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十寸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收购药材,其利百倍。” “抢收盐米!” “世道艰险,还是金银为上。” 冬至前就赶到吴县的商户们,正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今年的行情。 吴郡四姓,作为本地士族。 和南迁士族,多有不同。 因为王导推行的侨寄法,对南逃而来的士族加以优待。 在江南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 为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另外设置了一种户籍。 白籍,用白纸登记的户籍。 和用黄蘖防腐处理过的黄籍相对应。 本意是作为临时登记,等到这些侨民回到原籍就注销。 现在则成为了这些侨民免除赋税和徭役的手段。 侨寄法减免的赋税和徭役,都转移到了江南士族的头上。 加之赋税愈发沉重。 大量江南百姓,逃入群山。 原本销声匿迹的山越,又死灰复燃,在江南四处开花。 万幸的是,尽管财政吃紧,吴郡四姓仍然保留着各自的部曲。 这种依附宗族的地方私人武装,虽然对外作战几乎派不上用场。 但是,用来自保是绰绰有余。 制衡皇权,对抗北人,打击山越。 顾陆朱张,四家都有着丰富经验。 因而,他们被继续推举为江南本地士族的代表。 和闲云野鹤的北方世家相反。 吴郡四姓是锱铢必较。 一寸土地,一厘租税,一毫利息。 只要是能缓解财务上的压力,手段并不重要。 连带他们手下的商户也是如此。 吴县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讨价还价的商贩。 就算是应该和家人团聚的冬至也不例外。 当然,满口铜臭,毕竟有损士族身份。 找一个商户代为打理财务更加合适。 成百上千的商户,此刻就聚集在顾辟疆的名园外,等待着汇报今年的收入。 就算是这个时间,他们也不闲着。 嘴巴和耳朵,传递着消息。 心里和手上,盘算着结果。 天下之财,皆出江南。 江南之财,半归扬州。 扬州之财,吴郡其六,豫章其四。 这是商户们的共识。 所以,吴郡四姓手下的商户们都齐聚于此。 合计起下一笔生意,要如何去做。 除了孔方和贾元。 孔方忙着在码头施粥。 贾元是刚刚落脚。 朱擘抬着女人,霍利拉着女孩。 下了车,朱擘问道。 “贾叔,这两人,何处安置” 赎买来的人,都是和货物分开,另找货仓存放。 贾元把人带到了城里,就很麻烦。 流民没有身份,是不能进城的。 要去县里上了籍,才算作奴仆。 “放到房里去!” 贾元也知道,她们被官府察觉,免不了发回原籍。 这天气把人折腾出几十里地,和杀人其实没什么分别。 在吴县,没入奴籍,她们就是商品。 商人带着商品,这很合理! 在这个充斥着铜臭的小巷里,才有她们的容身之所。 霍利进了门,不禁称赞道。 “这里真美!太美了!” 一座小巧的拱桥,横跨于一条细流之上,溪水虽细,却清澈见底,桥身覆着薄霜,偶尔几片碎雪落下。 沿着曲折的鹅卵石小径深入,两旁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灌木和偶尔探头的腊梅,淡黄色的花朵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带来了一抹生机与暖意。 中心是一座精巧的亭台。亭顶覆盖着薄雪,与黛瓦相映。亭中空无一人,却满是超然物外的雅致。 四周,假山堆叠,石缝间偶尔可见几抹青苔,成了冬日中的一丝绿意。 远处,湖面如镜,岸边,垂柳摇曳。 贾元打开一处厢房,让几人进了屋。 “陋室蜗居而已,小住几日尚可。” 他可不是谦虚。 这只是一处小院,是吴郡四姓合议,租给手下商户,于此地暂住。 和真正的吴郡园林相比,那还真是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