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炎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弘贞沉浸在徐元泰刚才的那段话中,久久无法从震惊缓过来。 虽然有些过于抽象,但部分还是听懂了。 比如水漏自升,应该就是水泵。 沙轮奏乐,该不会是音乐盒吧 还有那个火船自去,不就是蒸汽船吗 “大人可否告知,这位张鉴先生,乃何许人也” “张鉴乃关中理学大儒,隆庆元年国子监贡生,此人性情孤僻,擅长制造各种器械,对《易经》造诣极深,18岁时便能坐馆为族中子弟讲学。” 听了徐元泰的介绍,李弘贞心里又信了几分。 “多谢大人告知,来日必定拜访这位先生。” 徐元泰忽然脸色一变,非常严肃的说:“本官可警告你啊,倘若你真的从张鉴那里学会了自行火船,也不要轻易在民间大量普及,自己玩就行。” “为什么” “你好好想想,假如本官出行不再坐轿子,改坐所谓的自行火车。那抬轿的四个轿夫,是不是得失去生计” “倘若大明所有官员都这样,那全天下的轿夫都得饿死。没了谋生伙计,这些轿夫还很有可能落草为寇。” 李弘贞明白他的意思。 来自后现代的他,对过度发展科技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失衡深有体会。 网络购物兴起后,淘汰了实体店,同时也提供了很多快递岗位。 可当人工智能问世之后,超市便不再需要收银员、快递外卖也不再需要人工、自动驾驶也不需要司机了。 很多没有思辨能力又过分迷信科学的人,受西方价值观洗脑,总是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去贬低古人只会诗词歌赋,不重视科学。 然而古人并非不懂科学,而是比现代人更懂得合理运用科学。 总而言之,在无法为失业人员提供保障就业之前,就别瞎鸡儿放纵高科技进入市场,那样只会拉大贫富差距。 “卑职谨记大人教诲,日后若有所创造,必然谨而慎行。” “嘿嘿!大人,什么时候能把热气球的事,公之于众啊” 看李弘贞搓着手,一副见钱眼开的猥琐样。 徐元泰就知道他想干嘛 “你想用热气球卖钱” “那必须卖钱啊!能飞的玩意,世人都想尝试一番。不瞒您说,卑职想在酆都郊外建一座林园,再弄个热气球玩法,飞一次收个百八十文钱。必然是门庭若市,也能带动当地经济,不是吗” 徐元泰狠狠瞪了他一眼,怒道:“匹夫休得妄想,本官已将热气球上书内阁,没内阁的同意,你胆敢把热气球拿出来玩,本官亲自拿你下狱!” 李弘贞心里委屈得要死,自己辛辛苦苦发明的热气球,最后却被朝廷抢了专利。 家人们,谁懂啊 似乎看出李弘贞心存不满,徐元泰换了副和蔼面孔,笑着说: “好啦!飞天之物也看了,本官也该打道回府了。” “本月中旬,本官要赴京述职,很长一段时日都不在四川。” “你给本官好好经营矿山,不可出任何岔子。” “干好了,本官定会在阁老面前替你美言几句,让你早日升官授爵。” “升官授爵” 李弘贞听后,原本阴郁的表情终于舒展开来:“哈哈...大人放心,卑职一定不负大人所托。” 送走了徐元泰,李弘贞第一时间给酆都的吴铁匠写了封信,邀请他来创业。 之后便全权接管了整座矿山的运营。 四川布政司毕竟占了矿山九成股份,光靠李弘贞一个人运营是不行的,所以布政司派了一位提举司来协助他。 徐元泰还在矿山成立了四川铁冶所,由提举司管辖。 并且命令吴广从今往后在此任职,相当于把石柱卫所的原班人马搬过来。 不用花心思去跟新的下属磨合,这对吴广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半个月之后。 老吴带着两个儿子,跟随镖师风尘仆仆来到矿山。 “哎哟!李老板好久不见,自从你飞黄腾达之后都不找我打铁了。没想到,您还能记得我老吴啊!” 