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倘若李隆基死于开元二十九年
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开元盛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封建历史巅峰。 可惜,极盛不过是昙花一现,随之而来的,便是安史之乱。” 姜饼原本高昂的语气极速下降,变得低沉起来。 李世民紧皱眉头,纵观历史,也不是没有过极盛之后伴随着衰落的,这是常有的事情。 可缔造盛世的和毁灭盛世的是同一个人,李世民想不通。 按理来说,李隆基缔造了一个辉煌而又璀璨的盛世,那么大概率会在他的儿子处走下坡路,直到他的孙子,或者重孙时候,开始衰败。 倘若是这样,李世民觉得也还能接受,这是符合常理的。 可你李隆基都还没死呢,这盛世就已经结束了,闹呢 他带着心中的疑惑看向姜饼,对方也是心领神会的一笑,继续道: “史书中大部分归结李隆基失败的原因,大多是出在一个女人身上,仿佛是因为一个红颜祸水,差点葬送了大唐的江山,此后整个王朝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这个人被人视作褒姒、妲己这样的狐媚妖妃。 然而,历史的走向真的会是一个女人能够左右的 诚然,倘若是像武则天,吕雉那般权倾朝野的女人,或多或少能背上这口大黑锅。 可这个女人从始至终都未真正参与过唐玄宗一朝的政治,就算她有心,经历过祖母、姑姑等这些女人作乱的李隆基,也不可能会再次向女人释放权利的。 可最终却将李隆基一个人的过错归结在了女人的身上,这未免太有失偏颇。” 李世民有些疑惑,不知道姜饼说的是谁。 但对这番话依旧是颇为赞同。 这不过是史学家们给男子的一块遮羞布罢了。 “先生说的这个女人,是谁” 李世民问出心中疑惑。 “杨玉环。” 姜饼娓娓道来。 “说起此女,那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号称历史中的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称。 故事的开始,已经来到了开元二十三年,寿王李琩对参加咸阳公主的婚礼,期间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在母亲武惠妃的操纵下,李隆基很快就同意了二人的婚礼。” “等等!” 说到这里,李泰突然叫停。 “先生,您说那杨玉环是红颜祸水,被人归结成李隆基失败的根源,可现下,怎么会是他的儿媳” 之前一切都还好好的,听到这里,李泰坐不住了,逻辑上是不是出问题啊 他思来想去还是没忍住询问出声。 姜饼神秘一笑:“后面你就知道了。” 并未正面回答,继续说着: “说起武惠妃,这是唐玄宗最宠爱的一个妃子,而寿王李琩正是她的儿子。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之后武惠妃病逝,李隆基从此变得郁郁寡欢。 纵有后宫佳丽三千,可能得他欢心者却无一人。 倘若日子就这么过下去,虽然苦闷了点,可却也未尝不可。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的奇妙,又过了三年,到开元二十八年,李隆基带着家眷到骊山泡温泉,其中就包括寿王和寿王妃。 看见美人出浴的他从此便念念不忘,没过多久便下令杨玉环出家当道士,道号‘太真’。” 嗯 啊 哈 听到这里,李世民等三人瞬间有些不淡定了。 这特么的。 老子抢儿子的媳妇 虽然这在上层圈子里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可你他娘的是皇帝啊! 一切都有史书记载,你到底是怎么敢啊 李世民老脸一黑,当场觉得有些挂不住。 本来之前听到李隆基缔造了最辉煌的开元盛世时,心中还十分开心,想着无论后面是什么原因造成安史之乱的,也算是罪减一等了。 结果都还没等到那会儿呢,直接就给他来了当头一棒。 李家的老脸都要被这货给丢尽了! 一旁的李泰同样脸色不好看。 不是,那杨玉环到底有多香 天底下什么样的美女没有,你偏要顶着皇帝的名头干这扒灰的事情,丢不丢人啊! 可惜,事已既成,他们除了唉声叹气一番,也没了别的好主意,继续听了下去。 看着众人的表情,姜饼显然也知道他们应该猜出来接下来唐玄宗要做的事情了。 “五年后,杨玉环在道观中已经做了五年的道姑,此时已经是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有人说,倘若唐玄宗于开元29年就病逝的话,那他在整个历史上的评价将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了。 王维诗中是这样描述盛唐之景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甚至极有可能超过他的那位祖先李世民!” 听着听着忽然被夸了一下,李世民如饮仙酿,虽然这子孙是真的气人,但被夸的感觉是真的好啊。 每天都被魏征喷,还不能让我享受享受了 他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一旁的李泰用羡慕的眼光看向父亲。 “李隆基自从得到杨玉环后,日子便逐渐放纵了起来。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是这样描述的: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虽然只是零星的点评,可方才还在飘飘欲仙的李世民却突然勃然大怒。 “混账!” 他忍不住骂了一声。 沉溺美色不算罪过,这是男人本色,就连他也不能幸免。 可沉迷到连朝政都不理会了,还配做一个皇帝么! 长此以往,国家权力机构还怎么运行下去。 权力迟早流落到臣子的手中,那就是祸乱的根源啊! 事实证明的确被李世民给猜中了。 “宠幸了杨玉环后,李隆基觉得自己这一生的功绩已经足够了,到了接着奏乐接着舞的日子。 他亲自为爱妃谱了一曲《霓裳羽衣曲》,并主动为其演奏。 对于杨玉环的宠爱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只因为贵妃一句爱吃荔枝,李隆基立马行动,让人八百里加急直接从岭南把荔枝送进长安城。 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