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唯才是举,他真敢呐
世家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朔方城的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吕布在府中慷慨设宴,款待大儒蔡邕。 堂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众人围坐,气氛热烈而融洽。 蔡邕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酒入愁肠,不禁感慨万千: “如今宦官暴虐当政,大汉民不聊生,黄巾贼寇肆虐,神州大地处于倒悬之急啊!” 吕布神色一凛,猛地站起身来,掷地金声道: “大丈夫生于世间,当为国家出力,澄清玉宇,扫尽世间的阴霾!”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仿佛要将乱世的黑暗彻底驱散。 蔡邕看着吕布,眼中满是赞赏: “明府保境安民,守护朔方,实乃百姓之福。” 吕布微微摇头,谦逊地道: “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只恨不能为天下苍生做更多的事。” 蔡邕的声音中充满了敬意,再次赞扬: “朔方地处边陲,都快被朝廷放弃了。” “明府能坚守北疆,寸土不让,不愧为磊磊落落大丈夫也!” 吕布看着蔡邕,诚恳地道: “先生,我希望您能在朔方开设学馆。” “招收弟子,传授知识,让朔方的学子能有机会学习圣贤之道。” 蔡邕心中一阵感动,不禁涕泪纵横。 他清楚吕布的一番好意,也明白开设学馆对于朔方的意义。 “先生,您这是怎么了”吕布见状,连忙关切地问道。 蔡邕微微叹了口气,正色道: “吾所愿也,只可惜不能。” “老夫得罪了宦官,是朝廷通缉的要犯,若在朔方开设学馆,会连累到明府。”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愧疚,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吕布带来麻烦。 吕布眼神一凛,脸上露出一丝睥睨的神色: “我可不怕宦官,尽管让他们施展手段!” 蔡邕袖袍鼓荡,坚决地道: “不能因我一人,逼得明府走投无路。” 张辽站起身来,提议道: “先生,不如隐姓埋名,开设学馆。” “这样既能传授知识,又能避免被朝廷发现。” 蔡邕听了,不禁感慨道: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就算隐姓埋名,又能瞒得了多久” 魏续也在一旁帮忙劝说: “先生,您就答应吧,我们会保护好您的。” 蔡邕谦虚地推辞着,心中犹豫不决。 吕布转变思路,道: “先生已至朔方,宦官迟早会收到消息,是不是隐姓埋名,已经不重要了。” 蔡邕不禁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开设学馆,是在下的心愿,难道先生连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吗”吕布继续道。 蔡邕斟酌良久,最终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既然明府如此盛情,邕却之不恭了。”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心中也为能在朔方开设学馆而感到欣慰。 吕布大喜过望,连忙端起酒杯,敬蔡邕: “多谢先生!” 蔡邕也端起酒杯,回敬道: “倘若朝廷问责下来,还请明府送老夫离开,千万不要和朝廷对着干。” “好,我答应您!”吕布爽快地答应下来。 此后,朔方开始筹备设立学馆。 消息传出,并州的士子们争相来求学。 往来的寒门子弟,络绎不绝。 吕布在朔方县划出一块地方,兴建学馆。 众人忙碌着,乐在其中。 蔡邕看着朔方掀起的兴学之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涕泪纵横。 大汉底蕴强盛,只要还存在热血之士和好学之人,绝对会再次复兴。 边陲之地,金戈铁马与朗朗书声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独特而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面 。 吕布看着面前刚刚张贴好的招贤令,神色坚定,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招贤令上的字迹刚劲有力,仿佛在向天下宣告着他的决心: “今四海之内,山河壮丽,家国安宁,然外寇环伺,危机四伏。” “朔方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不问资历深浅,唯才是举。” “如有英雄豪杰勇力之士,愿当一面,愿保一城,自出奇谋,共立异绩者,许赴军前应募。” “待斟酌官赏,奏换真命,断不食言。故兹榜示,诸人通知。” 张辽站在吕布身旁,看着招贤令,不禁赞叹道: “好一个唯才是举!主公此举,必能招揽天下英才,成就一番大业。” 蔡邕静静地看着招贤令,心中震撼不已。 他一生见识过无数的朝堂纷争和官场权谋,却从未见过如此磊落的求贤之举。 在这个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吕布的“唯才是举”无疑是一股清流,让他看到了大汉复兴的希望。 “必有贤才来投!”魏续满脸惊喜,忍不住拍手叫好。 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如今吕布广发英雄帖。 魏续相信,不久之后,朔方城必将人才济济。 蔡邕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提醒道: “选才乃朝廷大事,府君如此行事,不怕僭越吗” 吕布神色坦然,磊磊落落地说道: “我此举只为保大汉疆土,护百姓安宁,岂会惧怕朝廷怪罪” 蔡邕虽然担心吕布的处境,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胸怀: “府君一心为国为民,老夫佩服。” 吕布谦逊:“先生过誉了,布当不得。” 蔡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再次提醒: “只是府君此举太过张扬,日后前行之路,恐怕会多有艰难。” 吕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睥睨的笑容: “我自当披荆斩棘,不惧任何艰难险阻。” 蔡邕看着吕布,心中不禁再次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吕布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人,或许,他能真正扛起大汉复兴的大旗。 招贤令很快传开,朔方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吕布的“唯才是举”。 出身寒门的学子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激动不已。 他们一直渴望有一个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如今,吕布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寒门士子认定吕布是明主,纷纷心潮澎湃,准备前往军前应募。 游学的学子们将这个消息,带到了各地。 他们在旅途中,与其他学子、商贾们分享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一时间,吕布“唯才是举”的理念,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大江南北。 边境地区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朔方城。 他们希望能在吕布的麾下,找到一份安宁,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并州掀起一股大规模的震动,吕布的威名早已传遍了并州大地。 如今他又广纳贤才,更是让并州的英雄豪杰们心动不已。 他们纷纷收拾行囊,向着朔方城赶来。 天下也因此掀起了一股暗流,各地的人才都在暗自思忖,是否要前往朔方,投奔吕布。 那些心怀壮志的人们,被吕布的“唯才是举”所吸引。 他们期待着能与吕布一起,共创一番伟业。 这股汹汹暗流,也预示着天下局势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