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换成别家也许他就同意了,可张家如今这穷困样… 加上棒梗这个老对头在,他也不想让自己的东西落到对方手里,因此婉拒了她的好意。 等到了李支书家,两人坐上了炕头。 “支书,张大婶家的孩子是怎么回事看起来不太对劲啊。”李安然问道。 “唉……翠花她的命不好。”李支书叹了一口气,掏出两支黄金叶递给李安然,李安然摆手示意不抽,于是他又收回了一支。 “当年翠花是我们象牙屯的 ,嫁的人也是一位好猎手,在屯子里颇有名望,当年有多少人羡慕他们俩……” “结了婚第二年有了一个儿子,虽然生活算不上富裕,但也挺和睦幸福。” “后来她在山里打猎遇到一头人熊,结果人就没回来了,张翠花也只能独自一人勉强照顾孩子。” “又过了一年,她忙的时候没能看好孩子,让他掉进水里……” “好歹是捡回了一条命,可是后来发烧烧坏了脑子,人虽然保住了,但是脑子……” “唉!都是命啊。” “他们就没有长辈或亲戚帮忙吗”李安然疑惑地问道。 “别提了。”李支书拿出一根火柴点燃了烟,一边吸着,一边吐出缭绕的烟雾,“倒是有几个亲戚,但这年头,哪个家庭宽裕更何况是个这么大的拖累,即便是想帮忙也实在是有心无力。” “两家的长辈也因为这一连串的变故相继过世了。这次贾知青出事了,需要有人照顾,村里和镇上也给了一些补贴。起初我并不打算让她来做,可翠花几次三番地来找我求情。” “她的处境实在是困难,我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但棒梗也不小了,张大姐年龄又不大,这样没问题吗”李安然提醒了一句。 “哈哈,这种情况下谁能顾得上什么名声”李支书听出了弦外之音,“况且贾知青也算是知青,说不定……”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李安然心领神会。 这也像之前与葛二炮和老支书喝酒时提到的一些民情:有个男子残废了,家庭全靠一个女人支撑,走投无路时也只能找人搭伙过日子。 这种做法被称为拉帮套,是指男人如果无法照顾家人,在得到丈夫的同意后,妻子另寻一个善良的人来养活全家,直至丈夫离世后再与其正式结为夫妻。 据老支书所言,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以张鹏程等五位知青为例,其中就出现了两对同居的生活状况。没有任何证件和宴席,甚至不敢向家里人提及,村里对此也不闻不问。 总之,一切都为了活下去,这也不足为奇! 不过依李安然对棒梗的了解,指望他对张翠花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李支书刚才的一番话使他心中一些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起来。 “支书,我能麻烦您叫一下张大姐吗我想和她谈谈。” 李支书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请求,也很想知道李安然为什么找张翠花。但他并没有往其他方面想,毕竟张翠花虽仍保留几分当初的容貌,但李安然无论是外貌还是才华都不错,并且冈岗营那边也有很多漂亮的姑娘,怎么也不可能对张翠花有兴趣。 他当即派了自己的妻子去请张翠花,并顺带给她拿了十斤玉米面。 李安然心里明白,这玉米面显然是出于自己的面子才给的。 想想以后还要跟这位李支书打交道,便又从身上的背包里(游戏世界)拿出了十张全国粮票递给了他。 “小李,你这又是啥意思给我添堵呢”李支书显得有些不太高兴,赶紧把粮票退了回去,“我给你那些10斤玉米面儿可是咱们村对贾知青的特别关照,我怎能收你的粮票。” “支书,这粮票并不是给您的。”李安然微微一笑,“我看张大姐家的情况的确艰难得很。但是我和棒梗的事您也知道,因此这50斤全国粮票我就先寄存在您这儿。” “等什么时候方便,请您转交给张大姐。这些粮票虽不算多,却是细粮,里面有油,如果换算成粗粮还更多些,对她家而言总归是一种帮助。” “但我并不希望这些粮票会被用在那几个家伙身上。也别觉得我小气,说实在的,我能安排棒梗来这边,而不是送到大西北或高原上,已经是顾及了同一个院的情分。” 李支书看着手中的这十张面额为五市斤的全国粮票,目光扫过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脸庞,不由得感叹同样是来自首都的知青,同在一个大院,为何人的差别竟会如此之大。 “行,小李,这事情我会为你妥善办理。”