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无权斩我
泥蛋不是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匡惊到了,什么锦衣卫他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是人在家中坐,各种传信来报,内容把他吓的马不停蹄往人家必经之路赶。 现在发现,情况似乎比之前自己料想的还要严重。 正惊咦间,吵闹声响起。 抬眼看过去,一个肥嘟嘟光着膀子的人被拖拽出来,他浑身肥肉乱颤,嘴里不断叫嚷着。 “放肆!你们居然敢抓本官。” “哪怕你们是朝廷派来的,也不能如此不讲规矩,放开我!本官乃是本县县令!” 县令气的满脸横肉不断跳动。 他是士人,怎能被如此对待。 就算有罪也要走程序! “去你奶奶的。”押送他的锦衣卫,一脚踹在他屁股上。 县令一个踉跄,扑倒在地,顿时摔了个七荤八素。 他挣扎半天,龇牙咧嘴的撑起身子,抬头看到一张冷厉的脸。 千户居高临下的望着他,一字一顿道: “你好大的狗胆。” 县令明白,此人就是领头的。 他羞愤欲死,哪有当众闯进府衙里面去,把人从床上抓起来,然后丢在这里的 周围那一双双异样的眼神,是在打士人的脸。 “你给我等着,本官要去朝廷参你一本!” 放完狠话,他视线在四处追寻,终于锁定在他要找的人身上。 “太守大人,您要为我见证做主啊!” 王匡嘴角微抽。 按理来说,荥阳轮不到他河内太守来管,应该属于河内尹荀攸直管。 可问题是此处就挨在河内边上,加之传闻说耽误锦衣卫时辰的话,沿途官吏尽斩的消息,他才快马加鞭赶来,确保一路通畅,别连累了自己。 现在,他哪敢为此人出头。 县令以为自己寻到了主心骨,骂骂咧咧起来: “本官还要找太师和尚书令为我做主,你们少不了掉层皮!” 说着话的同时,他还想爬起来。 身后两名锦衣卫,死死的摁住他。 “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千户漠然的看着他,挥手道: “丢人现眼,拉下去砍了。” “喏!” 锦衣卫拽起县令。 县令被吓的魂飞魄散,“你们无权斩我,放开我,你们要造反!来人!快来人将他们拿下!” 他疯狂的挣扎叫喊着,荥阳官吏们用力的咽下一口唾沫。 他们一个个噤若寒蝉。 这伙人真要直接砍县令啊 就是司隶校尉部要抓人,也得有手续,要有充足的证据。 从没见过锦衣卫这般霸道的人。 荥阳的官吏们,哪敢上去阻拦,不缩的远远的算好的了。 守城将领面色不断变换着,县令再怎么说对他也有提携之恩。 他迟疑了片刻,终究是过不了心里那关,硬着头皮站出来,抱拳道: “诸位大人,末将认为,应当将县令交由司隶校尉处置,你们途径荥阳,就想私自斩首当地县令,不符合规矩。” “另外,当今天子爱民如子、礼贤下士,也不会容忍此等事情发生。” 县令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大声嚷嚷起来,“对,天子怎会容忍你们为非作歹!我要见天子!” 千户看向守城将领。 吸引他注意的不是前半句话,而是天子两字。 将领被盯的背后已经渗出冷汗。 千户问道: “你见过天子” 他极为认真的点头,“当日天子出征兖州时,曾路过荥阳,末将远远的见过天子的车辇,末将还听闻过不少天子的贤名。” 一般人听到这话,估计会迟疑,思索再三决定先收押。 但偏偏今日在场的不是一般人。 千户忽然笑了,只是笑容很冷。 他反问道:“你可知我在入选锦衣卫之前是什么人” 守城将领茫然的摇头。 什么锦衣卫他都是第一次听说。 千户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起来,语出惊人道:“我原是羽林左监。” 嘶! 什么锦衣卫千户他们根本没概念,羽林左监几个字一出,不少官吏腿肚子都开始打颤。 别说是他们了,就是洛阳里那些官老爷,见到此人都得哭。 千户又指向正在押县令的那两名锦衣卫。 “他们一人原是虎贲侍郎,另一人原是虎贲右陛长。” 轰!原本还在叫嚷的县令如同被闷雷击中,大脑瞬间空白,再也喊不出来了,此刻他浑身都在打摆子,冷汗不断从身上滴落,若不是一左一右有人架住他,他会直接软趴在地上。 千户斜睨着守城将领,“你还有何话说” 此刻,这名将领肠子都要悔青了,自己仅仅是远远的看了一眼天子的龙辇,就敢在这信口开河人家原来可是常伴天子左右的。 王匡默默地把锦衣卫三个大字记在心里,以后惹谁也不能惹这伙人! 千户见他们无话可说,果断挥手道: “杀。” 这一次再无人阻拦。 胖县令绝望的蹬腿,可是没有任何用处。 鲜血飙射,伴随着一道惨叫声,世界安静了。 锦衣卫收刀,王匡默默的令人牵过来几匹健壮的马匹。 千户赶时间,与王匡作别。 分别之际,王匡小心翼翼的解释路况, “从此一路东去,眨眼就能抵达洛阳,途径北邙时,需要向北军说明情况,若乱闯的话会耽误不少时间,下官未得诏令不便相送,千户大人多加保重。” 千户点头算是回应,天子正好有口谕给北军。 千户带着大伙上马。 一众官吏,跟在王匡后面,默默的望着这伙人上马离去。 锦衣卫到底是群什么人跑到他们地盘,宰了县令就跑,他们还不敢说什么。 有人眼尖,注意到其中有一人并非锦衣装扮,那人身后还背着个方正的匣子。 “那是何物” 王匡摇头,低声道:“虽不清楚,但能让他们一路护送,恐怕东西亮出来了,我等只有拜迎的份。” …… 洛阳。 一日一个天地。 事越闹越大,杨彪不肯出面,整个朝廷全仰仗王允支撑。 他享受到了权利的滋味,飘飘然的感觉让他的病全好了。 腿利索了,气不喘了,精神抖擞了。 群情激奋的士大夫,要求车裂荀令君荀彧,王允满口答应。 贾诩以办案的借口搪塞了几次王允,这一日,冲突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