老吴祖上好几代人都是打铁的,名声好,技术过硬,堪称酆都第一铁匠世家。 在蛋糕铺子开业的时候,老吴也是第一时间送来贺礼。 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弘贞对待友好的人,从不吝啬把利益拿出来分享。 “呵呵,老吴瞧你这话说得,跟个独守空房的怨妇似的。咱现在有发财的门路,不就立马喊你过来了吗” 老吴环视周围,除了正在如火如荼挖掘的露天铁矿,周围全是荒山野岭,种不了地,也杳无人烟。 在这种地方待久了,人的情绪会变得很压抑。 而且他还亲眼目睹了惨无人道的一幕。 明军正在用鞭子驱赶着身材瘦弱的野人奴隶,强迫他们推着装满野人尸体的木板车爬坡。 除此之外,还有明军当场处决逃奴的,把女战俘拖进帐篷轮奸的。 在汉人的文明社会很少见到的泯灭人性场景,这里却随处可见。 “不是我说,李老板该不会是想让我长时间待在这里吧” 李弘贞不假思索道:“不然呢这么和你说吧,这座矿山的铁矿储量,是我那座秦岭矿山的一百倍,挖个两百年都挖不完。你只要在这里创办铁匠铺,够你家吃好几代。” 老吴吸了吸烟杆子,吐了口烟圈,叹息说道:“我老吴打了一辈子铁,没啥大志向,只想儿孙守着祖业世代传承下去,做到小富即安就行。” “李老板如果只是想让我短时待在这里,助你一臂之力,那老吴我自然鼎力相助。若是长时待在这里,恐怕不妥。” “你看看,这里除了矿山,要啥没啥。而且蛮民众多,时日一久,我担心子孙沾染蛮子恶习。” 老吴这番说辞,完美诠释了什么年纪越大越保守。 李弘贞完全能理解,就像每个多子多孙的老人,总是希望儿孙守在身边。 不过他还是继续劝道: “你不想发家致富,不代表你儿子不想啊” 老吴转头瞅了一眼,刑场那边的几具无头尸体,声音有些发颤的说: “可是这里实在过于血腥,我怕待久了人会发疯。” 李弘贞无所谓的说: “都不是个事儿,这帮野人刚刚被我们抓过来,难免有些野性难驯。时日一久,他们慢慢就老实了。” 老吴听后心中有些发怵,没想到李老板憨厚老实的外表下,竟然如此冷酷无情。 说话间,李弘贞已经带着老吴来到一处悬崖。 现代攀枝花市区地形 他指着悬崖下的河谷地段,无比憧憬的说道: “老吴,你不用担心这里寥无人烟。” “看到下面那片河滩没有那里原本是野人的村寨,现在已经被我们夷为平地。” “布政司准备在下个月,迁徙百户汉民到此建设村落、开荒种田。” “有矿山为村民保驾护航,我预计不出十年,这里将发展成一座极其富裕的县城。” “老吴,你膝下有五个儿子,等你百年之后,他们迟早会分家的,你认为凭你那家铁匠铺,够他们兄弟分吗” 老吴老脸一红,一时有些语塞。 相反,他的两个儿子则眸光流转,各怀鬼胎。 他们向往的心思,被李弘贞敏锐捕捉到,于是继续循循善诱。 “另外,根据我长期的观察,此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且日照时间长,山地适合栽种南洋瓜果,如甘蔗、橙子、葡萄、芒果等等。” “也不用担心果子卖不出去,巡抚大人说了,要我尽快在这里修一条通往巴蜀腹地的路,还要在一年之内修建码头渡口。” “而且官府规定,凡民户到此定居,可优先获得一亩民居用地和十亩耕植山地。” “老吴,听我一句劝,与其让子孙后代都留在酆都和别人抢饭碗,何不如来这里拓荒创业” 吴家老二听得心潮澎湃,十分激动的说: “李公子说得太对了!此乃天赐良机呀!” “爹赶快答应下来吧” 老吴瞪了他一眼,骂道:“你猴急个啥子嘞老子看你分明想趁早分家。” 骂完儿子,转头又对李弘贞作揖道:“李老板方才所言确实有道理,我老吴五个儿子,早晚是要分家的。只是碍于世俗礼法,迟迟未能令我下决心。” “如今有条好的出路,我当然愿意为子孙谋得一处安身之地。” “还请李老板跟我讲明,这笔买卖该怎么做” 李弘贞笑着说道:“那是自然。请随我到军帐落座,再共商大事。” 