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十寸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康,字超度,是谢奕的小儿子。 因为谢奕的表叔谢尚没有儿子,就被过继给了谢尚。 谢尚承袭了咸亭侯的爵位。 作为谢玄唯一的弟弟,可以说是得到了谢家全部的宠爱。 今天刘元庆意外刺破了他的衣袖。 要是他怪罪下来。 他就是再长几个脑袋也是不够砍的。 “区区一兵曹,竟敢行刺侯爵,是受谁指使” 面对着六位州府西曹的诘问。 刘元庆的冷汗都滴在了地上。 谢康只是冷冷地站在那里,已经给人莫大的压力。 闯出这等祸事来,估计没有谁能保住自己。 刘元庆当然不敢承认是受人指使。 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正斗得火热。 自己这么做难免不让人往两家的明争暗斗上想。 “是意外,卑职正欲擒贼,争斗间不慎闯入府门……” “城内安定,百姓安居,贼从何来” 他的说辞当然不会有人相信。 怎么会这么巧,几个月没有强盗贼寇,偏偏赶上今天有贼。 淮阴城这么大,到哪里抓不到贼,偏要到州府门口捉。 “贼人是从城外来的胡商,在码头逃过盘查,窜入坊市,卑职身居边防要职,恐有细作刺探,特意拘下。” 这解释勉强说得过去。 “细作在何处” “带上来!” 贾元,朱擘和霍利,和陆宁之被带了上来。 谢康看了一眼被五花大绑的四人,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陆兄,何时成了细作” 谢玄统兵于外,留谢康代管徐州。 北府兵的后勤也都是陆宁之在配合。 两人年纪相仿,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误会,都是误会!” 陆宁之只好苦笑。 刘元庆可不能放过这个扳倒陆家的好机会。 “分明是你暗中勾连外族。” “下官确有凭证!” 陆宁之使了个眼色,贾元立刻说道。 “小人乃豫州商户,受北府军令筹措军资。军令正在身上!” “还敢抵赖!” 刘元庆不相信北府会把后勤这样的肥差,交给一位商户代为处置。 只是他随手一翻。 那块金灿灿的令牌,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州府西曹拾起,递给谢康。 “正是北府军令。” 刘元庆身子一软,瘫倒在地。 他想不到北府做事,竟然这样别具一格。 连商户和胡人都能参与军务大事。 “卑职不知内情,该罚,该罚!” 刘元庆这边狂抽自己耳光,谢康挥了挥手。 “罢了,快给几位松绑!” “遵命!” 谢康又注意到霍利的水貂皮大衣和朱擘的火浣布罩袍。 贾元却穿着一件粗笨的毡衣。 “北府所托何事” 贾元只是跪地不起。 “恕小人不能相告!” 陆宁之悄声对他说。 “这位是冠军将军之弟,咸亭侯谢超度。” “只是此事机密,不可为外人所知。” 按照杨行秋的嘱咐,具体内容只能告诉谢家的人。 “可到府内详谈,诸位稍候。” 谢康说着拔掉衣袖上的匕首,丢给了刘元庆。 “告诉你家主人,谢氏一心为国,不屑此等龌龊手段!” 刘元庆逃过一劫,叩头不止。 “卑职告退!” “站住!” 州府西曹长叫住了他。 “还有何吩咐” “虽非有意为之,然刺破锦衣,岂能作罢” 刘元庆这才注意到,一缕缕轻柔的丝绵正从破洞处飞出。 “卑职定当照价赔偿!” “汝年俸不过六百石,赔这件丝绵锦衣,只怕是遥遥无期。” 一件华服,谢康可以不计较。 州府的西曹大多是谢氏一门中人。王家门下划破的可不是谢家的衣服,而是谢家的脸面。 替自己的主子争争场面,还是理所当然的。 “让领军将军王恪,亲自送一件到府上来。” “卑职这就转告将军。” “滚!” 刘元庆就这样带着仆从,连滚带爬地跑远了。 看着他们的狼狈样,谢康嗤笑一声,带着贾元进了内堂。 “此处并无外人,还请据实相告!” 贾元于是将北府托付他来采购建材,还有杨行秋嘱咐他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谢康念了几句诗,随手把锦袍脱了下来,递给贾元。 “无功不受禄!” 贾元还想推辞,谢康直接把锦衣披在了他身上。 “无当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寸裂之锦黻,未若坚完之韦布。家国社稷,系于公一身尔!” “定不负所托!” 感受到了锦衣的重量,贾元拱手抱拳后,便匆匆离去。 “大人,该出城了!” 教训了太原王氏的走狗,谢康可以动身到广陵去过节了。 “咸亭侯,这两句诗是何用意” 往府库去的路上,贾元向陆宁之提问。 “此为乐府诗,井边桃李相依为伴,虫蛀桃树,李树代为枯死。草木之谊,尚且深厚如此,而人远不及也!” 朱擘却有不同看法。 “侯爵是在道谢,我们忙前忙后,是在替北府做事,为此,贾叔还伤了。” 贾元想着还有些作痛的伤口。 “为家国社稷,不惜此身!” 生死都可以无所谓,更不用说钱财这身外之物。 到了府库,让手下卸掉,满满的两大车铜钱。 “军情紧急,钱数不计,如有富余,充入库内。” 这两大车铜钱肯定已经远远超过货品实际的价值了,陆宁之当然不肯收。 只是贾元急着走,要是把这些铜钱再点清数目,恐怕天都要黑了。 “货物要送到吴郡去,还要劳烦大人,调一艘海舫。” 陆宁之签发的调令里,已有船只的项目。 这么说只是让他安心把钱收下。 陆宁之还是推辞。 正在转接货物的霍利有了主意。 他把青琅纸抽出一叠,送到了陆宁之面前。 “尊敬的大人,请看看这精美的青琅纸。” 自从失去了北方的大片土地,用来造纸的构树就很少有人种了。 东晋的文人雅士们就只能用到粗糙的麻纸和藤纸了。 陆宁之更是从来没有见过质地如此细腻柔韧的纸张了。 “虽得青琅纸,提笔不成文!” 他还在踌躇,要写点什么的时候。 贾元他们已经将货物运到了海舫上。 等陆宁之反应过来,船已经开远了。 “回来,回来。” 他挥舞起手里纸张,却被什么东西砸到了头。 他捡起来一看。 是一小根剪下来的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