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时,林向安终于开口解释: “这一局,从题目本身来看,其实对南方士子并不有利。 漕运关乎国计民生,是大势所系;而科举则是朝廷平衡南北的重要手段。 南方士子历来重视科举,内心早有怨言,遇到这种题目,多半会借机表达不满; 可北方士子的立意就容易拔高——毕竟漕运之重,不仅关乎当下,更关系未来。” 沐云衡沉默了一会儿,没想到一个题目,林向安竟能推演得如此深远,心中不由一凛。 “你的意思是这一局” 林向安没有拐弯抹角,语气笃定:“北方会略胜一筹。” 平局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局是策论,真正考验功底的地方就在那儿。 若第二局判为平手,对北方极其不利。 赢得太轻松,反倒显得北方太弱。 若是南方连赢两局,风评舆论上就会倒向南方,士子间的不满情绪也容易被激化。 天汇轩茶馆造势这么大,若是之后一方心怀不满,后续在闹起来,极有可能招来祸患。 这也是茶馆绝不会愿意看到的局面。 有些事私下里闹,和明面闹,完全两码事。 科举的根本,是选才; 而南北分卷的初衷,其实就是维系平衡。 所以从整体布局来看,让两边在第三局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才是最稳妥的安排。 沐云衡微怔,回味良久,“你就这么肯定” 林向安一笑,半开玩笑地道:“要不要赌一把” “赌什么” “就赌一顿饭。” 这赌注不大,沐云衡倒也爽快应下。 其实他心里也倾向林向安的判断,不过,他仍坚持要看完诗文再作评断。 “一言为定。” 就在两人对话闲聊中,楼下说书人高喊:“香快尽了!诸位才俊,请落笔呈交!” 随后便听见说书人以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的声调,依次诵读六位士子的作品。 先念的是南方士子的对联作品。 以“雁塔占尽春风名”为题,三位南方代表的构思皆围绕“名额之争”展开,多少流露出对北方独占科举名额的不满,旨在为南方士子正名,或借才学自许,或暗讽北地虚名。 其中一首尤为直白,语锋凌厉: 雁塔占尽春风名, 杏林空悬烂柯庭。 休言江左无麟笔, 一纸金榜半金陵! 原本长安雁塔就象征科举,‘雁塔占尽春风名’原已带有北士独揽功名之讽。 次句“杏林空悬烂柯庭”,借杏林暗喻科第高选。 又化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晋人入山观棋,转瞬百年,世间尽改,意指北方科举如梦幻泡影,浮华而脱实。 此句可谓一语双讽,既批北方科举制度僵化似“幻局”,亦指其荣耀空虚,徒具其表。 后联更显犀利: “江左”即江南士子,“麟笔”出自孔子着《春秋》“绝笔于获麟”,象征真正的大才与传世之文,用以回击北方对江南学风的轻蔑。 末句“一纸金榜半金陵”,则摆出事实——江南士子历来在科举中占据半壁江山。 以“金陵”代称江南文脉,借数据反讽“北独占名”的论调,锋芒毕露。 说书人吟诵至此,南方士子齐声叫好,喝彩如雷,这首诗几乎成了他们心声的代言。 另外两首虽立意相似,但比之而言,气势与文采稍逊,不免被这首抢了风头。 而不少北方士子听完这首,神色略显不豫。 若单以此作观之,怕是南方胜券在握。 然而,风向却在说书人朗读北方作品后陡然一变。 其中一首对联,以大义入笔,立意宽宏,不仅化解南方关于“赋税沉重”的指控,反而回敬一记“高维反杀”: 漕船压断运河脊, 龙旗漫卷蓟门秋。 万斛珠米养九边, 半入烽烟半戍楼。 此联气象宏阔,将漕粮直接与边防军需挂钩。 指出南方所负赋税虽重,实为“养边御敌”之义举,反成护国之功。 “龙旗蓟门”象征皇权与北地军镇,压得运河之“重”,实则为护疆之“责”。 “万斛珠米”既显江南物资丰饶。 “半入烽烟半戍楼”则道尽北地将士赴汤蹈火的守土之功,南士之怨一朝成轻。 相比南方士子的直抒胸臆,这首北方佳作却别开生面,以更高的格局回应质疑,以宽广的胸襟化解对峙之意。 再加上说书人声情并茂、一腔热血的演绎。 赢得北方士子拍案叫绝不说,就连不少南方士子也忍不住点头称赞。 周围茶客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于耳。 另一首北方作品则直指南方赋税沉重之源,暗示江南繁华背后,是北疆将士以血肉换来的安稳,那种家国牺牲的悲怆意味,引发不少观众对戍边之苦的共鸣,立意沉稳而厚重。 还有一首,则将漕粮与南地声色场所并论,讽刺意味甚烈,虽笔锋尖锐,却略显狭促,反倒失了气度。 若论文辞华美,南方或稍占优势; 但若看立意格局,亦即道义与视野的高度,北方作品显然更胜一筹。 最终,老太史缓缓起身,抚着长须,目光扫过场中六位士子,声音沉稳悠长,带着一股阅尽人情世故的沧桑味道: “诸位高朋,方才这一炷香,燃的不止是时辰,更燃得文思如火,剑气纵横! 老夫观六位才俊下笔,恰如江河奔腾、山岳相对,风骨各异,才情迭出。” 说到这里,老太史微顿了一下,脸上现出几分感慨。 “南北两地,风物有别,士风亦异。 今日之作,有的犀利如剑锋,有的厚重如青钟。 若论辞采之美,南方俊才妙笔生花,确有佳处; 若比格局之广,北地文士以家国为念、民生为本,其立意更显沉稳。” 他语调一转,目光一凝: “本局比试,南北才情,可谓各擅胜场,本在伯仲之间。但——” 这“但”字一落,茶客们皆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 “若要老夫于毫厘之间,分出一线胜负…… 北方诸君所作,以血泪为墨、苍生为纸,立意深远,情感真挚,尤契‘文以载道’之古训。 故此一局,北方,略胜一筹!” 话音刚落,场中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纷纷夹杂着“老太史明鉴!”“裁得公允!”等呼喊,响彻整座茶馆。 北方士子眉开眼笑,难掩喜色; 南方士子虽心有不甘,却也无法反驳。 就在这时,说书人眼疾手快,立刻敲响醒木,啪地一声震得人心头一紧,随即高声喝道: “老太史慧眼如炬!血泪文章,胜却浮华辞采! 北地风骨,今日扬眉吐气! 然则江南才情,锋芒犹在,未必甘休!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终局之战——‘策论匡时’,方显真章!” 一番话掷地有声,顿时将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茶馆内热浪翻涌,众人神情振奋,目光齐聚前厅,只等第三局开锣!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冰王嫁到之呆萌丫鬟发家史

