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少爷,有关于明金之战的最新消息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生产肥皂会产生一种比肥皂更有价值的副产品, 甘油。 将甘油用浓硝酸和浓硫酸配成的混酸硝化,可以制成硝化甘油。 再将硝化甘油与硅藻土混合,就是诺贝尔发明的达纳炸药了。 此外,硝酸甘油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小剂量的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心绞痛,并降低血压。 相比达纳炸药,李国助反而更看重硝化甘油的药用价值。 为此他可能会少量生产硝化甘油用于医疗,但绝不会大量生产达纳炸药。 因为硝化甘油是一种性质很活泼的液体炸药, 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都有较大的几率发生爆炸。 诺贝尔的弟弟就是被硝化甘油炸死的。 所以与其生产达纳炸药,李国助宁愿生产tnt。 不要以为tnt是多么复杂难以合成的化学物质,好像17世纪搞不定一样。 其实它第一次被合成出来的时间,是1863年,比诺贝尔制成达纳炸药还早了三年。 被发现具有爆炸特性,是1891年,只比达纳炸药晚了28年。 tnt被发现可以做炸药以后,很快就彻底取代了达纳炸药, 并在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主要是因为tnt具有稳定性高、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特性。 达纳炸药虽比纯硝化甘油安全,但仍对高温、震动较为敏感,运输和储存风险较高。 tnt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即使被枪击或焚烧也不易爆炸,更适合大规模军事应用。 达纳炸药的核心成分是硝化甘油,其生产依赖硝酸和甘油,原材料成本较高且易受供应限制。 相比之下,tnt的生产原料是煤焦油,更易获取,工艺简单,成本仅为达纳炸药的1/10 左右。 tnt是三硝基甲苯的简写,是利用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酸对甲苯进行三段硝化的产物。 一段硝化,是将甲苯与混酸加入到耐腐蚀、耐高温的高压反应釜中。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 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保证反应均匀进行。 二段硝化,是将一段硝化得到的一硝基甲苯与二段混酸加入反应釜中, 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一硝基甲苯进一步硝化成二硝基甲苯。 同样,反应过程中要持续搅拌,并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 三段硝化,是把熔化后的二硝基甲苯加入反应釜, 先加入发烟硫酸,再加入浓硝酸进行三段硝化反应,使二硝基甲苯转化为三硝基甲苯。 虽然比制造硝化甘油多了两段硝化步骤,但每步条件温和、安全性高,整体复杂度低于硝化甘油。 很显然要想大规模生产tnt,南海边地公司必须拥有大规模的炼焦业。 因为煤焦油是炼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产物。 目前永明枪炮厂炼铁主要还是在用木炭做燃料。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永明枪炮厂肯定要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等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肯定要改用焦炭炼铁。 到时就有必要成立炼焦厂,为永明枪炮厂提供燃料了。 不过李国助并没有在实验室中试制tnt。 主要原因是手头的这些简单的化学仪器没法从煤焦油里提炼出甲苯, 也满足不了硝化甲苯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而且硝化反应完成后的分离和纯化步骤也比较复杂,现在的实验设备也未必能满足。 更何况,他最近两年的首要目标,是研制特效抗菌抗病毒药物, 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研制这种短期内还无法大规模生产的东西。 总之,在搞定了三酸两碱的初步工业化生产方法以后, 李国助强忍住了研制更强炸药的冲动,马上就开始了大蒜素化学改性的实验。 不过,这时距离他开始做实验已经过去了两周,欧华宇的第一个疗程已经结束。 于是他只得放下实验,去为欧华宇诊脉。 “贤侄,你最近到底在做什么呀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欧华宇几号起又略带调侃地问道。 “呵呵,让欧叔见笑了。” 李国助一边诊脉,一边说道, “我是跟平户英国商馆的医师学了一些欧洲人炮制药物的手段,” “据说用这种手段可以从药草中提炼出药物精华,” “服用以后要比任何形式的中药方剂见效都快的多,” “可用于一些急症的治疗,救人于危难之中。” “所以我最近都在闭关实验这种方法。” “哦,那你都实验了哪些药草啊”欧华宇饶有兴趣地问道。 “我最近都在试制大蒜露,就是类似花露的东西。” 李国助怕欧华宇听不懂大蒜素,便套用了一个中国古代有的事物的名称。 花露是在唐宋时期开始流行,是通过蒸馏花卉得到的含有芳香物质的水溶液。 如玫瑰露、茉莉露等,不仅可以用于美容养颜,还可作为香水使用,散发迷人的香气。 其实两者从提炼工艺上看,是没有多少可比性的, 只是李国助在中国古代实在找不到更相近的东西了。 “那贤侄提炼出这大蒜露了吗”欧华宇眉梢一挑,追问道。 “十天前就提炼出来了。” 李国助笑道,猜到欧华宇会问他这十天又在干什么,便补充道, “这大蒜露药性不稳,倘若不能妥善保存,稍有疏忽就会流失药效。” “那英格兰医师还教了我一种法子,能把大蒜露炼化成易于保存药效的形态。” “只是这法子还有五种原材料,是要用炼丹术炼出来的,” “所以最近这十天,侄儿主要就是在炼制这五种原材料。” 说到这里,李国助收回了诊脉的手, “好了,经过这一个疗程的服药,您的元气已经恢复了一些,” “我给您调整一下方子,您再吃一个疗程,我再根据您的恢复情况调整药方。” 写完药方后,李国助把方子递给慧琴,吩咐道:“去抓了药,回来就给欧叔煎上。” 慧琴接了药方却没有走,而是说道: “少爷,有关于明金之战的最新消息,是今天刚从朝鲜送来的……” “哦,快快说来!”李国助迫不及待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