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十寸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赐座,使者上前详谈。” 司马曜恢复了天子的严肃神情,让北亲贞再靠近一点。 “下来呀,还不谢恩” 在王温的提醒下,北亲贞赶忙松开他的胳膊。 “微臣,谢陛下厚赏。” 王温搬来小榻,上面还铺着柔软的暖席。 “朕统御四方,远人宾服,自有恩赏。只是海外诸国,并无往来,不知东夷地方几许,人口几何” 面对司马曜的问题,北亲贞清楚,这是在评估邪马台国的价值,是否值得出兵相助。 “邪马台虽属海外小国,仍有地方三千里,人民以十万计。” 听着他的回答,司马曜认真的考虑起来。 此国之体相当于本朝一州之地,若是物产丰盈,尚可一援。 身为客曹尚书,主管外交事务的谢瑍,知道这位使者所言不真。 在朝贡体系中,最大的两国,林邑和扶南,也不过地方千里,五六万人。 邪马台国也不是没来朝贡过。根据尚书省的记载,他们自称地五百里,人约七八千口。 只是碍于外交场合,也不好当面拆穿他的谎言。 “不知贵国,物产如何” 面对司马曜的提问,北亲贞继续夸大其词。 “小国多山少田,物产不丰,只是山中多有金银矿藏。故为出云,大和两国觊觎。” 金银! 司马曜突然对万里之外的蛮夷有了兴趣。 因为东晋一塌糊涂的财政状况,中央财政紧张。 如果能有稳定的金银贵金属来源,就能大大缓解财政上的压力。 司马曜还想追问邪马台国能上贡多少金银。 就看见一旁的王温轻轻地摆了摆头。 不行 司马曜正在疑惑间,又瞥见阶下的谢瑍也面色凝重。 其中有假 王温不曾过问外廷的事务,对于海外诸国只是有所耳闻。 但是作为执掌内廷数十年,阅人无数的大长秋。 北亲贞的把戏,自然是瞒不过他。 “说些空话来哄陛下,出产金银,却不上贡,大老远来一趟,拿些班布,大竹,还送来女奴,欺我泱泱中华无人乎” 司马曜来不及细想,准备结束这次见面。 “不知贵国,需要多少兵马” 如果北亲贞的需求很少,那就可以借口路途遥远,兵少难以改变局势,不如改为其他赏赐。 如果北亲贞的需求很多,那就可以借口路途遥远,兵多耗费过于巨大,不如改为其他赏赐。 这就是个陷阱,无论北亲贞做出什么回答,司马曜都能找出合理的理由去拒绝他。 然后随便找点丝绸,茶叶,青瓷,当做礼品让他带回去。 既不失天朝气度,又不伤和气。 至于邪马台国能不能顶住出云、大和两国,还会不会再来朝贡。 那就不是天子该考虑的问题了。 “不论多少,哪怕只有一位天兵入阵,也足以威慑两国。” 北亲贞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陛下认为路途遥远,不愿发兵相助,微臣只带回去些甲胄、刀枪亦可。” 听见他居然开口要武器,谢瑍立刻起身驳斥。 “大胆,自秦汉以来,四方诸夷敢言兵者斩!天子龙御之前,竟敢索取甲杖器械!” 司马曜倒是没有在意,安抚道。 “朕纵然发兵相助,讨取叛逆,亦未尝不可。只是求一些甲胄,兵器,岂有不予之理” 他只想着天朝上国的体面。 “陛下,万万不可!诸夷所以畏惧天威者,铁器也。一旦外泄,后患无穷啊!陛下!” 谢瑍认为,原本被拦在关外的游牧部族,为何能占据中原。 因为他们通过盐铁贸易,有了稳定的铁器来源。 这些游牧部族直接就将这一技术利用起来,制作了箭矢和甲胄。 现在横行天下的铁骑就是这样一步步占据了半壁江山。 王温只求皇帝不要许诺发兵就够了,自然同意这一点。 “尚书大人,实属多虑,自古远夷内附,如人子呼告于父母也,岂有子呼而父母不应之理” 王温又看了看北亲贞和跪拜的使团。 再说就算发给这些侏儒兵器,又能有什么后患呢 司马曜想的则是。 只要他们带着武器回去,吸引更多的蛮夷来归附就好。 至于他们拿起武器对付谁,又为什么 那也不是这位天子该考虑的事情。 只要他们不会远渡重洋,拿着这些武器对付自己就好。 “从宿卫武库里,拨出些许,交予使者,另修书一封,以彰华夏亲善之意!” 谢瑍无可奈何,只好同意。 “臣,领旨!” 见事情办成了,北亲贞连磕了几个响头。 “谢陛下天恩,谢陛下天恩!” 包括作为使者的北亲贞和户义直在内,在场所有人都低估了这些礼物的影响。 就连东晋尚书省记录文案的文书,和后世编修史书的人都把这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一笔带过。 “是岁冬至,有东夷国使者入朝纳贡。” 也不会有人把这件事和日本联系起来。 那个广为人知的野蛮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