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招降海贼
三月流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光飞逝。 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在蔡邕的帮助下,千字文已经成文,比起原版字数未变,仍旧是整整千字,只是所用之字有所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 不过在张新看来,这新千字文比起原版犹有过之。 不愧是蔡邕的手笔。 其余教材也已经全部编写完毕,蔡邕校对无误后,张新召来严进,命他制作雕版,大量印刷教材,分发到各县。 张新思来想去,比起活字印刷术,还是雕版印刷术更加适合现在的实情。 且不说活字印章制作的成本高昂,单是数千个汉字的排列组合,就需要对工匠的文化素养有相当高的要求,不太现实。 除去教材外,张新还请郡中擅长书法的博士,将蔡邕给他的所有书都抄写了一遍,拿去给严进制作雕版。 蔡邕擅长的飞白书属于草书的一种,适合观赏,不太适合日常阅读,因此张新没有找他。 当蔡邕见到印刷出来的书籍后,又跑去给蔡琰看大宝贝了。 随后,一篇千字文和雕版印刷术的消息,随着蔡邕的一封书信,渐渐在士人之中传播开来。 无数士人惊为天人。 千字文倒也罢了,毕竟作为一篇蒙学文章,虽然足够奇,但在他们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好,但没有非常好。 可标点符号和印刷术就不一样了! 先贤书籍为何难以理解甚至还有许多曲解 没有标点符号,不好断句占了一大部分原因。 一句话多一个字和少一个字,意思完全不一样。 有了标点符号,不仅阅读时可以省去不少断句耗费的心力,还能使文章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 武乡侯大才啊! 再说印刷术。 古代书籍难以传播,就是因为载体和技术的限制。 竹简笨重,一卷好几斤重的竹简,所能记载的文字不过数百,若要传播还需手抄,十分不便。 抄错一个字,还得拿小刀将错字削掉,再重新誊抄,太过麻烦。 别说民间,就连士族内部传播,也十分的不便。 就比如颍川钟氏,也就是钟繇他们家,世修律法。 为啥世修律法 别的书搞不到啊! 很多书别人家里也就几卷,自家子弟用着尚嫌不够,怎么可能外借 所以想学别的东西,那就得去游学,去别人家借书来看。 这也是为啥汉朝士人游学成风的缘故。 可印刷的书籍就不一样了,薄薄一本就能承载几千上万字的内容,还能批量制造。 这背后的意义,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张新的名字再次响彻雒阳。 上一次是因为军功,这一次,则是因为文治。 甚至就连刘宏也派人来问。 张新很爽快,直接把雕版印刷术送给了朝廷。 书籍本就只在士人之中传播,有版无书,他藏着掖着也没什么意义,倒不如拿去贿赂刘宏。 让朝廷和士人去印,印的多了,总有几本会传到民间去。 不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蔡侯纸根本无法满足印刷需求,转而惦记上新纸。 想要新纸 可以,拿钱来买。 你们士族那么多钱,不刮你们的,难道去刮穷鬼的 造纸术张新可没打算上交。 这东西不像马中三宝和雕版印刷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是真真切切能产生暴利的。 因此在设立造纸厂之初,张新就把流水线制度引入了进来,那些负责造纸的工匠,每个人都只负责一个部分,就算士族派人挖走一两个工匠,也无法得到完整的造纸术。 知道完整造纸术的工匠,只有严进等几个从下曲阳一路跟过来的老人。 消息传开后,张新又让胡才招募了一支数百人的保安队,日夜巡逻,严防死守士族偷人。 第二件事,便是泉州的海贼案有结果了。 顾雍先是招募了一些工匠,开始在南乡施工,并放出消息,要在南乡修建水寨,组建水军,剿灭海贼。 估摸着海贼差不多收到消息了,他又找张新要了些郡兵,悄悄的埋伏在南乡附近。 海贼果然中计,趁着月黑风高之时来破坏水寨,被埋伏多时的张辽一举擒获。 这一仗张辽俘虏了几百海贼,还把海贼首领管见和管承都抓了过来。 经过审问,果有本地大户与管见勾结。 “小人愿降,小人愿降,还请君侯饶命......” 管见交代完事情始末,不住叩首。 张新坐在主位上,沉吟不语。 这些海贼久经风浪,只需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支不错的水军。 而且他们自带海船,还能给他省下不少造船的费用。 可问题是,他现在没有可以掌控水军的将领啊,总不能让管见继续统领他们吧 若是管见带人往海岛上一躲,他去哪里抓 好烦,太史慈怎么还没来 张新心中飞速思考,随后开口问道:“尔等在海岛上的生活如何” “唉,不过苟活罢了......”管见闻言叹了口气,“我等本就是被官府逼迫的活不下去了,这才出海为贼。” “虽能与一些豪强大户取得联络,分一些好处,但大头都被他们拿走了......” 听闻此言,张新心中一动。 “尔等共有多少人” “约有一千八百户左右。”管见道。 “这么多”张新一愣。 一千八百户,按标准的五人一户来算,差不多有九千来人了。 管见闻言神色一黯。 “不是所有郡县,都如同君侯治下这般安居乐业的。” 他从泉州一路被押送至渔阳,目之所及,皆是郁郁葱葱,欢声笑语,着实令人羡慕。 张新将目光挪到管承身上。 管承是管见的儿子,后来曹操征乌桓时,打的北海贼就是他。 “要不留个质子” 张新稍加思索,开口道:“你说渔阳安居乐业,想来渔阳生活么” 管见抬头,眼中迸发出惊喜之色。 “小人愿意!” “既如此,我给你个机会。”张新道:“你到海岛上将旧部全部召来,我给你们登记户口,分发土地。” “若你能将海岛之人全部召来,我不仅赦免你的罪过,还辟你为从事,给你一个官身!” “多谢君侯!”管见大喜。 “嗯,你去吧。”张新点点头,“不过你儿子得留在渔阳。” “这是自然。”管见保证道:“还请君侯放心,小人一定将海岛上的旧部全部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