李支书点了点头,但仍把话挑明了讲:“只是翠花和贾知青之间的事情,尽管我是支书,也没办法做得过分。” “粮票我会设法帮你解决,但如果是翠花那边,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支书,我还信不过您吗”李安然笑了笑,摇了摇头,“我只是出于一点良心,希望多少能给张大姐点援助罢了。我这粮票也给了,剩下的怎么安排我也懒得操心。” “有你这句话我就踏实了。”李支书没有再多言,接过粮票后放入袋中。说话间,张翠花匆忙走进屋里。 “支书,是您找我吗” “不是我要找你,是李知青想跟你聊聊。”李支书起身穿上鞋,边往外走边说,“我去解个手,你们慢慢谈。” 李支书并没有真正如厕,而是来到院子里抽起了烟。 李安然透过窗户见到此幕,不由承认这位支书尽管不如前任支书那般一心只为村庄,但在人情世故的处理上倒是相当干练,以后若有无需太关键的事情,可以考虑请他帮忙,当然得适当给予回报。 “李…李知青,找俺有啥事”见只有李知青一人,张翠花略微有些慌乱。 她清楚自己家的处境,压根儿没想能得到那位似乎很有能力的年轻人的帮助。 现在能指望的,也只有自己残存的一点姿色了,但这显然是对方瞧不上的。 “大姐,关于你家孩子的事我听村长提过了。”李安然知道对方心情紧张,也就开门见山地说,“其实呢,我也跟过一位老医生学习了些许医术,对这种情况多少有一点了解。” “刚才我看了一下,这孩子确实很可怜。而我是新来的知青,想要为农村建设出一份力。所以,我想问你,如果你愿意让我试试看给你家孩子看病,你觉得……” “我愿意!”张翠花还没等李安然说完,便激动地说道。 “大姐,你答应固然好。”李安然摆了摆手说,“但是你也应该明白,这种病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治好的,我也不想给你虚假的希望。” “我只是希望通过在你儿子身上实践所学的医术,是否有效我不能保证,但我可以承诺的是,至少在我这里他不至于吃不好,病情也不会更严重。” “所以我希望你考虑清楚……” “李知青,我已经决定了,我答应!”张翠花再一次抢着回答,她的面容虽然还保留了一丝风采,但笑容却充满了苦楚:“自己的孩子我能不心疼吗他已经这么糟糕了,还能差到哪去呢” “最开始我也尝试了各种办法,家里积蓄都花光了,但只能保条命而已。我家的情况你也看得很清楚,做 我……也尽力而为了。” 说着,她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唉……”李安然叹了口气,明白对方的心情。 毕竟无论能不能治得好,至少能有个饭吃,有人照料,这就是张翠花能得到的最大帮助。 实际上,若不是因为带着一个痴呆的孩子,以张翠花的姿色,生活或许不至于如此艰难。 但现在年景不好,每家都为了生存苦苦支撑,还有谁能承受这份负担呢 如果孩子不再是累赘,张翠花的生活必然会轻松许多,但她身为母亲怎能忍心抛弃孩子 虽然可能有些人做得出来,但她不行! 对张翠花而言,李安然提供的这个帮助简直是雪中送炭。 至于孩子的将来,就像她说的那样:还能再坏吗 “你既然同意了,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李安然点头说道,“不过这件事请务必保密。说实在的,我和同住的那个知青有些矛盾。” “如果让他知道这事,恐怕好事反而变坏事,对你也会造成不便,我可不想成为那个害人的。” “我知道我知道,这事儿我不说出去!”张翠花连忙擦拭眼泪,“就说把他送到……” “去亲戚家帮忙待上一段时间,只要支书这边不说,应该没人会知道的。” “支书那边你放心,我会和他打招呼的。”李安然笑着从身上拿出了一些东西放在炕桌上,“孩子的接送,到时候也会请支书帮我处理。” “这些钱和粮票你先收着,但是千万别让棒梗,也就是你家里那位知道了。他这个人怎么样……你可以问问支书,我都和他说过了。你也听清楚,心里好有个底。” “如果棒梗那头有什么动静,你设法告诉我一声。毕竟你孩子还在我这里,不能因为我们之间的矛盾连累了你们母子。” 张翠花这些年生活过得确实艰难,但她也正因此更看清了世事的复杂与残酷。 正如李安然前世在网络上常常提到的那样,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这一次不仅出手帮孩子看病,还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虽然有善意成分在里面,但这真的是单纯为了同情母子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