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炎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鉴的家是泾阳县出了名的书香门第,稍微一打听,就很容易找到具体地点。 “主人家,吾乃四海镖局东家李弘贞,敢问湛川先生可在府中” 管家说:“很不巧,吾家老祖母不久前仙逝,老爷现下在西郊祖坟守墓。老爷不喜被人打扰,阁下若要拜访,需得通报一声。” “无妨,我们愿意跟着一起过去,若湛川先生不肯相见,吾等也会识趣告辞。” 随后由管家派了一名家丁,带着李弘贞他们前往西郊祖坟。 到了目的地,就见张家墓园附近有座水泥围墙的小院子,观其湿润程度,好像是最近刚建的。 里面传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锯木头。 “咚咚...” 门刚敲响,就有一个小伙子探头出来。 “几位贵客,到此所谓何事” 李弘贞作揖自我介绍:“在下乃四海镖局东家,李弘贞,敢问湛川先生在吗” 小伙子恍然道:“原来阁下就是创造水泥的李老板,没想到如此年轻” 李弘贞好笑的说:“不然呢,小兄弟以为李某三缕胡须,大腹便便” 众人一阵哑然失笑,气氛活跃了不少。 小伙子将门打开,抬手做请道:“诸位请先到里屋落座,外祖父方才去扫墓祭奠,待事了便会回来。” “多谢!” 一进院子,李弘贞和汤显祖的眼睛就四处乱瞟。 院中放置多件机械设备,有风车、龙骨水排、钻井支架、自转水磨、运输机等等。 《奇器图说》 总之,生活中能见到的机械,在这里大部分都能见到。 这一刻,李弘贞觉得自己来对了。 待把众人引进屋内,小伙子十分客气的说:“不知诸位到来,故而未能提前筹备茶水,请诸位先稍候片刻,或随便参观,我这就去烧水煮茶。” “有劳小兄弟。我等并非讲究之人,随意即可。” 在小伙子烧水煮茶的时候,院子里响起一阵钟声。 李弘贞觉得好奇,便寻着钟声来到一个造型怪异的机械面前,屏息凝神的研究着。 只因这个机械结构有大大小小的齿轮,还有天干地支的轮盘、浑天仪、铜钟等部件,高12米,宽七米,外表就像一座钟楼。 李弘贞穿越至今,这算是他看到过最符合高科技的产物。 汤显祖见他看得痴迷,便凑过来一探究竟: “这种老物件有什么好看的,凡是地方官府,还有钦天监,都有这玩意。” 这段话就像一道惊雷,落在李弘贞的天灵盖上,令他感到无比震惊。 “什么先生言下之意,莫非这东西并不稀奇” 汤显祖大翻白眼,看李弘贞跟土老帽似的。 “有什么好稀奇的,这就是钦天监用来观测天象,用来报时的机械,因为需要水力作为动力,故而称为水运仪象台,早在北宋就有了。” 他的话再一次颠覆李弘贞的三观。 感觉之前所了解的古代历史全是假的。 “先生请和我细说,此物乃何人所创” 接下来,汤显祖就跟他科普水运仪象台的历史。 据说在北宋元佑元年,宋哲宗下令校正历法,时任刑部尚书的苏颂,奉命检验当时太史局使用的各种浑仪。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天文仪器存在参差不齐的弊端,记录下来的天文数据也无法做到统一的准确性。 于是苏颂组织人才进行这项研究工作,并向皇帝推荐精通数学和天文学的韩公廉共同研制。 在苏颂的主持下,韩公廉写出《九章钩股测验浑天书》。 后由苏颂和韩公廉请了一批能工巧匠精心打造了水运仪象台。 这是一座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三组器件组合在一起的高台建筑,高约13米,底宽约7米,共分三层,仪器由水力推动运转。 这座集天文观测、模拟天象和报时三种功能为一体的天文台,就是苏颂继承和发展了汉唐以来天文学成果,发明创造的水运仪象台。 靖康元年,金军攻破汴京,这帮野蛮人压根没见过能报时的高科技,就把水运仪象台运往燕京。 由于一路颠簸,机枢齿轮多有损坏,难以使用。 再加上汴京与燕京的地理纬度不同,即便是使用也已不再精准。 后来又遭到雷击,零件损坏或缺失。 最后在金被蒙元吞灭的战争中,水运仪象台终告毁亡。 听汤显祖讲到这里,李弘贞气得破口大骂: “他娘的!这帮金狗死鞑子除了烧杀劫掠搞破坏,屁事都干不成,对文明没有任何贡献,如此猪狗不如的东西,就应该全部死光光,天下才能太平。” 汤显祖宽慰道:“主公不必恼怒,金国灭亡时,大部分女真人已经被宋蒙联军屠戮殆尽,还有小部分成了蒙古人奴隶,另外一小部分成了野人,再也成不了气候。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李弘贞点点头以表释然。 但心里却在复仇笔记上记下这笔账。 在后世,女真并没有彻底灭族,而是趁着通古斯人崛起时搭上顺风车,一起入关烧杀劫掠。 努尔哈赤在统一东北的过程中,野人女真就有个完颜部。 金人后裔甚至还给完颜阿骨打、完颜宗弼等马匪首领竖起了雕像,甚至在甘肃等地区,还存在一群完颜承鳞的守墓人。 汤显祖继续讲水运仪象台的故事。 宋室南迁后,宋高宗也曾多次想重造水运仪象台,先后找了几人来主导此事。 首先找了苏颂当年的助手袁惟几,因为他参与了元佑年间仪象台的研制工作,可惜并没有成功。 后来又找来苏颂之子苏携,又让秦桧、朱熹等人主持过重造工作,苦于图纸和数据资料在靖康之难中遗失,最终还是没能仿造成功。 直到明朝建立,永乐大帝下令收集天下所有书籍编撰《永乐大典》。 遗失两百多年的水运仪象台的图纸才终于重现人间,也在钦天监多年的努力下,成功仿造了水运仪象台。 听汤显祖讲完水运仪象台这段坎坷曲折的故事,李弘贞的情绪再也绷不住了。 指着北方发出歇斯底里的怒吼:“该死的蒙古鞑子,女真野人,若没有你们这帮畜牲南下搞破坏!” “我华夏瑰宝何至于断了传承!” “终有一日!