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拜师入私塾
百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泽高兴地看着林向安,小声说道。 “家里让我今天跟着管家来的,说你到树人私塾来读书了。” 不用说了,赵家是做镖局的,人家在镇上到处都有熟人。 估计前脚他来了树人私塾,后脚赵家就知道了。 “你这两天干嘛去了,怎么没见你人影” “我不小心打破我娘最喜爱的花瓶,就被我爹关柴房思过了!” 赵泽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地笑着。 败家子啊!!! 整个人憨憨的,不忍直视! “真好,咱们能常在一起玩了!” 王四顺刚出来,发现一小孩正和林向安说话,心里一喜,他儿子这么快就认识新朋友了 “儿子,这孩子你认识” “爹,你也认识,他就是隔壁家的赵泽。” 王四顺没见过赵泽,但听林向安提起过几次这孩子。 这会见到了,倒有些惊讶。 “这好啊,能和朋友一起读书,这样你也有个伴了!” 隔壁赵家,王四顺有所耳闻,但没有交际,只是远处见过几面赵泽的爹,被人称为“赵三爷”。 “赵小公子,你们俩以后就是同窗好友了,以后多互相照顾!” 赵泽点点头,“嗯嗯!” “儿子,手续办好了,一会夫子带你去行拜师礼。” 说完就将装着六礼的篮子递给林向安。 “你拿着,等会行拜师礼再给夫子。爹有事,就不多留了。傍晚爹再来接你,爹没来,不许走!” “好的!爹,你去忙吧!” 说着就目送王四顺离开了。 孙伯和李夫子多说了几句,稍微比王四顺慢一点出来,便朝赵泽说道。 “小公子,已经办好了。” 又轻轻朝林向安点点头,温和地说道,“林公子,小公子和你就是同窗好友了,以后还麻烦帮忙照顾一二。” 从孙伯的话来看,是认识他的。 不过也是,不知道他,怎么会放任自家孩子和他来往呢! 他之前还纳闷,两人一起玩时,怎么没见他家里人,搞半天都在背后看着。 “孙伯,你回去吧。晚上我和小豆子一起回去,你不用来接了!” 孙伯犹豫了片刻,便同意了,朝林向安说。 “好的。林公子,那我家少爷回去就拜托捎一程了!” 他刚才听到林向安父亲说傍晚过来接他,而且赵三爷也交代了,赵泽听林向安的话,这才愿意来读书。 看样子小公子非常信任林向安。 点点头,林向安爽快答应了。 “好的。” 孙伯将装好的六礼递给赵泽,就离开了。 片刻之后,开始正式行拜师礼,李夫子朝两人招手,让两人站过去。 “今日,你们拜我为师,进入我门下破蒙。古人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说的是先要正衣冠,再做学问。” 让两人站直,亲手给他俩衣冠理正,仪容仪表也稍作整理。 然后门童从外面端来一盆水,李夫子让两人净手,擦干。 穿过小门,便带着两人到正厅,让两人站到孔夫子画像前,行叩首礼。 需要双膝跪地,九叩首。 这之后,才是拜李夫子。 仍是双膝跪地,三叩首。 拜完李夫子,这才把六礼双手捧着递过去。 李夫子刚接过六礼,一旁的门童很有眼力见地上前拿走。 还让林向安和赵泽两人相互鞠躬,表示同门间要互爱互助。 最后,朱砂启智。 李夫子手持朱砂的毛笔,在两人眉心处点上红点。 一套拜师礼流程才结束。 便带着两人去讲堂。 刚进门,屋里视线全集中在李夫子身后的两个小孩身上。 时不时还和周围人小声议论。 这是一间宽敞亮堂的大屋子,一排窗户全部打开,另一面墙上全是挂着字画。 讲台前的那面墙,挂着比厅堂内小一点的孔老夫子的字画。 室内共摆了20张矮桌,4张矮桌一排,总共5排。 而房间里就剩最后一排空着两个座位,李夫子便让他俩坐过去。 林向安选择了坐在窗户边,赵泽想和他挨着,但旁边有人。 只好隔着坐了,准备等下课了,让人调换一下。 坐在他俩中间的是一个小瘦子,偷偷地来回打量两人。 见林向安和他对视,他吓了一跳。 