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弃的天选者
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生,就麻烦您后面为咱标儿再检查检查身子了!” 朱元璋站起,对着姜饼作揖道。 听到儿子篡孙子的位,他没什么反应。 听到自己在洪武三十一年病逝,他也没什么反应。 可当他听到朱标比自己走的早的时候,这个本质上是个老农民的朱元璋瞬间不淡定了。 “没问题。”姜饼微微颔首。 反正系统每天免费给一次检查的机会,不用白不用。 “多谢先生!” 看见姜饼点头,朱元璋才算松了口气,他继续坐了下来,说道: “所以,当时我在标儿死后,没有另立太子,反而是立了朱允炆为太孙” 通过姜饼的讲述,朱元璋自然而然的就联系了起来。 “没错。” 听到这话,朱元璋重重的捶了一下桌子。 “这是什么奇葩操作!放着那么多儿子不立太子,反而去立一个孙子,当时的我是傻逼吗” 家人们真是活久见了,第一次看到朱元璋骂洪武大帝的名场面。 角落里,崇祯看见这一幕,有些心惊肉跳。 又看了看淡定自若的姜饼,心中升起了一股敬佩之情,不愧是姜先生,面对这种场面都还能这么平静,自愧不如啊! 实际上,这会儿姜饼也有点想笑,只是强憋着罢了。 马皇后可不惯着他,直接就笑了出来:“重八,你这是在骂你自己” 反应过来的朱元璋有些尴尬,咳嗽了一声道:“我这不是想不明白嘛,朱允炆那小子有什么好的,虽然当时标儿是不在了,但咱的其他几个儿子也很优秀啊!” 姜饼道:“其实你现在完全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问题了。” “上帝视角”朱元璋有些不解。 “对,任何人看待问题都会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而上帝视角,就是旁观者清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 “因为最近的种种事情,再加上你提前知道了历史,所以天然对朱允炆的感观就不是很好,可事实上,洪武二十五年后的你,对这个孙子可是喜欢得很呐。” 被姜饼这么一说,朱元璋仔细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当最爱的大孙子和大儿子都相继死了的情况下,作为父亲,他自然而然会对标儿感到有所亏欠,于是愈发想要弥补,自然就会偏爱起朱允炆来。 这个时候,只要朱允炆表现的不是那么糟糕,自己都有很大概率会放弃立太子,直接立太孙的。 毕竟要说了解朱元璋,咱称第一,天下可没人敢称第二。 “而说到朱允炆,也就不得不提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了。” “蓝玉案这是哪一年发生的事情” “洪武二十六年。” 这么一说,朱元璋瞬间明白了。 那个时候的自己,就已经动了立朱允炆为太孙的决心,或许也是受到了一些人,乃至朱允炆自己的蛊惑,但不论怎么讲,当时的自己都是在为他扫清一切障碍。 蓝玉可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的女儿又是标儿的太子妃,生有雄英和允熥两个孩子。 按照法礼来讲,雄英不在了,那作为嫡次子,允熥就是继承爵位的人。 但后面标儿又将吕氏扶正,原本是庶子的朱允炆摇身一变,直接成了嫡子,又是长子,太子继承人的名头就理所应当的落在了他的头上。 可这又引申出了一个问题。 若是标儿能顺利即位,借他的手打压蓝玉等一众武夫,再慢慢培养朱允炆,等他长大后慢慢处理政务,逐渐培育出自己的嫡系文武将后,权利的过渡就变得十分平滑了。 哪怕标儿百年之后,朱允炆即位,这些蛮横武夫们也掀不起什么浪来。 可怪就怪在,标儿短命,甚至还没等到继承大统的那天,就先自己一步去了。 只留下了尚未成长起来的朱允炆。 而当时的自己也已经是花甲之年,在孙子、妻子和儿子相继离世的打击下,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恰巧又动了立太孙的想法。 这时候,为了能让朱允炆平稳顺利的继承皇位,只好忍痛将这些老朋友都杀掉,给孙子铺路了。 但谁能想到,自己又从洪武二十五年硬生生的多活了六年,直到洪武三十年才驾崩呢。 要知道这么个结果的话,完全有时间也有机会慢慢培养朱允炆的。 想到这些,朱元璋叹了口气,他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老四能成功了,合着能打的都被自己给杀的差不多了啊。 “那后来呢先生您接着说,朱允炆这小子究竟是怎么搞的,才会在短短四年内就丢了皇位的。” 朱元璋催促道。 至于为什么姜饼没说他就知道朱允炆只当了四年的皇帝。 很简单。 知道朱棣成功时的年纪,再知道自己是洪武三十一年不在的,简单的算一下,不就出来了吗。 “好吧。” 见朱元璋这么迫切的想知道,姜饼于是道: “朱允炆的失败吧,完全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作! 作的越多,死的越快。 要是不作,这皇位还真不一定会丢。 怎么说呢,其实我个人觉得吧,朱允炆要不是不瞎折腾,啥都不干,那都能算是华夏历史上命最好的皇帝了。 亲爷爷硬生生的挺着,到了他22岁才驾崩。 这个年纪绝对算不上幼主,是可以独立行使皇权意志的。 而那批开国功臣们,又都被你给扬了。 更妙的是,整个大明朝行政体系、文官势力都对皇太孙继位翘首以盼; 可以这么说,新帝一登基,就大权在握,且不受任何掣肘,且受万民拥戴。更关键,还tm年轻,保守估计就是20年实权皇帝。 可惜就是这么一手好牌,愣是被他给打的稀烂。” 没有理会已经听的有些血压高深的朱元璋,姜饼继续道: “这货都做了哪些蠢事呢。 在他登基没多久后,就在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等人的建议下,打算开历史的倒车——复古! 于是乎,朱允炆开始浩浩荡荡的遵循周礼,并恢复井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