我李弘贞一定挥师北上,血溅草原,让你们这帮猪狗不如的东西血债血偿!” 他为何如此愤怒 因为他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眼前的水运仪象台就是时钟的鼻祖。 如果宋朝没有灭亡的话,这项科技成果就能安全稳定的传承下去,完成迭代更新。 那时钟的发明权就不是西方人说了算。 汤显祖同为格致学专家,非常能理解李弘贞悲愤的心情,感慨万千的说道: “哎!这几千年来,从五胡乱华、到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再到神州陆沉,被胡人抢走毁坏的瑰宝,何止水运仪象台很多华夏瑰宝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甚至连个字都没留下。” “你也不必因此耿耿于怀,凡事看开一些,把心思都放在传承前人的成果,为往事继绝学才是正道。” 李弘贞回身直视着汤显祖,义愤填膺的说道:“先生此言差矣!前人的成果要传承,前人所受的苦难,更要报仇!” 说着,再次抬手指向北方:“那些曾经在我们土地烧杀抢掠的马匪,我一定会把他们的头颅砍下来,把他们的祖先坟墓掘开,用来祭奠惨死在他们刀下的华夏先人。” “我还要告诉后代子孙,我们华夏的文明进程就是被马匪一次次的南下中打断的。” “只有把胡人彻底消灭,我们才能安享太平。” 汤显祖静静地看着情绪激动的李弘贞,心中的热血早已翻腾不息。 这是一个充满民族大义的真君子,看来,自己没跟错人! 就在这时,小伙子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外公,您回来了。有几位宾客想见你。” 回头一望,就见一位披麻戴孝的60岁老者,提着装祭品的竹篮走进院中。 李弘贞赶忙上前打招呼:“晚辈忠州李弘贞,拜见湛川先生。素闻先生精通格物机械之学,晚辈因此慕名而来。若有惊扰之处,还请先生海涵。” 张鉴拱手回礼,呵呵笑道:“阁下之名,老夫有所耳闻,乃是巡抚口中的麒麟之才。今日得以相见,甚是荣幸。来,里边就坐。” 不多时,张鉴换上见客的常服,来到客厅会见李弘贞等人。 双方一阵寒暄过后,李弘贞便提出这次来的目的。 “据闻先生掌握一门以蒸汽为动力的秘术,此事可当真” 张鉴毫不遮掩的说:“谈不上秘术,不过是老夫闲暇之余的个人喜好。” 李弘贞听后倍感吃惊:“听先生言下之意,貌似这门技术很普遍” “也谈不上普遍,主要是因为这门技术面临两道难关,导致从永乐朝以来,就很难普及开来。” 李弘贞就更加吃惊了:“先生是说,早在永乐朝时期就已经有蒸汽动力了那到底是什么样的难关” 张鉴笑而不答,忽然起身往外走:“且随老夫来吧,到时阁下一看便知。” 少顷,李弘贞跟随张鉴来到后院一间半敞开的工作室。 小伙子掀掉了油布,一台李弘贞只在老照片见过的蒸汽机,赫然出现在眼前。 从大型的时钟,再到眼前的蒸汽机,今天带来的震撼已经让他彻底麻了。 他不顾形象地扑在蒸汽机面前,如获似宝地抚摸着每个部件。 接下来,便由小伙子往锅炉里倒了几桶水,然后锅炉底下放置煤炭点燃。 等锅炉的水烧开时,小伙子拨动了一下推杆。 蒸汽机的推杆就驱动着磨盘摇动起来。 李弘贞看得啧啧称奇:“湛川老先生不愧是关中理学大儒,如此精密的机械,您都能仿造得如此成功。” 张鉴谦虚笑道:“小友过奖了,这东西其实一点也不难,这玩意只是把风箱和水排结合在一起,再把水动力换成蒸汽动力,就成了这副模样。” 经他这么一点拨,李弘贞终于恍然大悟。 张鉴说的没错,风箱和水排是华夏民族用了上千年的东西,蒸汽机的两个基本原理,也是来自于这两样东西。 中国的风箱也叫做双动活塞风箱,通过人力来回推动拉杆,都能实现双向送风。 而瓦特一开始改良的蒸汽机,仅仅是单向的。后来借鉴了《天工开物》才改成双向。 蒸汽机的第二个原理,是把运动的动力从直线运动,转换成圆周运动。 这个原理也是来自于水排,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古人就能利用自然水流通过两个木轮转换动力,用来加工谷物。 想明白了两个原理,李弘贞突然觉得蒸汽机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产物。 跟结构更加复杂的水运仪象台相比,蒸汽机的确算不上什么。 李弘贞又问道:“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蒸汽机从永乐朝到如今,迟迟未能推广开来” 被问到这个问题,张鉴的脸色变得有些无奈,而后把当年发生的事娓娓道来。 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长148米,宽61米。 (拿辽宁舰来做个参照,它舰长304.5米,舷宽为75米。) 这么巨无霸的一艘船,不出意外的话,在首次试航的时候,根本不是风帆和人力能驱动的。 为了解决动力问题。 郑和在宝船造出来的第二年,从福建人手中引进旱缸转石磨技术,用火烧开水让旱缸产生蒸汽驱动推动推杆循环往复工作,从而驱动宝船航行。 然后郑和率领两百艘船的舰队,一路上走走停停,花了三个月八天的时间抵达南美洲的秘鲁。 (以上这段文字,不是作家阿q精神爆棚意淫的,而是有古文记载的。) (请看图片) 同时《永乐大典机器秘谈》第六十四篇《论火船》,还明确记载了蒸汽机的详细内容。 火船最早的发明人为南北朝的祖冲之父子。 (够震撼了吧,反正《永乐大典》是这样记载的。作者只是搬运文字,不涉及任何主观意见。)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霍格沃茨的库洛魔法使

