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不顶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一位文官见状,立刻趁机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说道:“宋大人,你仅仅只看到了所谓实用之学表面上的好处,却严重忽略了其对我朝传承已久的传统价值观的巨大冲击。” “四书五经所蕴含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是教化万民、维系社会秩序的根本。” “一旦将律法、算术这类东西纳入科举,学子们必然会将心思都放在这些功利之学上。” “从而荒废了对圣贤经典的钻研,长此以往,社会风气必将变得急功近利,道德水准也会随之下降。” 紧接着,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宋濂啊,你这想法太不切实际。” “且不说增设这些科目后,考官从何处而来” “就说考试的组织和实施,将会面临多大的困难。” “如今的科举体系虽有不足,但胜在成熟稳定,贸然改革,只会引发混乱,让科举陷入无序之中,到时候选才不成,反而误了国家大事。” 宋濂神色镇定,目光从容地看向众人,拱手说道:“诸位大人,我理解你们的担忧。” “但时代已然不同,我大明如今面临的是百废待兴、万象更新的局面,需要全方位的人才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道德教化固然重要,但仅有道德而无实际才能,如何应对国家在经济、民生、律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律法能规范社会秩序,算术能助力经济发展,农桑关乎百姓温饱,这些绝非奇技淫巧,而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 “至于考官的问题,我朝人才济济,朝中不乏精通律法、算术、农桑之人,可挑选他们来担任考官,同时也可从民间聘请有真才实学的贤士。” “在考试组织方面,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点,逐步完善,并非一蹴而就。” 这时,又有一位文官提出质疑:“宋大人,就算如你所说,可一旦增设这些科目,考试的难度必然大增。” “会不会导致能通过科举的人数大幅减少,让天下学子寒心,认为朝廷提高了门槛,断绝了他们的仕途之路” 宋濂微微皱眉,耐心解释道:“大人,科举改革并非是为了为难学子,而是遵循‘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力求选拔出更契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如今我大明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不同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我们增设这些科目,就是为了让有不同专长的学子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虽说考试难度会有所增加,但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学子们只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用心钻研律法、算术、农桑等实用之学,就完全有机会在科举中崭露头角。” “这样的改革,不仅能让国家选拔到真正有一技之长的栋梁之才,还能激励更多的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书五经。”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去拓展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 “长此以往,无论是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是个人的成长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朱元璋满意地笑道:“宋学士思虑甚是周全,既解决了‘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的问题,更是让我大明能广纳各类贤才,实乃利国之举。” “可学子们需要学习科举改革后的书籍,你是否有所准备,或是一些对此的章程” 宋濂恭敬地回答道:“臣在教导太子殿下时,就与太子殿下对此有了些想法。” “召集了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共同制定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待整理完善后,会第一时间呈送给陛下先行预览。”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如此甚好,太子能与你一同谋划此事,可见其用心,日后必能成为我大明的贤君。” 这时,李善长不着痕迹地朝一位淮西籍的大臣使了个眼神。 那位大臣心领神会,立刻站出身来,毕恭毕敬地问道:“宋学士,您与太子殿下召集的这些人才,他们所编着的书籍,如何能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呢” “毕竟这些知识关乎着天下学子的学习和未来。” 宋濂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大人有所不知,此次参与编着的人才,皆是在各自领域内声名远扬、造诣深厚之人。” “比如律法方面,有曾经参与过我大明律法修订的资深官员。” “算术领域……农桑之事……” “在编着过程中,他们会相互研讨、反复论证,每一个观点、每一条知识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核。” “而且,成书之后,我们还会呈给陛下再次进行校对和审定,确保书籍内容准确无误、权威可靠,能为学子们提供最优质的学习资料。” 朱元璋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欣慰,再次看向宋濂,道:“宋学士,此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遇到任何问题,随时向咱汇报。” “咱期待着看到科举改革后,我大明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 就在众人都以为科举改革一事即将尘埃落定之时。 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儒家老臣,突然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从朝臣队列中缓缓走出。 紧接着,他“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声嘶力竭地呼喊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老臣今日就算拼了这条老迈的性命,也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朝传承多年的科举制度,就这么被肆意更改!” 此时,李奥听闻此言,眼睛瞬间一亮,赶忙悄悄掏出手机,迫不及待地开始拍摄起来。 毕竟,这位老头可是信誓旦旦地说要拼了老命阻拦,没准真能有幸看到他撞柱子以死谏的精彩戏码。 这么想着,李奥便蹑手蹑脚地起身,悄悄走到徐达身旁,压低声音说道:“徐叔,您赶紧让开点路,这老头看样子要撞柱子了。” “您可千万别拦着,我正拍着呢。” 徐达听了这话,顿时一脸茫然,什么叫这老头要撞柱子这都哪跟哪啊 而那位老臣情绪愈发激动,声音里满是悲怆,几近哽咽地继续说道:“陛下,老臣追随您多年,从大明草创之初,一路风风雨雨,亲眼见证了我朝的建立和一步步发展壮大。” “老臣恳请您收回成命,莫要被这些新奇却有害的言论所误导。” “若陛下执意推行这荒谬的科举改革,老臣今日便撞死在这朝堂之上,以死明志!” 说罢,他眼神决绝,直直地看向朝堂一侧的柱子,同时做出一副要猛地撞上去的架势。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惊愕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这位老臣。 李奥见状,兴奋得两眼放光,不假思索地立刻用力把徐达往旁边一拉,空出了老臣与柱子之间的通路。 此时,朝堂上大臣们反应各异。 有的大臣面露不忍之色,想要上前劝阻。 有的则眉头紧皱,对老臣的过激行为感到无奈。 而支持科举改革的大臣们则面露不满,觉得老臣实在是冥顽不灵。 那老臣瞧见李奥和徐达居然真的让出了路,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在心里暗暗咒骂,老夫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你们这两个贼子,怎么连路都给让出来了! 可话已出口,架势也已摆出,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佯装气势汹汹地朝着柱子冲去。 不过,他的脚步却故意拖沓,心里盘算着,肯定会有人赶紧上前阻拦,到时候也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就在他的身体快要触碰到柱子时,一个国子监的年轻官员,冲上前一把拉住了老臣,大声说道:“老大人,使不得啊!您这是要让天下人痛心吗” 老臣被拉得一个踉跄,顺势站稳,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嘴里还在嘟囔着:“你这小子,莫要拦我,我今日定要以死明志!” 可那挣扎的动作却显得有气无力。 国子监官员紧紧拽着老臣的胳膊,恳切地说道:“老大人,您对朝廷的忠心人所共知,可如此冲动实在不妥。” “科举改革一事,或许确有可商讨之处,但咱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再议,没必要以这般极端的方式解决啊。” 朝堂上一片嘈杂,众人议论纷纷。 一位支持改革的大臣高声说道:“陛下,今日之事足见这老臣为一己之见,竟不顾朝堂规矩,险些酿成大祸,实在不可姑息!” 反对改革的大臣们则纷纷为老臣求情:“陛下,老臣一心为大明,只是太过担忧改革会带来不良后果,才会如此失态,还望陛下从轻发落。” 朱元璋脸色阴沉,重重地哼了一声:“都给朕闭嘴!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大气都不敢出。 朱元璋看向老臣,怒声说道:“你这老货,简直是胡闹!” “在朕的朝堂上上演这一出闹剧,你将朕置于何地将国法置于何地” 老臣“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陛下,老臣还是坚持己见。” “认为科举改革有悖祖宗成法,可老臣不该在朝堂上如此失态,惊扰了陛下,犯下大错,恳请陛下降罪。” 朱元璋气得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到现在你还冥顽不灵!” “咱看你是在朝堂安稳日子过久了,忘了自己的本分。” “国法威严,岂是你能随意践踏的咱今日若不重重惩处你,何以服众” 朝堂之上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目光紧紧盯着龙椅上怒容满面的朱元璋。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洪荒之通天道人

