我军起兵以来第一战,各方势力都在盯着,我们不单单要赢,还得赢得漂亮,河东各势力才会佩服,彻底归降我军。 我军夺取河东就容易多了。 很快,房玄龄想到了计策,对李川说道:“不如派人去临汾城中传播,说宋老生已经暗中归降大将军,守军和城中人一定会猜疑宋老生,宋老生为了自证清白,一定会出城应战。” 李川一听,高兴地点了点头。 “先生此计甚妙。” 他让刘政会安排人前去临汾城传播谣言。 同时交待尉迟恭先率一百骑赶往临汾,说是让宋老生开门迎接我军。 宋老生为了自证清白,一定会出兵来追尉迟恭。 尉迟恭听明白了,立即率一百骑匆匆赶往临汾城。 李川和李秀宁率剩下兵马也出发,只是他们不用太急,好让宋老生有胆量出城追击尉迟恭。 ...... 河东各势力的确是关注李川能否顺利夺取临汾城,特别是靠近临汾的绛郡通守陈叔达。 陈叔达是陈后主的弟弟,随陈后主投降了隋朝,后被杨广任命为绛郡通守。 陈叔达听到李川已攻到临汾,心中很是担心。 这些年绛郡饱受贼军骚扰,已经没有兵马去救援临汾,甚至自保都成问题,一旦临汾被攻下,绛郡也会很危险。 陈叔达仔细想了想,还是去找正平县令李安远商量一下,看如何应对眼前危机。 说起来,他能守得住绛郡郡治正平,都是李安远的功劳。 李安远的父亲是隋朝上柱国李彻,家中世代为将,财产富足。 李安远担任正平令多年,人脉很广,再加上李家财大气粗,在正平城被贼军围攻,是李安远组织城中百姓来守城,军中将领也几乎是李安远的人。 想守住绛郡只能找李安远商量。 此时,李安远正在府中和自己的好友王珪商量大事。 他刚刚见到李川的人,得知李川想拉拢他。 “叔玠,你怎么看”李安远望着王珪,想听听王珪的意见。 王珪是王僧辩之孙,因为叔父王頍随汉王杨谅起兵反对杨广,王珪差点被连坐流放,幸亏李安远袒护求情,他才免于流放。 此时王珪听到李安远这么问,知道事情重大,仔细思考起来。 他知道隋朝这艘要沉了,是要跳船了。 只是....李川是不是那艘合适的船 “李兄不如再等等,看看李川的实力到底如何。”王珪给出稳妥的建议。 李安远却有些疑惑,说道:“李川领军能力没问题,之前打败突厥和击败贼军都赢得很精彩。” 李安远家世代为将,他最敬佩这样的猛人了。 王珪却轻轻摇头,说道:“举兵之前的事不算,要看看临汾之战,这是李川举兵第一战,如果不能顺利夺下临汾,恐怕李川军中人心思变啊。” 李安远仔细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众人跟着李川是为了谋富贵,如果李川第一战不能赢下来,大家如何有信心跟着李川继续拼命 “好,我们再等等!” 李安远做出了决定。 正此时,陈叔达的人到来,请李安远去府衙议事。 李安远一听就猜到陈叔达想加强绛郡防御。 他并不担心绛郡。 因为一旦李川能夺下临汾,他会将绛郡献给李川,如果李川不能夺下临汾,绛郡会很安全。 当然,他还是要过去应付一下陈叔达,免得陈叔达怀疑。 ...... 回到临汾。 临汾城中,处处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城中百姓已经知道李川率大军来攻打临汾,大家都很担心。 宋老生看到已经做好防备,反而很平静,等着李川到来。 正此时,有心腹匆匆找到宋老生。 “城中有传闻,说将军已经暗中投靠李川,要将临汾城献给李川,将军,是不是真的” 宋老生一听,顿时暴躁如雷。 “混账,到底是谁在传谣言我身为大隋将领,岂会投靠反贼” 那心腹才知道传闻是假的,连忙提醒宋老生:“恐怕是李川的离间计,让城中百姓和众将士怀疑将军。” 宋老生觉得有理,立即派人去追查,将城中探子抓出来。 想不到还没有抓到探子,反而收到李川率军杀到临汾的消息。 很快,又有人来报。 “报!敌军已经杀到东城门!” 宋老生一听立即兴奋起来。 他拿着手中大刀,问来报那人。 “来了多少兵马” “一百骑!”那人回答。 宋老生一听,心中无比震撼。 “李川只率一百骑过来夺城这么猛” 那人轻轻摇头:“不是李川率一百人来夺城,而是派了一个普通将领过来夺城。” 宋老生一听,心中无比愤怒。 李川也太看不起我宋老生了,竟然只派一百骑过来夺城 想到之前那个传闻,宋老生知道怎么做了。 他要给李川一个下马威,同时让城中百姓和守军看明白,他不会投降,他永远是隋臣。 “随我出击!” 宋老生立即点兵,率四千兵马直奔东城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