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朱标当太上皇
再见是蓝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任以虚这等名师在,皇家子弟何愁不能成才? 看看朱棣,原本只是个帅才而已,若论内政之道,他给朱标提鞋都不配。 可现在经过任以虚这一教导......他却是大有长进,一举超越了朱标! 而此时,朱元璋却只是微微一笑,看向众人说道:“所以收回收税之权,才是紧要之事。” “咱准备将收税之事,交给......锦衣卫来掌管。” 群臣顿时一惊,收税可是文官们掌管的地盘,岂能让武将染指? 茹太素更是一急,立刻就要说话。 结果朱元璋却是瞪了他一眼说道:“你那户部,将收税之事管的如何?” 茹太素顿时老脸一红,却是闭嘴不言,着实是业绩拿不出手...... 户部上下都是科举出身,在收税时,自然会对那些同样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家族,网开一面...... 官官相护,自然皆然。 朱元璋却是冷笑一声说道:“既然你们办事不利,那咱就让别人去收税,有问题吗?” 群臣顿时哑口无言。 而朱元璋则是淡淡的继续说道:“锦衣卫职权如故,只是再设置南北两个镇抚司,各自掌管一摊......” “另外如今再管收税,另外,咱在锦衣卫外,还要再设置一个衙门,名为六扇门!” “六扇门跟锦衣卫职能相同......” 说着,他将任以虚的计策,再度重复了一遍。 一席话落下,群臣都是倒抽一口凉气,神色愕然。 这锦衣卫本就权势滔天,无人能制。 而如今朱元璋却是通过南北两个镇抚司,再度给锦衣卫加强权力。 居然还给了收税权。 这锦衣卫的权力,简直是大到了离谱。 好在是有六扇门...... 朝堂上的众人,都是成了精的官场老油条,一眼就看出朱元璋的心思。 这是为了制衡。 但不得不说,这制衡实在是很有效果。 通过年终赏赐跟打分制。 将这两个权势滔天的衙门给对立起来,无形之中,形成竞争。 这却能极大的约束两大衙门。 只是从此以后,文官们的日子,却是有些不好过了...... 就在群臣心思各异的时候,那边朱标却是轻吐出一口气,站出来说道:“儿臣无知,先前竟对父皇之策妄加质疑。” “儿臣有罪,还请父皇降罪。” 而此时,朱元璋却是微微一笑,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不知者无罪。” “只是从此以后,你行事却要三思而后行。” “此次灭天下世家,就交给你四弟来....” 群臣听闻此言,却是心中有些急了。 “陛下,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如此大事,正该储君来干。”茹太素急道。 而其余文臣们却也是一拥而上。 “陛下,燕王劳师远征,刚刚归来,正是困乏之时,应该让燕王好好休息。” “微臣也是以为不妥......” 朱元璋闻言,却是微微一笑说道:“尔等是怕咱夺了太子的储君之位?” 此言落下,群臣惊愕。 你心里知道就行了,有必要这么直接的说出来吗? 不过这还真说着了,毕竟因为太子之位太稳,导致整个朝堂,都是太子党。 我特娘的舔了太子这么多年,你要是换太子,我不得亏到姥姥家去? 所以大家自然要拼命维护太子。 而朱元璋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就是,咱还没老糊涂。” “太子未有失德之事,咱怎么会废太子?” 众人听到这保证,顿时是长松了一口气。 结果......朱元璋却是微笑说道:“以后太子可以好好当个太上皇的,太上皇也是皇帝不是吗?” 什么玩意儿? 众人更是一脸懵。 朱元璋车速太快,导致大家都猝不及防。 完全都跟不上朱元璋的脑回路。 太子连皇帝都还没当上呢,你这太上皇是搁哪里来的? 开什么玩笑! 而朱元璋却是从容说道:“咱是准备,日后让太孙直接继承皇位的。” “上位不可!” “这太离经叛道。” “上位三思!” 顿时,朝堂众人一阵耸动。 这朱元璋给出的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撼! 哪有跳过父亲,直接让孙子当皇帝的? 就算是有,那也是在皇帝一脉绝嗣后,才会出现的景象。 可现在朱标活的还好好的呢。 不光活的好,而且才能卓绝,威望卓着。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跟朱标有交情,但跟朱雄英没交情啊! 日后朱雄英登上皇位,大家伙怎么办? 我辛苦舔了朱标这么多年,结果你告诉我舔错人了? 这怎么行! 还不等他们出言反对,蓝玉却是直接站出来说道:“上位英明!” “太孙英明果决,乃是人君之选。” 众人一懵,怎么会是蓝玉首先支持? 要知道,蓝玉跟朱标之妻沾亲带故,那可是妥妥的太子党啊..... 可紧接着,众人却又突然想起来,貌似......人家蓝玉的女婿,正是任以虚? 而若是朱雄英继位,那得利最大的就是任以虚。 谁不知道,朱雄英连他老子都不放在眼里,却是对任以虚却是奉若神明! 所以,蓝云不光是太子党,更是太孙党! 而朝中的太孙党,却也不只一个啊........ 果然,此时却只见到,徐达也是站出来沉声说道:“微臣以为上位安排很是妥当。” 李文忠也赶忙是跟风般的说道:“我大明诸多国策,都是任先生所定。” “而太孙受任先生教导,自然最能明白任先生的深意。” “微臣以为,太孙继承大位,于国有利!” 而李善长却也是略一犹豫,在看了朱标一眼后,却也咬了咬牙站出来说道:“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在李善长等人赞同之后,陆续有人站出来附议。 这些都是徐达等人的故旧手下。 他们在朝堂上,向来以徐达等人马首是瞻,如今自然会站出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