洪荒之通天道人

空调间里西瓜
辟地开天道理明,谈经论法碧游京。八卦仙衣飞紫气,三尺宝剑号青萍。徒众三千分左右,后随万姓尽精英。通天教主离金阙,来聚群仙百万名。群号668552743,问题答案,吃瓜群..
军史 连载 71万字
林家骄女养成记

林家骄女养成记

晴湾
林府庶小姐林惜腼腆怯懦,一日深夜,她被发现昏倒在花园里。大难不死,她开始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过自己选择的人生,主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盛世的风云变幻中,活出自己..
军史 连载 6万字
崩坏:你告诉我这难度是崩三?!

崩坏:你告诉我这难度是崩三?!

CR紫枫
(前前文明,所有你熟悉的人物都是异时空同位体,不是爽文,不是爽文,不是爽文!女主唯一钦定: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美好!)崩坏……到底是多么绝望的一种灾难?你在这场灾难中连想要拯救的人都找不到。这是一个注定会走向失败的故事。或许一切都会掩埋与时间的风沙中,也许不会再有人发出但终将以骨肉铸成阶梯,终将用沙砾捏出通天之塔。人类终将会觐见太阳。
军史 连载 164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 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军史 连载 402万字
医家王朝

医家王朝

平头老姚
青州地界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家医馆,医师不过弱冠之年,药方更是闻所未闻,然而来这里求药的客官却是络绎不绝。这里规矩繁多,脾气古怪,王侯将相皆要下马落轿,布衣庶民不可高声喧哗,没人敢找这里的麻烦,只因不知何时就会有求于此。且看宅男程野穿越古代,带着“现代医药系统”,如何穿乡野,走庙堂,成为传世神医。青州程岐黄,妙手擅青囊,悬壶太平道,杏林好儿郎。——史册帝王篇程野
军史 连载 155万字
原神:至冬居然能养出娇气包

原神:至冬居然能养出娇气包

帝君的儿媳妇
男主:魈,散兵女主:鹿离无脑宠,新手容易ooc哈,别带脑子看。有传言说至冬国有一位特别娇气的公主,但没多少人相信。“就至冬国那些人怎么可能有一个娇气包?”“怕不是会被欺负哭哦!”……直到那位公主去了六国,众人才发现,传言居然是真的!那位公主小小一只,软萌可爱,让神明都忍不住宠着她。“什么?她是风神的宠儿?”“啊?她被岩神认做女儿了?帝君大人干的漂亮!”“呜呜呜,我也想被雷神温柔对待啊!”“啊,我也
军史 连载 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