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左相一派言辞激烈,咄咄逼人。 景文帝深知左相一党势力庞大,此番若是不处置张平,恐怕他们是不罢休。 可若真依了左相之意,将张平革职查办,又恐寒了忠臣之心,而景文帝自个也是不愿意处置张平。 支持张平的官员们心急如焚,纷纷跪地陈情,细数张平过往功绩,以及他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 但左相一党却充耳不闻,依旧固执己见,坚持要严惩张平以正朝纲。 一日,景文帝上朝,只见朝中大半官员称病,气的他在御书房大骂。 最终,褚泽言将张平治水的隐情用邸报公知天下。 “太过分了,张大人为国为民,连祖父身亡亦是不能回乡奔丧,若不是张大人,松江府水患还在肆虐,如今却要遭受这等不公!” 茶楼里一位学子义愤填膺拍桌而起,他的声响瞬间引起的所有人的注意。 “兄台,可是发生了何事让你如此气愤!”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人忍不住问道。 学子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这位兄台有所不知,张大人一心治水,日夜操劳,无暇顾及家中事务。就在治水的关键时刻,祖父不幸离世,可张大人为了百姓,强忍悲痛,坚守在治水一线,未能回乡奔丧。 如今水患能得以治理,全靠张大人及时决断迁县泄洪,十多年前,那些赈灾的官员贪墨赈灾银八十余万两白银,以次充好修建堤坝,如今大雨不断,堤坝已有裂痕,如此情况之下,张大人主张迁移松湖县各县泄洪,自此松江府水患得以控制,如此功德,如今却要遭到罢免,如此不公待遇,怎能不让人气愤!” 众人听闻,皆露出惊讶和愤慨之色。 “竟有此事张大人如此大义,怎能被如此对待!”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摇头叹息。 “是啊,若没有张大人,这松江府还不知要被水患折磨成什么样呢!”一位年轻的学子附和道。 “我们应当为张大人鸣不平,不能让忠臣寒心!”又有人高声说道。 于是,学子们纷纷跪在宫门外为张平求情。 两相权衡之下,景文帝便打算把张平下放淮州,毕竟贪污之款到了淮州便不了了之。 时机正好,景文帝大手一挥,张平便成了贫江知县。 ...… “胖虎,停…..停车让我缓缓。”张平终于忍受不了了,声音带着极度的忍耐。 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此刻已满是扭曲,胃里的翻涌让他几近崩溃。 马车戛然而止,张平踉跄着跑下马车。 就在路边干呕起来,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胖虎急忙跟下来,一边给他拍背一边给他递给水漱口,脸上布满了担忧。 “公子,您怎么样可要紧” 胖虎关切的话语在张平耳边响起,但此时的他根本无暇回应。 好不容易,张平的干呕渐渐停歇,他接过胖虎递来的水,漱了漱口,感觉稍微舒服了一些。 “公子,这个官道怎么比我们村还破”胖虎望着眼前这条泥泞坑洼的道路,忍不住抱怨。 张平喝了水终于缓过来一些,但脸色还是有些苍白。 有些无力地抬起头,看着这条让人崩溃的道路,苦笑道:“这哪是官道,简直是对我的折磨。” 想他多年奔波在外,还是第一次坐马车到吐,可见路况不是一般地差。 张平觉得自己坐得不是马车,而是跳跳车。 “公子,咱们还继续赶路吗”胖虎关切地问道。 张平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咬了咬牙说道:“走,差不多还几里路就到了。” 说罢,他就上了马车,不过没有坐进车厢,而是和胖虎一起坐在车辕闲聊,闻着外面空气终于好受了一点。 不一会儿,二人驾车就来到贫江县。 斑驳的城墙映入眼帘,仿若轻轻一推就要轰然倒塌。 黄土的道路坑洼不平,每逢下雨天,定是泥泞不堪,难以通行。 城门口,两位士兵笔挺地站着,待走近一看,他们的盔甲上居然还有补丁,补丁处的线头杂乱,显得格外寒酸。 好破烂的城墙 好斑驳的马路 好旧的盔甲 还有很惨的百姓。 城门口那几个进出的百姓也是不容忽视。 原以为张家村就已经很贫穷的,到这里更显荒凉。 百姓衣衫破烂不堪,神情麻木的走在路上,眼神死气沉沉,只有对生活的逆来顺受。 目光所及之处,一片惨淡。 二人走进城门口,张平把身份文书拿出来。 看到递过来的文书,士兵立马接过,打开一看,随后说道:“您是卑职们并不识字” 士兵说完羞涩一笑,但看着这种有官府印章公文,他也是不敢怠慢,心中暗自猜测是哪个大人来到了贫江县。 张平一愣,显然没有想到这种情况,报出自己的名讳。 士兵听后语气立马变得激动起来:“您……您是新来的县尊大人太好了。” 张平微微点头,心里五味杂陈。 士兵连忙迎着他们二人来到县衙。 县衙门口,站着几位官员,为首的是知县、县丞、县尉,身后还有两名佩刀的官差。 老知县看到马车过来,还不待张平下车,他便匆匆忙忙的跑过来,满眼热泪。 “张大人,您终于来了,” 身后那两个官员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老知县,恨不得上前的那个人是他们。 真的太好了,知县熬离任了,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要熬多久。 老知县的热忱远超想象,弄得张平有些莫名。 可不是么,贫江县建立27年,老知县就在这里待了27年,还以为自己早就被朝廷忘记了,一辈子都要在此终老。 突然来了一个人接他的班,老知县能不激动终于脱离苦海了。 老知县很是详细的介绍起来衙门情况。 “张大人,我们县衙有设有县丞一人,主簿一个,县尉一人,捕头5人,还有士兵15人,” 听到这个,张平微微皱眉,这个要知道平时的县里光是衙役就二三十人,更不要说巡城是士兵了。 看出张平的疑惑,老知县不好意思的轻咳了一下解释:“我们这个县城里小,用不到这么多人,再说养太多人了也费银子不是。”声音有些沙哑,似乎还带着一丝尴尬。 张平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帮乡亲们找找丢失的鸡鸭,” “偶尔处理一些简单的纠纷,毕竟这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也很少发生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 接着,老知县又补充:“就是每年收粮的时候会稍微忙一些,但这些人手也足够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