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可以让机械委员会帮你研制缝制机械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我尽快安排人去种。”虞明珠立即应道。 “既然如此,剩下那86个女人,你是不是也可以都雇了做长工” “可以!”虞明珠干脆地笑道。 “其实,你也不必担心她们没事做。” 颜思齐突然插话说道, “至少今年除了纺织厂的工人,别的女人都得跟我做衣服不是。” “我还寻思着,要不要在永明城开个成衣铺呢。” “诶,这个主意好啊!”李国助顿时眼中一亮,“这也是一项很赚钱的产业嘛。” 他这话并非虚言。 明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成衣市场已相当成熟, 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成衣品牌和大型的成衣店铺, 集中在北京、南京、苏州等大城市的商业街区。 它们生产的成衣不仅款式多样、做工精细,还有比较完善的尺码体系, 能满足不同审美、身材人群的大量需求, 不仅面向本地市场,还通过长途贩运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甚至出口海外,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颜思齐却叹息道: “哎,要是在大明自是不愁销路,可咱们就这1700人,” “一年做七八千套还行,做上万套,便不知该卖给谁了。” “所以我这铺子也不敢用太多人,最多只能再安顿30个女人做长工。” 他这说得也不是没道理,虽然明朝成衣市场已远远超过了服装定制市场, 但还没有出现如现代服装厂一般,动辄雇佣成百上千工人的情况。 大型成衣铺的伙计数量一般也就是15到30人,超过30人的也有,但非常少。 而这其中,真正负责制衣的裁剪师傅一般只有5到8人,缝制伙计10到15人, 剩下的就是负责采购面料、管理仓库、送货上门、销售等事务的伙计, 分工虽然不可谓不细致,但用工人数着实有限,远远比不上现代的服装厂。 而且这些工种也不是全都适合女人做,如采购、仓管、物流等一般还是得靠男人, 便是裁剪师傅、缝制伙计,其实一般用的还是男人。 “诶,颜叔,你这眼界可就小了啊。” 李国助却不以为然地道, “只要布匹够用,你只管多招人,多做衣服就是了。” “不用愁卖不出去,朝鲜、日本多的是需要成衣的人。” “只要咱们把人家的审美,还有体型特征搞清楚,” “针对朝鲜和日本市场建立相应的尺码体系,就不愁产品卖不出去。” “日本人的审美和体型,颜叔你应该是很熟悉的。” “至于朝鲜那边,可以去信给李德他们,让他们仔细调查一下,” “咱们根据他们的调查报告,设计款式,建立尺码体系即可,” “这样做出来的衣服一准卖得出去,完全不必担心会滞销。”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 “还有,给公司的人做衣服也不是白做,公司会按市价收购,” “今年公司的人至少也会涨到2000,再加上1000套军服,” “你们至少得做9000套衣服,” “叫我说,能多做的话,你们就奔着上万套做吧,” “反正以后每年,公司的人数都会稳步增长的。” “多出来的也可以卖到大明去,杨大哥不是每年都要去一趟山东嘛。” 颜思齐想了想,重重地点头道: “行!那86个女人我便都要了,今年新来的女人也都安排到我铺子里好了!” “天呐,要按去年的情况,今年少说还有150个女人要过来。” 虞明珠突然吃惊地道, “你那铺子岂不是得有236个长工了。” “这个用工规模的纺织作坊我倒是见过,成衣铺子,我却是闻所未闻啊。” “诶,这就不能叫铺子了!” 李国助突然插嘴道, “到了这种用工规模,就该叫成衣厂,或者服装厂了。” “你看那造船厂,可不就是成百上千的人在工作嘛。” 虞明珠噗嗤一笑,说道: “我就说小当家为何要把我那纺织作坊叫纺织厂呢,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嗯嗯。”李国助含笑点了点头。 “怎么,你现在该不是又觉得100个人不够了” 颜思齐略带调侃地笑问虞明珠道, “想把纺织厂的用工规模扩大到200人以上” 虞明珠好似没有察觉到颜思齐的调侃,反而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 “嗯……反正棉花和亚麻不管有多少,都一定要做成布匹才能卖的上价钱。” “若是原材料足够多的话,100个人还真不一定够用呢。” “诶,我看未必。” 颜思齐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你那可是有水力纺车和织机的,” “除了提花布还需要人工外,别的基本都不用人工了吧。” “我那服装厂可就不行了,裁剪、缝制可都是要人手工完成的。” “颜叔要是需要的话,也可以让机械委员会帮你研制缝制机械。” 李国助突然说道。 “哦!世上竟然还能有这种机械吗”颜思齐震惊了。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李国助胸有成竹地道, “理论上人能做的事情,应该都能用机器代替。” “即使不能完全代替,机械也一定可以帮助人更高效地工作。” 他当然胸有成竹,因为他说的根本就是缝纫机。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缝纫机,是1841年法国裁缝蒂莫尼耶制造的链式线迹缝纫机。 李国助本来是不指望这东西能提前两百年出现的。 但当得知林翌和李俊臣合作,已经研究出了水力织机的时候, 他就有信心让缝纫机提前两百年出现了。 因为世界上第一台水力织机,是18世纪末才出现的。 1785年,英国教士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了第一台水力驱动的动力织机, 采用水力作为动力源,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布料, 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 因为当时已经有了瓦特蒸汽机,所以这种织机也可以用蒸汽机驱动。 林翌和李俊臣可以说是把动力织机提前166年搞出来了。 那么让他们提前223年把缝纫机搞出来,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 说穿了,这都是因为缺人给逼出来的呀。 如果没有机械和机器,仅凭永明要塞现在的人口,是不可能创造出如今的产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