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扣上合谋的帽子
秋天的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法医相当无语,“丁婆婆身上并没有明显伤口,也没有撞击和淤青,但有很明显的中暑反应,其实中暑虽很严重,老人家身体不好没扛住,赶紧通知家属过来吧。” 家属是一个小时后抵达的。 在知道丁婆婆因中暑离世后,她家里人根本受不了。 “怎么可能,我妈身体很好的,肯定是开发商想让我们搬走,故意把我妈弄死的。” 民警解释道:“你妈身上没有任何伤痕,也没有任何他杀的痕迹,若你不信可以找法医再做鉴定,但若结果一样,是需要再次收费的。” “我们的法医是很专业的,不会出现这样基础性的错误。” 可家属根本不信,“我们才不信你的鬼话,我妈身体好的很,怎么可能好端端就死了,你们跟那无良开发商是一伙儿的,你们这根本就是偏帮。” 然而,无论民警如何解释,丁婆婆家属就是不信。 只是好在,最终是将人给劝住了。 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丁婆婆的家属根本不是被劝住,而是决定暂时停息,然后找更大的平台‘爆光’他们。 这件事儿仅隔了2天,就上了当地报纸、新闻的头版头条。 一时间,关于江港集团的负面舆论铺天盖地。 任何荒谬的舆论只有想不到,没有出现不了的。 几乎占据了江城所有人的眼球。 报社、电视台的人纷纷找上了门。 想让江港集团负责人,以及与他们‘勾结’的民警们,给出一个解释。 江港集团的公关能力是很强的,这些人一来,他们就将所有他们想要的资料递交了上去。 “他们一套房子12个平方,一共也不过10万块钱,我们手底下高层员工每个月的工资都不止这个数儿,有必要为了10万块钱罔顾人命吗” “反倒是贪婪,才该是丁婆婆的真正死因,明明早就那一带就已经有婆婆们因中暑被送往了医院的案例,大多数的老人都已经被家属接回了家,可丁婆婆以及几位不愿离开的婆婆,非要守在那儿……。” “可若不是你们断水断电,丁婆婆似乎也不会因为中暑而离世吧。”其中一位记者试图挑拨重点。 江港工作人员机敏应对,“那一片是待拆区域,从4月份开始拆迁办就已经驻扎在那儿了,现在是8月底,中间4个月的时间,他们自己不知道那一片已经无法住人了吗” “还有,那一片是待拆区域,现如今的工作还属于拆迁办的范围内,江港集团虽然已经承担了那片地皮,但根本就还没有接手这项工作,而我们原本的计划也是明天才会正式展开立项。” “我不清楚你们了不了解拆迁的工作,一个部门一个手续,等承接下来正式接手,没个一两年根本没法继续下一步,也就是说,江港集团根本就没急着要建设,自然也不会急着让他们搬走。” “那么丁家人的控诉,根本就不成立,反倒因为他们的污蔑对我们的企业造成影响,我们将追究丁家人的法律权益。” “还有,民警人们照章办事,若觉得我们以权压人勾结他们打压你们,欢迎上级人员协查此案,随时可以让我们协助调查。” 话落,江港工作人员也就离开了。 虽然江港集团家业太大,的确有可能发生那种以权压人的事儿。 可说到底不过10万块钱,哪怕是翻倍给对方,也没必要闹出人命。 再说了,钉子户为要房子闹事的事情屡见不鲜。 前儿李家不也闹了一大出吗 甚至各个拆迁的地方,甚至都有类似的案例。 当然,其中肯定有以权压人的事儿。 可就这12个平方的房子,10万块钱的事儿也是真没必要。 “10万块钱,谁能这么干吧,就算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套房子,对于人家江港集团来说,也不是给不起,我觉得没啥必要。” “而且之前我说过,既然你们觉得丁婆婆的死有嫌疑那就做尸检,谁知人家发了好大的火,说我们也被买通了。” 细细想去。 似乎那些没按他们想法走的人,似乎都被安上了与别人合谋的帽子。 所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 江港集团说到做到。 第二天,丁婆婆的儿子丁有为就收到了江港集团寄来的律师函。 “他们真要告咱们,他们怎么敢。” 当了一辈子的普通人,派出所都去的极少,几时看到过律师函这种东西,丁有为当即吓的瑟缩了起来。 “媳妇,怎么办,我该不会要坐牢吧。” “不会,那些大老板就爱拿这些东西吓唬人,咱不过是给婆婆讨个公道,什么时候讨公道反倒成罪了。” 讨公道的确不是罪,但借以讨公道的名义勒索罪可就不轻了。 原本丁有为啥也不说不好,人家直接狮子大开口让江港集团赔他们两套房,否则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 啥也还没弄清楚的丁有为居然真的直接就被抓了进去。 就算是进到了里在,他依旧一脸懵逼。 “不是,我干什么了你们就抓我” “法庭上不是都判了吗假借讨公道的名义实行勒索,行了,好好改造,几年之后就能出去了,出去以后记得好好做人。” 别说几年之后了,丁有为媳妇自打他进去后就再没露过面,更是在结果宣判之后立马签了字,拿上钱人就跑了。 几年后,丁有为出来时,房子没了,钱没了,媳妇更是早就没了影儿。 当然,这都是后话。 - 这件事儿闹的范围太广,江港集团花了很多心思才将这些负面消息压下去,但想将形象挽回到最初,谁都清楚这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好在沈季泽港城人的身份,证实不是他做的后,江城这边主动想推进两地关系,很多公开活动都会邀请沈季泽参加。 沈季泽乐见其成,总算是将口碑一点一点儿追了回来。 这事儿又臭又长,传播的又太广,当初因没接到工作惋惜的王莹,在案子结束竟叹息了起来。 “这话我之前没好意思说,这工程幸好咱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