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直扑太原
泥蛋不是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杨对胡人的了解深一些,他出声提醒道: “孙将军,胡骑是轻骑兵,攻势迅疾如风,虎豹骑是重骑,恐难以追上,更何况还有一日的时间差……” “简单,虎豹骑全部褪甲,装备不要了,只带干粮武器!” 孙坚直接梭哈。 众将倒吸一口凉气,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或许只有孙坚这对父子,才会打这么疯狂的仗。 还没完,孙坚继续道: “太原空虚,此时不夺太原,更待何时传我命令,各营即刻造饭,吃饱喝足,半个时辰后,北路军展开全面进攻,攻取上党最后三县 ,随后直扑太原!” “喏!” 众将抱拳。 孙坚舔了舔发干的嘴唇,眼睛里止不住的兴奋,道: “依旧是我们最擅长的打法,传我命令,没有先锋,没有主帅,各军进入战场,只管厮杀,杀到哪算哪,谁先取下太原,我向朝廷奏他为首功!” “遵令!” …… 洛阳。 忙活完春耕,刘辩开始愁钱粮。 国库坚持不了多久了。 现在是四路大军在外作战。 除了曹操他们外,西边的丁原也在屯兵防止三十六部叛军进入司隶。 百姓天天要吃饭,屯田军现在发展到了十万之众,每天都在到处开荒。 由于他亲耕的时已经传开,百姓们都鼓劲了干,可以预见,几个月后司隶定然大丰收。 恐怕收获的粮食,将刷新百年来的记录。 但貌似没什么用…… 那是百姓的粮食,朝廷总不能抢过来吧 而且他早就下过旨意,地只收租金,不收粮食赋税。 所以朝廷得在收获前,准备足够的新钱买粮。 好在枣祗给力,这段时间的开垦,又给朝廷带来了几百万亩地,只要租出去,价值好几个亿呢。 但这点钱依旧是杯水车薪。 除了司马懿在帮他干脏活外,他还得想想别的生钱的法子! 无聊的早朝结束后,刘辩招近臣到章德殿对奏。 除了三公九卿外,河南尹荀攸、司金都尉韩暨等人,也在其中。 今日议政的话题,围绕在军事、财政两项上。 众人进了大殿,刘辩不在。 太师王允招呼着大伙坐下来等,而他刚要坐下,就被墙上挂着的一副字画吸引了眼光。 王允一下子就不淡定了,凑上去瞧,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还想伸手上去摸一把。 结果啪的一声。 朱儁一巴掌打开他的手,没好气道:“天子之物,太师你怎能乱碰。” 王允瘪着嘴。 其他人也被吸引来了目光,围上来看。 卢植摸着胡须,开始念了起来: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洛阳。征师屯原武,出兵救金乡。 寒春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念完以后,卢植双眼发光,连连赞叹: “好诗好诗啊,这是何人所做” “天子所作。” “哦” 卢植看向说话之人,原来是郭嘉。 “何以见得” “若不是天子的诗,能盖上龙玺吗” 卢植恍然大悟,他一时被诗给惊到,忽略了旁边的落章。 众人都开始赞叹起来。 这一首诗让他们大开眼界。 未曾想到,天子还有如此文采。 王允看这诗喜欢的不得了,左瞧右看,发现些许端倪。 “这字怎么也这般出彩,老夫记得天子批的奏疏,字迹比较奔放随意……” 一句话,让众人反应过来。 是啊,这字也堪称顶级,能达到这个地步的,整个大汉都找不出几个。 而且仔细看,好像还有点熟悉,应该是出自哪个书香大家。 “哈哈。” 这时候,一侧传来阵爽朗的笑容。 众人扭头看去,赶紧行礼。 “参见陛下。” “诸卿免礼。” 刘辩走了过来,见大伙都为这幅诗感兴趣,他勾起嘴角,解释道: “这是朕作的诗,蔡妃为朕写的字。” 众臣面面相觑。 怪不得看字迹熟悉,原来是出自蔡家 看来蔡琰尽得其父蔡邕真传啊! 要是这样,这首诗的价值可就无法估量了,足以传世!甚至专门修阁将收藏。 刘辩摆摆手,“一首诗罢了,算不得什么,朕只是即兴所作,回头朕打算赏赐出去。” 嘶! 大伙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这要是谁能得到这幅字,必定青史留名啊。 试问,大汉中兴之后,数百年过去,人们在追忆这段历史的时候,找到这幅字。 这幅字完满的描述了历史,哪怕诗送给的是无名之辈,后世也会认为,那无名之辈一定是雄主手下最信任看好的人。 王允默默记下这件事。 刘辩十分满意大伙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转移话题: “诸卿议政要紧。” 众人一一回到自己的位置,王允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落座。 刘辩轻咳一声,询问道: “韩卿,不知你的新纸造的如何” “回报陛下,新纸已经造出了一些,臣带了几页。” “拿来给朕瞧瞧。” 刘辩上了心,新纸能给他带来一大波收入啊。 韩暨取来新纸,不仅给刘辩送上一份,其他人也没落下。 刘辩还算淡定,毕竟他见过更精美的纸张。 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比如王允,翻来翻去的看,惊奇道: “这新纸为何如此洁白又美又柔软,宛如丝绸!” 杨彪同样赞不绝口,“是啊,若是能大规模制造,绝对能收到天下人的追捧。” 卢植更关心的是造价,询问道: “不知成本如何” 纸算不得什么稀罕货,以前没大规模普及,一是因为长得丑,二是因为成本居高不下。 蔡伦改进的蔡侯纸,是由破布、旧渔网、麻头等原料生产,不仅平整光滑,造价还低,这才得到推广。 虽说如今的纸又白又平整,可要是价格高,估计也难以铺开。 韩暨早已算过,于是笑道:“经过改良的新纸,十五钱一页,若是熟练生产,可能会更低。” 众臣都被惊到了。 十五钱对百姓来说贵,毕竟一页纸什么也干不了,一本书可能动辄几百上千钱。 不如拿着十五钱下次馆子。 可对士人来讲,物美价廉到几乎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