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董卓的准备
世家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凉州的风沙,如汹涌的浪涛,席卷着广袤而荒芜的大地,将一切都笼罩在昏黄之中。 西凉军营帐内,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董卓胖大的身躯坐在主位上,犹如一座小山。 他的脸上满是怒容,肥厚的手掌重重地拍在案上,震得案上的杯盏叮当作响: “朝廷征召我为少府,勒令我即刻入京。” 牛辅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连忙道: “少府是九卿,恭喜岳父!” “恭贺个屁啊!”董卓猛地转过头,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瞪着牛辅,大声吼道。 他的脸上青筋暴起,仿佛被牛辅的话激怒了。 牛辅被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愕然: “岳父,怎么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董卓站起身来,在厅中来回踱步。 他的身躯晃动,如同肉堆在移动: “我现在手握重兵,蹇硕和何进都拉拢我。” “我入京没了兵权,九卿又如何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朝廷只需要一个旨意,我就有可能人头落地!” 牛辅惶恐大惊,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苍白如纸。 他终于意识到,这件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牛辅咽了一口唾沫,声音颤抖地道: “岳父,我们该怎么办” 董卓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我不能入京,成为砧板鱼肉!” 李儒从一旁缓缓走上前,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轻声道: “主公,此事并非无解。” 董卓转过头,看着李儒,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文优,你有何良策” 李儒微微一笑,凑到董卓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董卓听着,频频点头,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 “文优,真乃吾之智囊也!” 翌日,董卓装作要入京上任的样子,收拾好行装,带着一些随从准备出发。 然而,当他刚走出府衙,便被一群人拦住了去路。 “董将军,您不能走!” “我们跟着您出生入死,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湟中义从、匈奴士兵们都围了过来,群情激愤,他们的脸上满是焦急和不舍。 这些士兵们跟随董卓多年,对他忠心耿耿,不愿意他离开。 “董将军,您要是走了,我们的军饷怎么办我们的家人怎么办” 一个士兵大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眼中闪烁着泪花。 董卓看着这些士兵,心中暗自得意,但脸上却装作无奈的样子: “我也不想走啊,可是朝廷的命令,我不能违抗。” “不行,我们不能让您走!”士兵们听了,更加激动。 他们纷纷围了上来,将董卓的去路堵得死死的。 甚至有人开始砸府衙的东西,场面一度失控。 董卓见状,装作拗不过的样子,无奈地道: “好吧,好吧,我留下,我留下还不行吗” 李儒看着眼前一切,心中暗自得意。 他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悉心为董卓拟订了一份文书上奏朝廷: “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 “牵挽臣车,使不得行。” “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 “增异复上。” 文书将责任都推到了士兵身上,朝廷看了,竟无可奈何,只能任由董卓拥兵自重。 董卓得知朝廷的反应后,大喜过望,他哈哈大笑起来: “文优,你这一计真是妙啊!” 李儒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谦逊的笑容: “主公过奖了,这都是主公的威名震慑,士兵们才会如此拥戴。” 董卓望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野心: “京师必有变,我必须做好准备。” 李儒冷静地分析,对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 “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等天子晏驾。” “不错。”董卓微微点头,明白李儒的意思。 天子在世,各方势力还会有所顾忌。 只有等天子驾崩,局势大乱,他才有机会大展宏图。 于是,董卓继续潜伏在凉州,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不久,朝廷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 董卓看着诏书,冷笑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 “蹇硕就这么点手段吗” 李儒的声音低沉而沉稳,对朝廷的阴谋看得很清楚: “并州是丁原的地盘,他偏向于大将军何进。” “蹇硕此举,是为了挑拨将军和丁原内斗。” 董卓冷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自信: “呵呵,我不会上当!” 李儒继续代董卓拟订文书: “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 “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 “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 董卓看着文书,心中有些疑惑:“真要去边陲吗” 李儒从容解释:“并州地区遥远,京师有变的话,根本赶不上。” “那怎么办”董卓焦急地问道。 “可屯兵河东,以待天时!”李儒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河东地理位置重要,既可以观望京师局势,又可以随时出兵。 “好,就依你所言!”董卓听了,大喜过望,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的笑容。 他立刻率领大军,去往河东。 到了河东,董卓的羌氐、匈奴骑兵开始大肆劫掠商队,欺凌豪绅地主之家,积攒军备。 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恐慌和不满,但董卓却毫不在意。 乱世之中,只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河东卫氏为了避开灾祸,缴纳了十万石军粮。 