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炎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色批们,作者在上一章结尾,加了个女仆装的小彩蛋) 柳春堂。 柳医女在见到秦良玉那一刻,表情瞬间成了囧字。 “良玉...你可太会给我找活干了...” “柳姐姐这是怎么啦” “哎!为了医治那些被你打成重伤的人,我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才把他们治好。良玉,我是真没想到,你下手竟然如此残暴” 秦良玉不用猜就知道,以那六家人的尿性,肯定没少在医馆发牢骚。 柳医女面对这种病人,再好的脾气也会精神崩溃。 思及此,便向她行礼道歉。 “我早知会给姐姐添麻烦,心中甚为不安,故此携薄礼上门谢罪。” 说罢,就将食盒搁在桌上打开。 “请柳姐姐尝尝,我夫君捣鼓出来的奶茶,还有西洋糕点,味道可好吃了。” 接下来不出秦良玉所料。 原本精神蔫耷耷的柳医女,在吃了蛋糕、喝了奶茶之后,整个人瞬间活了过来。 “嗟乎!此玉饵,唯吾平生至美之味也!” “尝过之后,令我神清气爽、通体舒畅!妙哉妙哉!” 看她吃得赞不绝口,秦良玉甚是高兴。 等柳医女吃完,才问她六家人医药费的事。 “我此番前来,是想问问那六家人花了多少钱柳姐姐或许已经得知,他们看诊的费用,都是我预先垫付的。我担心他们瞒报数目,故此前来一探究竟。” “无须担心,他们只是跌打骨伤,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花不了多少钱。” 说完,柳医女便去前堂取来账本。 当秦良玉查过账本之后,不禁为自己又莽又豪的行为懊悔不已。 六家人看诊不仅花不到10两银子,还剩下不少。 最多的那家去镶了几颗银牙,也不过花了7两银子而已。 看完账本,秦良玉无语到当场掐头皮抓狂。 妈呀!老娘这是吃了社会经验不足的亏啊! ..................... 算命先生选的黄道吉日非常好,铺子定于闰年二月十二开业。 那天距离清明节仅差三天。 李弘贞便寻思着在开业之前搞一波预售。 清明祭祖的事,他不太懂,只能把众人叫来开个会。 “诸位,今日是闰年二月初九,距离开业还有三天。” “我听说咱酆都的大户人家,不管是清明祭祖,还是去庙里拜神,都会舍得在贡品上花钱。” “而咱们的原味蛋糕,还有不加奶油的面包,在常温的环境下可以保存七八天不馊。” “所以我便打算在开业之前卖一波预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话落,店里十一个人都在交头接耳讨论。 唯有秦良玉一言不发,默默啃着棍状的面包,吃不到里面的奶油,就将其含住用力的吸啊吸。 李弘贞见了,忍不住想起除夕那天早上,自己挺着jj、秦良玉趴在脚下的画面。 正胡思乱想时,众人已经讨论完毕。 王初一率先道:“大哥这个法子不错,最近不卖蛋糕,庙里很多拜神的老娘们,都跑来店里问,你家啥时开业呀每天至少要来几十波人,哎哟喂!我被问得烦死嘞!” “是啊是啊!要是能做一批原味蛋糕先摆在门口卖,必然会被抢购一空。” 老杨也发表了看法:“少爷此法甚好。” “咱大明朝的老百姓,用来扫墓祭祖的贡品,都是些粗粮窝窝头、麦麸烧饼啥的。” “大户人家则会用精粮烧饼、要么馒头包子。” “不管是草民,还是富商管家,都不会把这些坟头的贡品带回去自己吃掉。” “如果换成咱们的蛋糕,我料想情况或许会截然相反。” 见各位股东都支持,李弘贞便拍板决策。 “好!从现在开始,咱们所有人跟着后厨一起批量做蛋糕。” “好嘞!” “开工开工!” 第二天一早。 城里人盼了好久的蛋糕店,终于开门了。 胖子瘦子抬着一张长条桌摆在门口,又往上面铺上红布,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逛早市的人见了,纷纷围了过来。 而后店里其他人端着加热过的蛋糕、面包、饼干出来。 客人看着热腾腾的样子,还以为是新鲜出炉的。 秦李夫妇也没闲着。 秦良玉还是被迫营业,站在门口发传单。 李弘贞则是左手持锣,右手拎槌,站在秦良玉不远处吆喝叫卖: “咚咚咚...” “来嘞来嘞!” “为感谢诸位街坊乡亲,对我李记西洋糕点的支持和喜爱。” “本店不忍让列位盼太久,故而在本月初十到十一期间,特别举办开业大酬宾。” “酬宾期间,原价五文钱的蛋糕,现在只需三文钱、只需三文钱!” “另外,芝麻面包、奇曲饼干、也是三文钱。”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啦!” 话音刚落,围观群众顿时化作丧尸潮,一窝蜂的朝红桌子扑过去。 那架势像极了在超市抢特价大米的大爷大妈。 李弘贞都来不及闪开,被蜂拥的人群淹没其中进退不得,让他又体验了一把高峰期挤地铁。 待在红桌后面负责售卖的高矮胖瘦四人,又要收钱、又要打包、完全忙不过来。 给客人催急眼了,就扯开嗓子呼叫支援。 “招架不住啦!” “快来人搭把手呀!” 听到喊话,老杨父子连忙抛下后堂的活,卷起袖子跑来支援。 秦良玉也是很有眼力劲,这个时候收钱要紧,还发个屁的传单。 连忙掰开人群把李弘贞捞了出来。 随后夫妻俩跑去后堂又搬一张桌子出来、铺上红布。 第二个摊位刚布置完毕,后堂的女人就把蛋糕端上来。 李弘贞敲着铜锣,把正在围攻隔壁摊位的客人引了过来。 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忙碌。 后堂四个厨娘不停地在烤蛋糕,前堂九个人不停地在收钱。 一整个上午,所有人连上个厕所、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就连陈家那两个账房,也不好意思闲着。 饶是如此,全店上下还是忙得脚不沾地。 好不容易撑到中午的饭点时间。 生意火爆的情况总算消停了,只有零零散散的客人,由后堂两个厨娘招待着。 其余人东倒西歪的坐在店里,眼巴巴望着一个装满铜板的木桶,仿佛眼前的画面是在做梦。 一个上午具体卖了多少钱,也不用去数铜板,只要清点空盘子就行了。 大盘子能装40块蛋糕,小盘子能装20块,饼干面包也是一样的规格。 老杨清点过后,一脸兴奋的跑到前堂向众人公布结果。 “大伙,咱们一共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