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在实心铸件上钻炮膛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刚出炉的铁水流速很快,一眨眼就到了铁渣分离区。 进入铁渣分离区后,流速有所减缓,大约在13米/秒。 李国助可以清楚地看到,表面漂浮着炉渣的铁水流过撇渣器, 然后从其另一边流出的,便是是表面纯净了一些的红热铁水。 每经过一个撇渣器,铁水就会纯净些许。 三五秒后,当铁水在分岔部位脱离铁渣分离区,流进三条导流槽后,表面看起来已是十分纯净了。 这个时候的铁水流速大约是一两米每秒,不到三秒就流出了两米多长的导流槽。 在倒流槽出口,红热而纯净的铁水均匀地流入模具的浇口。 浇铸过程看到这里,其实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李国助更感兴趣的,是翁翊皇是如何用砂箱造型铸造出炮膛的。 在他前世看过的那个砂型铸造的视频里,拍摄者采用的是整体铸造, 型腔构造非常简单,只能铸造出没有炮膛的实心火炮形铸件。 至于炮膛,是用镗床在实心火炮形铸件上钻出来的。 但是在这个连纽科门蒸汽机都没有的时代,想要在实心铸件上钻出炮膛是不可能的。 即便他现在能发明出水力炮筒镗床也还是做不到。 1774年,英国人威尔金森发明了较精密的水力炮筒镗床。 1776 年,他又制造了水力汽缸镗床。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时,就因为这种机床的出现,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李国助曾经以为这种水力镗床出现以后,英国人就开始用它从实心铸件上钻炮膛了。 后来,他才知道从实心铸件上直接钻出炮膛的工艺,还得30多年才能出现。 1807年,法国炮兵专家前往波斯,并在伊斯法罕建立了一个大炮铸造厂。 在这里,所有火炮开始采用砂模铸造实心炮体,再钻出炮膛。 当时,瓦特蒸汽机已经成熟,这个铸炮厂很可能是采用蒸汽动力驱动炮筒镗床的。 其实是否能直接在实心铸件上钻出炮膛,并不只是取决于动力,还有一些其它因素。 威尔金森的炮筒镗床是利用水轮使炮筒旋转,并使其对准中心固定的刀具推进, 刀具与炮筒之间有相对运动,从而镗出光滑度和精确度很高的炮膛。 这种加工方式更适合对已经铸造成型的炮膛进行进一步的镗削加工, 以提高炮膛的精度和光洁度,而不是从无到有地钻出炮膛。 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直接在没有炮膛的铸件上钻出炮膛面临诸多困难。 在实心铸件上开始钻孔时,难以保证钻头的初始定位精度,容易导致钻孔偏移。 没有炮膛的铸件整体结构完整,钻孔过程中刀具需要切削大量金属。 这对刀具的硬度和动力要求颇高。 以当时水力镗床的动力和刀具材料等条件,很难实现高效、精确的钻孔。 所以在当时的火炮制造中,通常是先通过铸造工艺铸出带有初步炮膛形状的铸件。 铸造可以形成大致的炮膛轮廓,但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较差, 需要水力镗床进行后续的精加工,以达到火炮使用要求的精度和光滑度。 在威尔金森发明水力炮筒镗床以前,镗削炮膛主要还是靠人力和畜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铸造炮膛的工艺要求,就要比水力镗床出现以后更加严格。 铸造形成的炮膛表面越光滑,尺寸精度越高,后续的加工难度就越低,火炮性能就越有保障。 所以李国助前世还专门了解过用砂型铸造炮膛的方法。 首先要制作炮膛型芯,一般是用特殊的芯砂制成。 芯砂要有较高的强度和透气性,以承受金属液的冲击和填充,并且让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常采用油砂作为芯砂,因为油砂经过烘烤后有较好的强度。 在制作型芯时,要根据炮膛的设计尺寸制作相应的芯盒,将芯砂填充到芯盒中,经过紧实、脱模等工序,制成炮膛型芯。 在砂型铸炮的铸型制作过程中,将制作好的炮膛型芯准确地放置在砂型的相应位置。 型芯的固定非常关键,要保证其在浇注金属液时不会移位。 通常会采用一些定位装置,如芯头和芯座的配合,让型芯能够稳定地处于砂型内部,以确保炮膛的位置精度。 当型芯放置好后,就可以进行浇注。 铁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砂型与型芯之间的空隙,围绕型芯填充, 冷却凝固后,去除砂型和型芯,就能得到带有炮膛的火炮铸件。 在古代铸造火炮时,会将熔化的青铜或铁水倒入已经装配好型芯的砂型中, 待其凝固后,敲碎外层砂型,取出型芯,得到炮身, 炮膛就是由型芯预留出来的空间形成的。 在这种方法中,型芯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但这也只是文字描述,李国助并没有亲眼见过,包括相关的视频也没看到过。 所以李国助很想翁翊皇能给他演示一下砂型型芯的制造和固定过程。 这其实也怪他自己,要是他足够关注翁翊皇的实验进程的话,就不会错过这几个铸炮模具的制作过程。 现在再想让翁翊皇专门给他演示,可就没那么好开口了。 除了砂型型芯的制作和固定工艺,李国助对铁模的制造技术也很感兴趣,尽管他知道这种技术用于铸炮并不ok。 不过铁模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等里面的铸件冷却以后,他可以来参观一下脱模过程, 至少可以了解到铁模是如何组装和固定型芯的。 总之,对于砂型铸炮的疑问,他现在还不便开口询问翁翊皇。 毕竟火炮的浇铸现在还没有完成,翁翊皇需要聚精会神地关注冒口的铁水状态。 冒口是铸型中用于储存多余铁水的部分,其作用是在铸件凝固过程中提供补缩。 当冒口被铁水完全充满,并且有铁水开始从冒口顶部溢出时,说明型腔已经填满, 并且有足够的铁水用于补偿铸件凝固时的收缩,此时应立即停止浇铸。 如果在这个时候走神,铁水就会大量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出现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