冰王嫁到之呆萌丫鬟发家史

樱桃的西
本文又名《潇潇筝歌行》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热血青年宋潇雅,在第49次见义勇为中挂了变成了大楚国清溪镇宋庄宋孝喜家的大女儿宋小丫不过见义勇为好青年不管在哪里都是能发光发热的一不小心救回一只狐狸精什么的也就司空见惯了————————————————————————————————————————蠢萌蠢萌的丫头能耐倒不小,诗词歌赋、针灸理疗、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做起生意也是创意无限。管她是乡下丫头还是名门之
军史 连载 75万字
仙剑流云

仙剑流云

鱼塘小鲨鱼
乱世初定,流云山弟子下山度化师弟,引出一段正邪之战……
军史 连载 12万字
踏歌远行

踏歌远行

未予先闻
且看踏歌远行,漫漫人生路中走出不同的前方;鲜衣怒马、仗剑江湖、浴血战场哪个不是曾期盼,曾经历。
军史 连载 37万字
四合院,开局就到四九城开店

四合院,开局就到四九城开店

周平公
陈东群穿越1950年,变成陈二狗,陈二狗一直在乡下,以为就是普通的年代。等到和母亲,一起到四九城,才发现居然是情满四合院的世界。陈二狗为了可以近距离吃瓜,求着奶奶在95号院买了房子。等到陈二狗住进去才知道,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这里踏马的还有别的穿越者,好像还不止一个。接下来鸡飞狗跳的四合院,陈二狗前排吃瓜,不亦乐乎。
军史 连载 97万字
窃魂师的诡局

窃魂师的诡局

水墨猫
魂与血,是它们最钟情的食粮。每天晚上八点更新 喜欢请收藏
军史 连载 18万字
红尘天涯

红尘天涯

非秋冬
从我懂事起,有一个高大的人告诉我:修行——是一种责任!后来因为这责任,他死了,留给我的是一把染血的剑,那时候我告诉自己,修行或许因为责任,但,那不是我的道,不..
军史 连载 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