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大嵩卫的指挥使府衙内,林凡宇正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本书,书上关于一种神秘农作物的描述上:“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食同充饥,且生熟煨者均随其便。”林凡宇一下子想到了这便是现代的红薯,产量高、耐旱,绝对是在明末崇祯年间天灾不断中的好的农作物,没想到在明朝就被引进到了中国,若能引进到大嵩卫,必将为百姓带来更多的粮食,缓解当前的粮食短缺困境。 林凡宇放下书,站起身来,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他思索片刻后,立即派人将薛佑安叫到大嵩卫指挥使府衙。 不多时,薛佑安匆匆来到府衙,恭敬地向林凡宇行礼:“宇哥,您找我” 林凡宇微微点头,示意薛佑安坐下,然后说道:“佑安,如今大嵩卫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苦。我从书中得知一种农作物,名曰‘番薯’,其特征是‘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食同充饥,且生熟煨者均随其便’。我想让你去打听这番薯的下落,一旦找到,务必将其带回到大嵩卫。” 薛佑安认真地听着林凡宇的描述,心中暗暗记下番薯的特征。他问道:“宇哥,这番薯从未听闻过,不知从何处打听起呢” 林凡宇思索片刻,说道:“你可以先安排人员在南直隶打听打听。南直隶繁华之地,消息流通较快,或许能有所收获。” 薛佑安点了点头,说道:“宇哥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薛佑安离开府衙后,立刻着手安排人员在南直隶各地打听番薯的情况。他挑选了一些机灵能干的伙计,给他们详细描述了番薯的特征,并嘱咐他们要尽心尽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伙计们纷纷领命而去,奔赴南京、苏州、扬州等繁华城市。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询问商人、百姓、行脚僧等人,希望能找到关于番薯的蛛丝马迹。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伙计们却始终没有带来关于番薯的好消息。薛佑安心中也开始有些焦急,继续督促伙计们加大打听的力度。 在南京的繁华街道上,一个伙计正四处询问着路人。 “请问,你可曾听说过一种叫番薯的农作物”伙计拦住一位老人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从未听闻过什么番薯。” 伙计又问了几个路人,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他不禁有些失望,但还是继续向前走去。 在苏州的一个集市上,另一个伙计也在忙碌地打听着。 “这位大哥,你可知道有一种叫番薯的农作物”伙计问一位商人。 商人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没听过什么番薯。不过,我倒是见过很多其他的农作物,你要不要看看” 伙计摇摇头,说道:“多谢,我只寻找番薯。” 在扬州的一个码头,还有一个伙计在询问过往的船夫。 “请问,你可曾听说过番薯这种农作物”伙计满怀期待地问道。 船夫挠了挠头,说道:“啥番薯没听过。咱这跑船的,就知道一些常见的货物,没听过你说的这玩意儿。” 伙计们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找到番薯的踪迹。薛佑安每天都在等待着消息,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就在大家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事情出现了转机。 有一天,薛佑安的一个伙计在南京的一个集市上遇到了一位福建商人。伙计与福建商人闲聊中,无意间提到了他们正在寻找一种名叫番薯的农作物。福建商人一听,眼睛顿时一亮。 福建商人说道:“你们说的番薯,我知道。在万历年间,就有我们福建的商人陈振龙从吕宋引入到了福建。后来福建巡抚金学曾倡议进行了推广,目前在福建多地都有种植。” 伙计一听,欣喜若狂,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薛佑安。薛佑安得知后,兴奋不已,他立刻决定亲自赶往福建。 薛佑安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福建的旅程。一路上,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他想象着找到番薯后的情景,仿佛看到了大嵩卫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 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薛佑安终于来到了福建。一到福建,他就四处打听番薯的种植地。他询问当地的百姓、商人,甚至拜访了一些官员,希望能尽快找到番薯。 在一个小镇上,薛佑安遇到了一位老农。 薛佑安恭敬地问道:“这位大爷,请问您可知道哪里有种植番薯的地方” 老农看着薛佑安,疑惑地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为啥要找番薯” 薛佑安连忙解释道:“我是从大嵩卫来的。我们那里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苦。我听闻番薯产量高、耐旱且适应土地,所以想找到番薯,带回去种植,为百姓谋福利。” 老农听了薛佑安的话,露出了敬佩的神情。他说道:“你真是个好人。我们这附近的村子就有种植番薯的。我可以带你去。” 薛佑安感激地说道:“多谢大爷。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老农带着薛佑安来到了一个村庄。村庄里,一片片绿油油的番薯地映入眼帘。薛佑安看到番薯地,心中充满了喜悦。 他走进番薯地,仔细观察着番薯的植株。番薯的叶子翠绿欲滴,藤蔓缠绕在一起,生机勃勃。薛佑安仿佛看到了大嵩卫未来的希望。 薛佑安找到村庄里的一位村民,问道:“这位大哥,请问你们这里的番薯可以卖一些给我吗我想把它带回大嵩卫。” 村民看着薛佑安,有些犹豫地说道:“我们这里的番薯也不多,都是自己吃的。不过,看你这么有诚意,我可以卖给你一些。但价格可能会贵一些。” 薛佑安连忙说道:“没关系,价格不是问题。只要能买到番薯,我就感激不尽了。” 村民带着薛佑安去挑选番薯。薛佑安小心翼翼地挑选着每一个番薯,仿佛它们是珍贵的宝贝。他挑选了一些个大、饱满的番薯,准备带回大嵩卫。 在离开村庄之前,薛佑安再次感谢了老农和村民们。他说道:“你们的帮助我会永远铭记在心。如果番薯在大嵩卫种植成功,那将是你们的功劳。” 薛佑安带着番薯,踏上了返回大嵩卫的旅程。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尽快将番薯交给林凡宇,为大嵩卫的百姓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