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安顿
百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行人沿着街道穿过几条巷子,向钱塘城门的方向走去。 初夏的阳光透过街边高大的梧桐树,洒落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梧桐树的枝叶繁茂,微风拂过,叶片沙沙作响,偶尔飘落几片嫩绿的叶子,落在几人脚边。 街上随处可见提着书箱、身着青衫的士子,有的独自一人,低头匆匆前行,脚步轻快。 有三五结伴,手中拿着折扇轻摇,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扫向四周,眼中透着对杭州城的陌生与好奇。 路边的摊贩仍在吆喝,声音此起彼伏。 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和炊烟的味道,令人感到一阵热烈的市井气息。 杨辉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来往的士子,对于乡试竞争激烈,有了更深的实感。 “看来今年参加乡试的考生,有很多啊” 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沉思,杨辉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木箱的提手,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表情。 孙文石闻言,耸了耸肩,一副很淡定的表情。 就在几人说话时,旁边走过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那老者背着行囊,步履蹒跚,却依旧满脸坚毅。 想来也是参加乡试的。 看到那花白的老人,孙文石不禁调侃道: “乡试三年一科,多少人等这一回说不定咱们三年后还会遇到他们。” 林向安听后,也笑了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神色。 这孙文石这心态真不错,清醒而放松。 一行人一路交谈着,穿过熙攘的人群,不多时,昭庆寺的朱漆山门便赫然出现在视野中。 寺门高大庄重,红漆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两旁立着一对威严的石狮,狮身雕刻细腻,目光炯炯,透着一股肃穆。 门楣上方悬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上书“昭庆禅寺”四个大字。 字迹遒劲有力,笔锋间透着古朴厚重之感,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门口香客络绎不绝,有的提着香烛,有的双手合十,低声祈愿。 几个身着灰袍的僧人站在门边,手持木鱼或香炉,正在接待来往的信众。 香烟袅袅升起,与微风交织,带来一阵淡淡的檀香气息。 林向安几人刚踏入寺内,脚下的青石板路微微凹陷,透着岁月的痕迹,便有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小和尚迎上前来。 小和尚身形瘦小,脸上挂着清秀的笑意,双手合十,微微一礼,声音清脆道: “几位施主可是来上香的” 目光在几人身上扫过,小和尚眼角微微弯起,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孙文石主动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恭敬的笑,拱了拱手,朗声道:“小师父,我们是外地来赶考的书生,想来借宿一段时间。”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张早已写好的拜帖,双手递给小和尚。 随后将写好的拜帖递给小和尚。 拜帖里写明了借宿的理由,赴秋闱温书,并承诺不沾荤酒,不扰法事。 随后将科考证明的文牒,递给小和尚确认。 小和尚接过拜帖和文牒,习以为常地低头细细查看。 片刻后,他抬起头,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轻声道:“几位施主请随我来,寺里常年接待赶考士子,我带你们去见方丈。” 他一边说,一边双手合十,转身在前引路,僧袍下摆随风微微摆动,脚步轻快而稳健。 一行人跟随小和尚穿过寺院前殿,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回廊前行。 昭庆寺内钟声悠远,低沉的“咚咚”声从远处传来,回荡在庭院间,透着一股宁静的禅意。 晨风拂过院中的古槐树,枝叶沙沙作响,几片枯黄的落叶随风飘落,落在青石板上,映衬出一片安详的景象。 这会儿寺内香客不多,偶有几名僧人手持佛珠,低声诵经,声音轻柔而平稳,院落内隐隐弥漫着檀香的味道,混合着松木的气息,让人心生安定。 片刻后,他们来到寺院后方的一座厢房前。 小和尚停下脚步,站在门前,对几人轻声道:“方丈正在禅房抄经,几位施主请稍等片刻。” 他的声音低沉而恭敬。 随后手指轻轻敲了敲木门,发出“笃笃”的清脆声,随即躬身道。 “师父,几位外地来赶考的书生,希望能在寺中借宿一段时日。” 稍微过了一会,房内传来一声平和的回应。 “请他们进来吧。” 门内的声音低沉而温润,透着一股从容的气度。 小和尚推开木门,门轴吱吱作响,露出一片昏暗的光线。 林向安几人随之步入,迎面扑来一股淡淡的墨香与檀香交融的气息。 屋内陈设极为简朴,一张书案上摆放着一卷展开的经书,纸张泛黄,墨迹尚未干透,几盏青铜烛台点着微弱的烛火,火光摇曳,映在墙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一旁的博古架上整齐摆放着佛经卷轴,卷轴边缘微微卷起,透着岁月的痕迹。 阳光从窗棂缝隙洒进,落在地面上,映出一片细碎的光斑。 方丈端坐于书案前,年约五旬,身着素色僧袍,袍角微微垂落,透着一股朴素的气息。 他的双目清澈如镜,目光温和而深邃,面带慈和之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安详的笑意。 抬眼望向五人,这位方丈双手合十,语气平和道:“阿弥陀佛,几位施主是来参加乡试的”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润,带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手指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笔尖沾着墨迹,在纸上留下一道细小的痕迹。 林向安看着主持挺慈祥,便上前一步,双手合十,态度谦恭地回道。 “正是,我等皆为湖州府生员,此次来杭城应考,因贡院附近住宿不便,听闻贵寺接待考生,故特来叨扰,还望大师通融一下。” 一边说,一边从袖中掏出证明身份和考试资格的文牒,双手递给小和尚。 孙文石和杨辉紧随其后,也取出各自的文牒。 小和尚接过文牒,转身递给方丈。 方丈接过,低头细细翻看,手指轻抚着纸张,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确认信息的真伪。 待确认三人身份后,方丈抬起头,轻轻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轻声道:“三年一科,学子寒窗苦读,实属不易。寺院虽简陋,然清净无扰,确是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声音低沉而平稳,透着一股慈悲的气度,手指轻轻合上文牒,递给小和尚,示意还给几人。 方丈的目光随后又落在林远、王和信身上,“这两位施主呢” 林远、王和信静静地站在一旁,并没有开口回答,这种场合轮不到他俩回话。 林向安见状,主动上前一步,拱手解释道:“大师,这两位是我的舍弟,此次跟着我出来的,一是陪我考试,二是出门长长见识,这是他俩的路引。” 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两人的路引,递给小和尚,让对方确认。 方丈却摆了摆手,手指轻轻一挥,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轻声道:“无妨。” 目光扫过林向安三人,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继续道:“你们三位都是来赶考的秀才,有一位还是廪生,既然是同行人,身份定然没问题。” “寺中自有僧舍供人借宿,几位施主远道而来,自是欢迎。诸位亦当遵守寺规,晨钟暮鼓不得误,夜间需安静,不可喧哗吵闹。” 他的声音低沉而郑重,脸上带着一丝威严。 五人闻言,皆正色拱手,齐声道:“谨遵大师教诲。” 林向安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孙文石咧嘴一笑,确定能入住,让他心情很好。 杨辉则松了一口气,住宿终于解决了。 林远、王和信两人跟着有样学样,倒是一脸认真。 方丈微微点头,转头看向小和尚,轻声道:“带几位施主去僧舍安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