他们清楚董卓的残暴,不敢轻易得罪。 董卓得到粮食后,更加得意,继续厉兵秣马,在河东等待着那个改变命运的时机 。 李儒手中把玩着一份文书,嘴角微微上扬,称赞道: “卫凯倒是果决,缴纳十万石粮,避免了一场灾祸。” 牛辅脸上带着一丝凶狠的笑意,大大咧咧地道: “他要是一毛不拔,弟兄们可是要直接抄家了!” “不要伤了我的钱袋子。”董卓靠在软榻上,肥胖的身躯几乎占满了整个软榻。 他微微眯起眼睛,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对他来说,河东的这些世家大族,是他扩充实力的重要财源,可不能轻易破坏。 “遵命!”牛辅连忙应道。 “对了,卫凯怎么不来觐见他是瞧不起我吗” 董卓突然坐直身子,眉头紧皱,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 自己手握重兵,威震河东,卫凯作为当地的大族,理应前来拜见。 “听说卫仲道娶亲不成,回来河东没多久,就病逝了。” “卫凯正为侄儿,筹办丧事。” 李儒不紧不慢地道,他放下手中的文书,眼神中闪过一丝怜悯。 卫仲道的遭遇,他也有所耳闻,身处乱世之中,这样的悲剧并不少见。 “哼,真是晦气!”牛辅撇了撇嘴,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 “准备一份厚礼,给河东卫氏送去。”董卓沉思片刻,突然道。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狡黠,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岳父,没有必要吧”牛辅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董卓为什么要给卫氏送礼。 只有强者才能得到尊重,而不是靠送礼来讨好别人。 董卓瞪了牛辅一眼,大声道: “你懂什么!乱世不只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 “要是只懂得劫掠,不懂得安抚人心,迟早会出乱子!” “主公睿智,儒佩服!”李儒连忙附和道。 他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谦逊的笑容。 “哈哈哈,等河东卫氏缓过气来,再跟他们要十万石军粮。” 董卓大笑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贪婪。 “他们要是不给呢”牛辅好奇地问道。 “儿郎们的刀剑,可都锋利着呢!” 董卓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卫氏不给,那就用武力解决。 在西凉兵马眼中,没有什么是刀剑解决不了的问题。 “高明啊!”牛辅听了,喜上眉梢,他忍不住拍手称赞。 他终于明白了董卓的意图,心中对董卓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乱世之中,唯有像董卓这样的枭雄。 才能在权力与利益的漩涡中,游刃有余地掌控一切 。 李儒精心筹备了一份“厚礼”,郑重地送往河东卫氏。 厚礼抵达时,卫凯正沉浸在失去侄儿的悲痛与操办丧事中的忙碌里,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董卓此举,惊艳了所有宾客。 豪强霸者向来以武力威慑,董卓却反其道而行。 用出人意料的厚礼,将卫凯拿捏得说不出话来。 卫凯望着眼前的礼物,心中满是复杂滋味。 …… 董卓两次抗命的消息,如彗星投入神州,引得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按诏命,董卓的兵马本该归属皇甫嵩,可直到如今,交接之事仍毫无动静。 皇甫郦满脸忧虑,脚步匆匆地走进厅堂,看到叔父皇甫嵩正坐在主位上沉思。 他快步上前,声音急切: “叔父,董卓受诏应当放弃军队,却指使将士上书自请,这是抗命不遵。” “他眼见京师不宁,踌躇不进,这是心怀不轨。” 皇甫嵩抬眸,神色平静。 他看着自己的侄子,声音沉稳: “贤侄,你想说什么” 皇甫郦向前一步,言辞激昂: “如今您和董卓已结下仇隙,不能并存。” “不如倚仗国威讨伐罪臣,上能体现忠义,下能铲除奸凶!” 皇甫嵩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 他站起身,缓缓踱步,双手背在身后,许久才开口: “抗命虽然有罪,擅自诛戮也有责任。不如将此事上奏,让朝廷来裁决。” 皇甫郦满脸焦急,再次劝道: “叔父,朝廷自顾不暇,不可能讨伐董卓。”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皇甫嵩停下脚步,眼神坚定地看着侄儿: “没有朝廷的旨意,我不会擅自行动。” “我身为臣子,当守臣子的本分。” 皇甫郦看着叔父,心中恨铁不成钢,可他也知道,叔父心意已决,难以更改。 不久后,皇甫嵩上书朝廷,言辞恳切地斥责董卓拥兵自重。 朝堂之上,百官议论纷纷。 有人支持皇甫嵩,认为董卓必须严惩。 也有人心怀畏惧,不敢轻易表态。 天子得知此事后,下诏谴责董卓。 诏书送达时,董卓正在营帐中与众将商议事务。 他看完诏书,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将诏书狠狠摔在地上,怒声吼道: “皇甫老贼,竟敢如此!” 牛辅满脸怒容,忍不住抱怨道: “皇甫嵩仗着自己平定黄巾的功绩,连宦官都不放在眼里,狂妄到没边。” 董卓猛地一拍书案,站起身来,声如洪钟: “我迟早食其肉寝其皮,将他碎尸万段、千刀万剐!” 李儒神色关切地看着董卓,微微摇头: “主公,不可乱了大计。” “当下局势微妙,切不可因一时冲动,坏了全盘谋划。” 董卓胸膛剧烈起伏,努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缓缓坐下,咬牙道: “等我上位,我会让皇甫嵩后悔!” “会有这么一天!”牛辅附和道。 “皇甫嵩,嚣张不了多久了。”李儒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丝莫测的笑容。 尽管心中对皇甫嵩恨之入骨,董卓还是听从了李儒的建议,继续潜伏在河东。 此时的自己虽然手握重兵,但还不足以与整个朝廷抗衡。 董卓暗中与何进保持着密切的联络,试图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明白,自己正在走一步险棋,这一步一旦成功,便能一飞冲天,掌控天下。 但若是失败,必将万劫不复。 然而,两次抗命的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在潜伏的日子里,董卓并没有闲着。 他积极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 派人四处搜罗良将,重金招募勇士。 还从匈奴、羌氐等部落中挑选精锐,组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飞熊军。 同时,他还囤积粮草,打造兵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夜晚,董卓站在营帐外,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思绪万千。 自己的命运即将与乱世紧紧相连,他必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