霍格沃茨的库洛魔法使

红叶黄花
金手指+无女主+赫奇帕奇,顺带一提,主角没有女装——————在11岁生日这天,亚当收到来自霍格沃茨的信才知道,自己来到了哈利·波特的世界,而自己也是一名巫师,马上就要去世界上最安全的学校霍格沃茨就读了,更令人惊喜的是,他和大名鼎鼎的救世主还是同一届学生。亚当试图转学,但不行,亚当试图出国,但没钱。值此生死关头,亚当解开了库洛里多的封印之书,而书中这些与童年回忆一般无二的卡牌,居然意外的强大!……霍
军史 连载 198万字
韩流之绽放

韩流之绽放

笑星柚子
;lt;tablewidth=;quot;740px;quot;border=;
军史 连载 446万字
四合院:重生54,开局成为战神

四合院:重生54,开局成为战神

梵an
高阳原本只是21世纪的一名普通白领,却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充满人情冷暖的四合院世界。在这里,他有了新的家庭,原本打算带着家人搬出这个复杂的地方,但随着一个神秘系统的到来,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四合院中,高阳很快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不仅要应对邻里间的明争暗斗,还要面对那些试图算计他的人。然而,凭借着系统赋予的能力和智慧,高阳逐渐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军史 连载 119万字
史上最强红包

史上最强红包

才神
某天,叶之凡被拉进一个神仙聊天群,里面有一群活神仙,喜欢聊天灌水,偶尔还会发几个红包。潜伏其中的叶之凡想要抢一个红包,奈何这群神仙手速惊人,叶之凡只得借助超级..
军史 连载 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