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削去免税之权
再见是蓝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席话落下,朱元璋却是脸色淡淡的说道:“说的好。” “既然如此清廉,为何还会有胡惟庸之事?” 宋濂闻听此言,顿时脸色愕然。 而其余群臣也尽皆脸色惊恐,全部闭嘴。 在朱元璋的冷眼扫视之下,朝堂上寂静一片,落针可闻! “胡惟庸那是......那是意外。” 宋濂有些艰难的说道:“朝廷还是有忠臣的。” “那位所谓的高人,太低估我等大明文臣的操守。” “放屁......” 可此时,蓝玉却是冷笑讥讽说道:“人家说的如此清楚明白!我都听懂了!” “尔等文官们掌握权力,又不用纳税,天长日久,就算你们不贪,日后天下土地,也会往你们手中集中。” “过了几百年,你们掌握天下大部分土地,你们还愿意自己向自己收税?” “除非你愿意跟百官一起,放弃免税之权,否则,谁会信你!” 此话落下,群臣顿时一阵耸动,有些惊怒的望向宋濂跟蓝玉。 宋濂听到这里,顿时脸都有些绿了。 你个武将怎么比文臣还阴险! 谁愿意把嘴里的肉拿出来? 自己要敢让众臣免税,自己就等于得罪了全天下的官员! 这蓝玉,是要将自己架到火上烤? 他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又没有得罪过他。 自己明明针对的是那个所谓高人! 他顿时脸色有些难看,望向蓝玉说道:“我等免税只是小头,尔等勋贵土地众多,永昌侯何不以身作则?” 蓝玉却是很干脆的一点头:“那没问题!” “我放弃自己的免税之权,我永昌侯府名下的所有土地,全部正常纳税!” “我蓝家绝对支持这位高人!” 轰! 此言落下,众人都是匪夷所思的望向蓝玉。 蓝玉竟主动放下嘴里的肉,他为了所谓高人,还要跟群臣为敌? 他疯了? 但蓝玉却还没完...... “那位高人对太孙有大恩!” “谁敢再攻计那位高人,就是与我为敌!” “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蓝玉虽然自傲,但也分得清形式,只有朱雄英未来上位,他才能保住自家的权势。 此时徐达却是也站出来沉声说道:“我也以为此策大善。” “我徐家连同徐家族裔,愿放弃免税之权!” “此策利国利民,若有反对者,先跟我说话!” 此话落下,群臣尽皆愕然,不由有些懵逼的看向徐达。 徐达,蓝玉。 一个是现在的军方第一人,一个是军方冉冉升起的新星,俨然有成为未来军方第一人的势头。 他们居然全部站出来,支持那位神秘高人! “李公.....” 这个时候,宋濂也是倒吸一口凉气,转头望向李善长,面露惊慌之色。 当徐达蓝玉共同站出来的那一刻起,这已经不只是政策之争,更是文武之争! 这得李善长出面应对才是! 而此时......李善长抬了抬老眼,望向朝堂之中,满怀期待的文臣们,却是缓缓抬脚,走出一步。 向着朱元璋拱手,沉声说道:“此策大善!” “无论文武,皆该削去免税之权!” “微臣愿以身作则,李家所有田地,今后正常纳税,并且以往十几年所免除的赋税,微臣也愿还给朝廷!” “这位高人身怀大才,微臣以为,应当给予官位,请来为朝廷效力!” 宋濂人都傻了,愕然的望向李善长:“李公,你......” 就在群臣们都是一时反应不过来的时候,下一刻,却只见到,刘伯温也缓缓迈出一步! 他脸色认真的说道:“启禀上位,此策功在千秋万代,虽一时有些阻力,却能保我大明千秋万代。” “微臣愿为推行此策,略尽绵薄之力。” “刘家所有田地,尽数正常纳税!” 朝堂寂静无比,落针可闻。 群臣都已经不只是震惊,更有些发蒙,脑子有些理不过来,事情的发展。 徐达,蓝玉,李善长,刘伯温,共同站出来,为那位神秘高人撑腰! 要知道,这四人,分别代表着军方的现在第一人,未来第一人,淮西勋贵集团领袖,浙东集团领袖。 这四人,甚本包括了朝堂上最大的四个派系。 他们平日里有各种利益纠葛,争斗不休。 但现在,他们四人,却能同时站出来,同时支持一人。 哪怕是做梦,群臣也不敢梦到这一幕...... 此刻,宋濂看到这一幕,也是有些如梦似幻,突然身上有些发寒。 那位高人....到底是什么人? 群臣不知道的是,这几人都见过那位高人,也知道朱元璋在这件事上的决心,所以都同时拥护。 而此刻......朱元璋看到群臣的反应,微微一笑,很是满意,意味深长的开口说道:“现在,还有谁反士绅一体纳粮政策的?” 群臣赶忙低头,不敢再发一言! 朱元璋便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不错,那这个事,就这么定了。” 群臣口中发苦,但是看到那边的徐达等四人,却是只能咬牙,将满心苦楚咽到肚子里。 而此时,朱元璋却是满意的点点头,望向群臣:“那就议一议第二件事。” “说起来,这还是咱大孙子,亲自给咱提出来的国策!” 太孙提出的国策? 群臣皆是面露惊讶之色,面面相觑。 连李善长,刘伯温二人也是一愣,有些皱眉不解。 朱雄英不是才十岁吗? 他懂什么是国策? 朱元璋看到众人的惊讶神情,却是越发的得意说道:“咱大孙天生聪慧,一眼看出了咱大明朝廷的弊病。” “也就是这个丞相的事.....” 群臣听到丞相两个字,顿时是头皮发麻。 而朱元璋却是淡笑一声:“咱大孙的意思是,咱虽彻底废除了丞相之位,但这丞相之权,可以分割一二。” “其一,建立内阁!” “将丞相的建议之权,分给几位内阁中的臣子,称之为拟票。” “其二,便是批红权!” “只是这批红权有个弊病,尔等可知?” 说到这里,朱元璋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就像是今天,任以虚提问他那样,他也提问起了群臣。 而群臣却是眉头紧皱。 批红权? 皇帝御笔朱红,便是决策,所以批红权便是决策权。 这个大家都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