虽然李弘贞仅占矿山的一成股份,但这一成股份含金量极高,每年最少得有50万两银子。 双方谈判很顺利,李弘贞从50万两银子当中,抽取三成给吴家来运营钢铁厂。 人员方面也不用担心,有官府来安排。 迁居过来的汉民,能成为钢铁厂的员工。 还有8万野人奴隶负责挖矿搬运。 官府还给钢铁厂定了一项三年计划。 第一年主要生产建筑钢筋,用于道路、房屋、水利建设。 第二年开始生产小型钢铁设备,比如马车、推车、织布机、风箱、还有最近李弘贞发明的工地运输神器灰斗车。 大型工业有钻探机、轧压机、风车、水车、水排、水磨等等。 总之按徐元泰的要求,四川地区由于林木被过度砍伐,导致环境被严重破坏和林木资源稀缺。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以后能用铁代替就尽量用铁,反正大明现在不缺铁,可以放开手脚随便挥霍。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护林木资源,朝廷每年也能省下一笔钱,不用从南洋大量进口苏木。 第三年开始,钢铁厂就要给朝廷生产出口商品,比如锅碗瓢盆、五金工具等等。 古代的老外不止对中国的丝绸瓷器情有独钟,还特别喜欢购买中国的铁锅,大概是他们造不出来,或者中国铁锅的质量贼好吧。 (参考考古现场:广东阳江海域南宋沉船,该船本来从泉州出发前往阿拉伯,行至阳江海域不幸沉没。船上装有130吨铁器,主要以铁锅为主,还有部分铁钉、铁锭。) 除此三年计划之外,李弘贞还给老吴加了一项特殊任务。 让他先造几艘在河上航行的铁皮船出来。 有扎压机在手,老吴表示没问题。 这边商量完了之后,李弘贞便亲自给吴家父子安排入住。 忙完这件事,李弘贞总算能抽出时间看一下镖师送来的信。 一共有五封。 第一封是家里寄来的,潘云瑶说过完年仔仔就满七岁了,已经达到学堂招生的要求,让李弘贞有空回来商量一下这件事。 第二封是秦家的,大概就是问一下女儿的近况,不过话里话外,都在提醒秦良玉防着李弘贞,让丫鬟秀儿盯紧一点。 第三封是陈怀安寄来的,信中汇报了成都镖局的施工进度,因为有了水泥,目前已经完成40%,预计再过一年就能运营了。 第四封是蜀王朱宣圻,他在信中说年底要入京面圣,还要和皇帝参加祭祀大典,到时会给李弘贞带一些北京特产。 第五封信让李弘贞有些意外,来信人竟然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林广隆。 他在信中说,让李弘贞仗打完了就赶紧码字,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了看第四次影界大战,都开始人肉作者的家庭住址了。 他还说对牛肉火锅的味道念念不忘,希望李弘贞再请他吃一次。 李弘贞给他回了信,大约在年底左右会回到忠州,到时再约饭。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 李弘贞每天都跟在提举司屁股后面搞建设。 打地基、烧砖、打铁、和水泥、砌墙、修路,每项工作都按他的标准来执行。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就有许多栋水泥结构的房屋拔地而起,其中就包括军营、钢铁厂、官府办公厅、战俘营、民房。 提举司眼看施工进度有条不紊,就把工作都交给李弘贞,他自己要去城区找知府商量移民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房子都被李弘贞设计成平行的屋顶。 当提举司回来之后,看到这些丑不拉几的水泥毛坯房,气得当场想骂娘。 “李总旗在哪” “让他马上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