还没等林向安和他打招呼,便快速转过头,蜷缩着身子,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 这么胆小,至于吓成这样吗 也有前排的人转过头来打量的,林向安淡定的和人对视,时不时还轻轻点个头。 有的挺有礼貌,有的不以为然。 大致观察了一眼,班里的其他人,看着都比他俩大一些。 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正好20人。 看样子学习进度不一样,但因为有新学生,李夫子便先从基础教起。 看着教室内的师生,让林向安有种错觉,像是在华夏幼儿园上课,而来给他们上课的是博士。 博士来教幼儿园,这师资力量,搁以前压根不敢想啊!!! 莫名觉得有点爽,怎么办 天马行空的想法,被李夫子的声音拉了回来。 “今天新来两位同窗,大家课间休息时,在互相认识。拿出《千字文》,我从头开始教,已经学过的,就温习巩固。” “《论语》曰:温故而知新。指的是温习已学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领悟。” “我念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李夫子上面念一句,学生们在下面摇头晃脑地跟着读一句。 不管认不认识字,先让学会读再说。 在家的时候,林向安已经在家翻开看了两眼,全是繁体字,连蒙带猜,大致能分析出意思。 这会跟着夫子读,才完全确定是什么字。 毕竟书上没有标点,还是竖版,是这样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崑岗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 幸好他知道《千字文》,是四个字一组,不然初次见肯定一脸懵逼。 李夫子声音清冷,吐词清晰,读的抑扬顿挫,听起来非常的优美,感觉是非常好的催眠曲。 不过对于打瞌睡的人,李夫子丝毫不惯着,但也不过分为难,直接让人站起来跟着读。 林向安也不敢托大,虽然认识,但简体字习惯了,以后少不得写字时,多一横少一竖的,还不如保持空杯心态,跟着夫子一字一句的学。 考科举不是开玩笑的,不准有错别字,卷面要干净,字迹整洁,这还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写字上,他认识是优势,但稍有不慎就能变成他的劣势。 人是有惯性的,以前读书是手写,后来基本是电脑打字。 时间久了,有时都觉得自己不会写字了,还是用手机打拼音把字查出来的。 还有本来写的是对的,但看着陌生,感觉像错的。 偶尔会冒出这种不确定感。 鉴于读书不易,不能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看着第一页,书上所有的字体,都是讲究对称均衡。你们看第一个字:天......” 李夫子耐心的逐字解释,会让学过的学生在纸上练习。 然后一个一个的看,边走边指点。 对于林向安和赵泽会多照顾一点,抽查时更耐心,了解两人的学习情况。 赵泽的情况,听他家里人说过一点,李夫子以为他先启蒙过,可能会比林向安懂一些,但没想到林向安更出色。 讲的内容记下了,读的很流畅,字打乱也认出来。 反而是赵泽,虽也认识,但认得有些结巴,不如林向安流畅。 李夫子有些惊喜,这两个五岁孩子,倒是比以前收的学生要好。 尤其林向安,这孩子记忆力真不错,不过得后面再看看。 赵泽以前就学了前面一点,稍有点基础,但还是磕磕巴巴。若是学到后面,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没被李夫子责骂,他就觉得很好啦! 当夫子抽查两人中间的那位同学,明明是学过的,但就是一字一字非常缓慢蹦出来。 看的林向安都替他着急。 午时课毕,李夫子刚走,前面的一群人就冲向食堂。 而赵泽站起来,敲了敲旁边人的矮桌,开口道,“这位同窗,我能和你互换一下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