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海龙百货
独孤行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借口外出寻找药材大半个月,回到北城的刘光洪,去见了李正峰。 正圆区有倭贼的事,他跟李振峰说了,后续如何处理,是龙安的事。 为了让家人名正言顺的吃肉,计上心来的刘光洪,决定弄个海龙百货。 海龙进出口公司,负责龙国和武安国的贸易。 海龙进出口公司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都是龙国的官方所有,另外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在陈雪茹和徐慧真的名下。 陈雪茹和徐慧真出面,弄一些海龙百货公司很简单。 武安国的猪牛羊、鱼虾蟹、鸡鸭鹅数量都很多,运到龙国去卖,不愁卖不出去。 “冰冻船、冷箱车、冻库、冰箱、百货大楼,都很好解决。” 使用神机百炼,刘光洪炼制了三十六艘冷冻船,一千辆冷箱车。 陈雪茹联系海龙进出口公司在龙国的负责人,谈了谈海龙百货公司的事。 用于冻库的冷冻设备,从武安国运往龙国。 不到半个月时间,北城、渝城、蓉城......郑城等地,都增加了一个大型冻库。 使用现成的厂房或仓库,简单改造一下,装上冷冻设备,就能变成冻库。 一辆辆冷箱车、一个个冰柜,通过武安国的货船,运到龙国的一个个港口。 龙国还在清账,拿不出钱 武安国提供无息贷款,等龙国有钱了再还。 处理好的鸡鸭鹅、鱼虾蟹、猪牛羊,装进一艘艘冷冻船,运往龙国的港口。 时间来到二月底,北城的海龙百货大楼正式开业。 不要票,每斤一块钱的冷冻猪肉,备受无数百姓的青睐。 刘光洪到时想卖便宜一点,冷冻猪肉的价格太便宜,会影响鲜猪肉的售价。 鲜猪肉每斤六角五分钱,看上去很便宜,却需要肉票。 不要肉票,每斤一块钱的冷冻猪肉,让很多想吃肉又有钱的人喜出望外。 海龙公司赚到一块钱,其中七角五分钱,都是公家的。 出口价每斤四角钱的猪肉,售价每斤一块钱,扣除各种成本,每斤猪肉净利润四角多。 解决父母他们吃肉的问题,刘光洪如释重负。 刘海中的工资和补贴加起来,每月一百二十几块钱。 即使捐助八个学生读书,他每月都还剩下四十几块钱。 手里有钱,又有不要肉票的肉,经常吃肉,合情合理合法。 贾家的日子困难,是张翠花自找的。 农村户口不回农村种地,凭啥让院里的人养着 何大清没回北城之前,何雨柱在轧钢厂上班,厨艺不错的何雨柱,经常有人找他办席,他办席带回来的饭盒,基本上都被秦淮茹拿走了。 何大清回来之后,何雨柱的饭盒,就跟秦淮茹无缘了。 失去何雨柱的饭盒,失去农村的粮食......城内粮食价格上涨,贾家的日子越来越难。 在北城待了几天,刘光洪借口出去寻找药材、跟老师去外地实习,再次离开北城。 “郑娟和她的养母,人世间里面的角色。” 偶然发现郑娟的刘光洪,决定让郑娟及其养母去武安国。 人间蜜桃版的美女,对他的诱惑力很大。 控制血肉筋骨,改变容貌和身高,刘光洪用了一天时间,成功让二人登上油轮。 “再过十余年,我就有人间蜜桃了。” 让唐万里安排郑娟及其养母,刘光洪继续搜寻敌特。 “正阳门下、四合院、人世间,目前只发现三部电视剧里面的人物。” 下午三点多,施展瞬移的他,瞬间回到逍遥山庄。 “老公,想吃什么”于莉问道。 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于莉倍感满意。 曾几何时,一周吃一顿肉,都是可望而不可求。 自从来到武安国,顿顿吃肉都没任何问题。 以前的她,春夏秋冬的衣服加起来,屈指可数。 现在的她,各种各样的衣服,少说也有上百套。 “时间还早,等会在做饭。” 刘光洪拦腰抱起于莉,直奔泳池而去。 舒舒服服游了游泳,刘光洪坐在客厅吞云吐雾,于莉去厨房做饭。 陈雪茹、徐慧真、娄晓娥、冉秋叶、于海棠相继归来。 吃饱喝足,休息片刻,为了刘家的传承,努力两个多小时。 隐身的刘光洪,瞬移来到港城,看了看自己的产业。 去宝城转了几分钟,刘光洪返回逍遥山庄。 “人世间里面的郑娟和冯玥,今后带回逍遥山庄,对了,人世间里面还有一个胡美女。” 他已经看过秦京茹、尤凤霞,二人目前还是小丫头。 需求太大的刘光洪,只好承担更多的责任。 ...... 陈雪茹和徐慧真出去上班,娄晓娥、冉秋叶、于海棠去了学校。 独自在家的刘光洪,再次跟分身同步。 分身每天都会去武侠打怪区杀怪,每天打怪都能得到一些功法和武技。 已经修炼的功法和武技,无需再次修炼,没有修炼的功法和武技,分身将其升到圆满,随后融入战神系列的功法或武技。 跟分身同步,刘光洪的实力提升了一丁点。 “在龙国那边,我去年没有研究成果,今年做点什么呢” 念头转动的刘光洪,决定将高产小麦和高产水稻的研究记录交上去。 高产小麦和高产水稻的研究,进展马马虎虎,相关记录整理一下,就能拿去充数。 大马力发动机弄出来很久了,可惜现阶段不适合拿出去。 不是刘光洪喜欢送送送,而是某些东西,要么他自己用不着,要么他不在乎。 隐身瞬移,一次次施展双全手之蓝手,轻松给狗咬狗续航。 有争斗就有胜负,施展双全手之蓝手,能让停止的争斗继续。 红星小学老师评级,阎埠贵没能升级,还是十级小学老师。 五五年成为小学老师,如今都五九年了,阎埠贵总共升了一级。 电工学徒阎解成,考上一级电工,每月工资从十八块钱,涨到三十多。 担心自己涨工资的事,被父母知道,进而让他多交钱,阎解成决定隐瞒。 轧钢厂的易中海,由于双手受过伤,没能通过五级钳工的考试。 贾家就贾东旭一个人上班挣钱,定量减少了一成,易中海的工资有限,又不想饿着无法相认的儿子一家,只得再教一些钳工技术。 易中海被迫教贾东旭钳工技术,贾东旭被迫学习钳工技术。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贾东旭认真学习钳工技术,勉强通过三级钳工的考试。 刘海中在厂里的徒子徒孙,基本上都升了一级,少数人升了两级。 规矩都是强者制定,让弱者去遵守的。 学徒三年,才能考级 技术达到了,又有人说话,学徒半年,照样可以考级。 刘海中是车间主任,还是八级锻工,徒子徒孙有能力升两级,让中低级锻工的徒子徒孙连续考两次,他一句话就能搞定。 下午五点多,阎解成返回四合院。 “解成,怎么样” “我的运气不好,没能通过一级电工的考试。” “学徒三年,你就算没成为一级电工,也成为正式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