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一次讲习会
百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这样,那文昌你先加入讲习会,我们过几日就要举办一次,至于学报你就在旁边看看,到时候要加入,也不晚的。” 段昊初笑着对刘文昌建议,本来讲习会就需要不同人参与进来。 经历过上次的退出事件后,孙文石觉得这事情要说清楚,要不然中途退出,影响大家的情绪,便笑着补充道。 “讲习会我们可是有规矩的,可不是随便想参加就参加,想退出就退出的。刘公子,你可要想好。” 刘文昌怔了一下,没想到这群人知道他是知县的公子,也没有阿谀奉承,直接就同意,反而解释清楚,让他自己选择。 难怪段昊初这人抛弃以前的那帮人,跑来和这几人一起。 既然段昊初能接受,那他也可以。 轻笑出声,刘文昌随意地笑道,“好,大家别叫我刘公子,叫我文昌就好。” 段昊初见状,打断了话题,再聊下去,这饭都冷了,“行了,晚点再聊,咱们先吃饭。” 吃完饭后,几人就去了文思苑继续细谈。 刘文昌也知道了讲习会的规矩,无非就是想让讲习会的探讨更有深度,不浪费每个人的时间,这样挺好的,是个好法子。 他其实挺想知道,为何林向安会想办学报,便笑着提到。 “向安,既然要举办讲习会,你要不给聊聊办学报的初衷” 林向安原本还在想定什么主题,没想到刘文昌突然提出这个想法。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段昊初就率笑了笑,同意刘文昌的观点。 “对啊,当初你只说大家一起,办个学报,做一个交流的渠道,并没有深入说,今日我瞧你思虑颇周全,不妨跟我们细讲一番。” “是啊,我赞同,学报出了两期,的确出乎意料。” 杨辉也点点头,如果不是林向安提议,他都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参与这样的事情中。 “我也想听!” 孙文石和邵明异口同声地赞同。 见他们如此好奇,林向安便同意了,正好第一次讲习会,就由他来定主题。 “好,我总结一下,到时候给你们聊聊学报。” 定在后天下午,人不多,正好在文思苑里举行。 林向安通知了冯辰、薛文逸、宋桐三人,若是有时间,便也来听听。 ...... 金秋十月,空气中常常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阳光洒在青砖地面上,偶尔有微风吹过,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 原本宁静的四周,被脚步声打破,几人陆陆续续来到小苑。 小院外墙挂上了一个写着文思苑的木牌。 待所有人到齐后,林向安站起身,面带微笑,扫了一眼围坐在桌前的众人。 “诸位,应各位之邀,很荣幸今日由我来和大家聊聊,大家皆因求学考科举,而聚于此。 然而学问不仅为科举之用,更关乎生活中方方面面。 今日,我们首次举办讲习会,意在以文会友,共同探讨学问,互相启发。” “此言大善!” 孙文石率先捧场,拱手赞道,“咱们寒窗苦读,少有这样能静心交流的机会。” “今日得大家给机会,才站在这里,同大家聊聊这学报的之事。” “圣人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修身乃为学之本。 试问若连己身不修,又如何言治人、治国 我个人认为寒窗苦读,获得是书本上的知识,需要走出来在生活中践行, 大家想想,我们学有所成,却不知民间疾苦,又何谈为官治国 而学报,我希望能启发读书人,也能为学子提供一个抒发见解的平台......” 林向安侃侃而谈,将自己的初衷告诉大家,虽然学报上不能及时交流,但也能打开一些人的视野。 其他人纷纷认真听着,直到后面留给大家讨论的时间。 耐心听完,刘文昌连连点头,但提出了心中几分疑虑:“这学报虽好,但读书人向来重名节,若学报登的文章有失妥当,岂不惹人非议” “你指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这正是我们需要注意之处,因此学报需要严格筛选内容。 对于审核的各位,也是极高的要求,同时也锻炼大家的眼光和思维。 人的思考本来就各异,不要怕人争议而不去做。 我们通过不同思想碰撞,来启发自己。 学报,我希望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有才学之人得到更多人赏识。” 另外不同年纪的读书人,身边的资源各不相同,学报一个月三期,总是能买到的,同时还有投稿反馈,也会听他们的需求,而去登相应的文稿,这里并不是一言堂。 “说的也是,先不说别人,咱们在筛选文稿时,也是反复讨论过才确定的,这个过程,我们也能学到很多。” 孙文石点点头,他亲身体会,选定文稿并不是随意选的,而是全部人多次讨论,才最终定下的。 其他人也点点头,各抒己见,随着话题的深入,各自抒发观点。 本来就是一个敞开交流的地方,不争对错,想让别人听进去,得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去辨。 对于每个发言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锻炼。 时间渐晚,大家意犹未尽。 林向安环顾四周,这才总结说道:“今日讲习会就到这里了,多谢诸位配合。下次,我们或可深入探讨某一经典,或讨论时事,可提前收集资料文献,到时候再一起讨论。” 众人纷纷点头,议定下一次的讲习会时间,以及主题。 日头西斜,大家陆续散去。 刘文昌笑着说道:“今日我倒真学到不少东西,向安兄,果然是个有趣的人。” “哪里,这也多亏了大家帮助,若没他们支持,不会这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