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谭韵舟的配合下,空印案涉案官吏,全都被关在了仪鸾司内。 段鸿和秦东已经将他们的府邸尽数查封,家眷尽数缉捕。 至于丁文宇那些官吏以及家属,早已经是该连坐的连坐,该流放的流放。 所以这次苏云章亲自前来苏州,苏州士族才会这么老实。 他们都怕苏云章会趁此机会大肆屠戮。 但这被许闲给阻止了。 毕竟苏云章若是这么做,江南地区刚刚兴起的手工业和商业,必将遭受殃及。 这是许闲不愿意看到的,他更希望用和平方式,掠夺江南士族的财产。 这样不会殃及刚刚兴起的商业。 因为许闲明白,楚国若想繁荣,绝对不能在百姓手上的赋税想办法。 只有降低赋税,百姓手中才有钱,有钱才能消费,消费才能促进商业发展,楚国才能走向富强,国家财政收入才会稳定上升,增加徭役赋税,只会令国家越来越没落。 “你们做的很好。” 许闲看着卷宗,微微点头,“这次苏州换了刺史,而且是自己人,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在苏州扎下根,然后以苏州为中心,向江南地区不断扩散和渗透。” 段鸿闻言,揖礼道:“此事卑职来安排,不过大人,仪鸾司经费.....” 安插暗桩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非常烧钱。 所以之前仪鸾南司暗桩虽然遍布各地,但网络比较粗糙,并不精细。 因为每一步的精细,都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层层投入。 许闲倒是并不在乎,“钱的事情你不用管,只管去干今后你能干多大事,我就能给你提供多少钱。” 段鸿忙道:“卑职明白。” 许闲如今自然不差钱。 这次他抄没苏州贪官污吏府邸,估计能有不菲的一笔收入。 他在江南地区的计划,也可以以此展开。 空印案因为并未深究,所以到此也就结束了。 许闲不是不想追究,只是想留一个缓冲的时间。 随后许闲带领林青青三人和仪鸾卫,直奔苏州刺史丁文宇的府邸而去。 抄家的环节许闲非常喜欢,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 ...... 刺史府。 府门上贴着封条。 仪鸾卫把守在府邸周围。 唐霄走上前去,一脚将大门踹了,许闲几人紧随其后,仪鸾卫鱼贯而入。 许闲刚刚进入府邸,便感觉步入了一幅绝美画卷中。 一条青石甬路延伸至前厅,甬路两侧是修剪精美的绿植,远处的厅堂富丽堂皇。 厅堂后面是一座花园,满是锦鲤的池塘中碧波荡漾,周围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整个刺史府,说是一个巨大的江南园林也不为过。 许闲可是住在东宫的人。 但东宫跟这苏州刺史府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堪入目。 “到底是苏州刺史府的宅子,比俺们家大太多了。” “你说这丁文宇得贪墨多少钱” 唐霄和赵福生两人都不禁感慨。 林青青同样柳眉紧皱,面噙惊叹,“这一座宅子得用多少民脂民膏才能建成。” 他们可都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但如今这刺史府的豪华,还是给了他们不小的震撼。 许闲几人转悠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前堂外。 仪鸾卫已经开始将府邸中的东西院内搬来。 唐霄和赵福生两人这瞧瞧,那看看,甚至还偷偷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揣入怀中。 许闲自然视而不见,抄没家产这种美差,若是不搜刮点油水,岂不是浪费了。 何况他们这次可是跟苏云章一起来的,谁还能查我们抄家的事情。 许闲和林青青两人坐在梨花木椅上,喝着刺史府上好的茶叶,十分清闲。 不多时。 徐志成被人从府外带来,“许公子,卑职来了。” 许闲微微点头,“坐吧。” “谢公子。”徐志成坐到了许闲身旁。 他年前便已经回了苏州,是许闲让他回来的。 许闲抄家不过是顺手的事情,布局苏州和江南才是重中之重。 许闲给徐志成倒了杯茶,“这次苏州空印在,苏州士族和江南士族怎么看” 徐志成忙解释道:“原本几家已经准备联合对抗朝廷,给朝廷施压,因为在他们看来,陛下肯定会利用这次绝好的机会,最大限度的将江南士族集团瓦解,因为他们无法硬抗掌握绝对武力的朝廷。” “但他们没想到,陛下这次竟然点到为止,并没有深究此事,所以他们全都暗松一口气,准备今年在赋税上多割舍些利益,然后再捐献些书籍帮助陛下完成《嘉盛大典》。” 许闲问道:“如果陛下若是打算深究呢” 徐志成直言道:“南方地方官吏,盘根错节,这案子想要调查也困难重重,他们肯定会从中干预。陛下若是用强,他们肯定会选择鱼死网破,包括但不限于焚粮、地方暴动、倭寇入侵、煽动起义等,江南肯定会因此遭受重创!陛下没有深究,其实是好事。” 说着,他低声道:“不过江南士族如今也已经有了危机意识,各家族对于这次空印案都有所动作。” 许闲继续问道:“什么动作” 徐志成沉吟道:“其一是通过科举对朝廷官吏体系的继续渗透;其二是对朝廷官吏的拉拢与投资,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江南士族在朝廷的影响力;其三是加强商业发展,继续积累财富;其四便是低调行事,隐藏自己,绝不与朝廷对抗,甚至是牺牲利益也无所。再有便是嫡系子孙和财富的海外转移,各大家族现在都准备走这一步。” 听闻此话。 许闲瞬间会意,“我明白了,江南士族也在布局他们这是为了家族延续和今后的强势崛起做准备” 徐志成重重点头,“非常正确。因为现在江南士族已经意识到,这一朝的皇帝太过铁血,太子又十分勤政,如今又多了许公子你这么个变数,所以嘉盛这一朝不适合崛起,更不适合展露锋芒,只适合做长远的投资和规划。” “但历史都是有规律的,一个王朝不可能永远存在,一个王朝有雄主便一定会有昏庸之君,上一代皇帝可以,这一代皇帝可以,下一代皇帝也可以,那再下一代,下下一代呢” ----- 求催更,好评和礼物。 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