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要证明你父母的财产是你的
练习生00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朝是抄殷商的作业。 怎么可能! 污蔑,绝对是污蔑。 大周乃是礼乐之邦,殷商是野蛮落后的暴政。 抄什么作业,学着殷商的暴政吗 孔子气息不稳,阴沉的着脸怒瞪天幕。 后世子孙怎么能如此无知。 礼乐制度,明明都是周公制定的! 不要颠倒黑白。 ............ 大唐, 年仅5岁的李治扯着长孙皇后的裙子,诺诺的问:“阿娘,上面说的都是真的吗” 长孙皇后笑而不语,而是让人表演了一曲,秦王破阵曲! 李治看着激昂澎湃的歌舞,心里突然明悟。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祖甲选择了祭祀,而他父皇李世民选择战争。 礼化在大唐初期,都是歌颂李世民一统山河的伟业。 “祖甲好厉害,孩儿将来也要当祖甲好不好” 李治萌萌的开口。 闻言,长孙皇后脸色一变。 你才5岁,就有了夺嫡之心。 夭寿啊! 难道大唐就逃不过兄弟相残的命运。 尤其是看到了旁边刚刚还一脸和善的李承乾,突然脸色变得无比阴冷。 长孙皇后暗道不妙,美眸一转笑着问:“稚奴,你想要学祖甲什么事情” 李治睁着清澈而愚蠢的大眼睛回道:“当然是学祖甲让位了。” 李承乾和长孙皇后都暗送一口气,幸亏,这个是个蠢的。 “阿弟真乖,以后兄长给你娶一个美人,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 【除了礼乐制度外,祖甲对于历史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确立了宗法制度!】 【什么叫做宗法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继承法。】 【今天,你能够继承你爹娘的财产,不被你伯父,姑父,姨父,姐夫霸占,都要感谢祖甲。】 ...... 大宋 高居在龙椅上的官家赵构勃然大怒。 “放屁,放你娘的狗臭屁,宗法制度明明就是周公确立的!” 他忍很久,这一刻终于爆发了。 “礼乐制度的确立,是周朝的周公做的,只要上过学堂都知道,周公做礼乐,天下兴。” “周公还确立了宗法制度,让王位传承有序。” “怎么全成了殷商的功劳” “诸位爱卿,此等妖言惑众之辈,简直在辱没先祖。” 大宋朝堂上,一些大儒也是吹胡子瞪眼,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这人要颠覆儒家的根基啊! 正是因为殷商残暴,周公做礼乐,才有了儒家的兴盛。 如果礼乐,宗法都是殷商做的。 周灭商,岂不是倒行逆施 ......... 大汉 刘邦也睁大了眼睛,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要颠覆了。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宗法制竟然是祖甲的功劳。” “儒家还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的” “感情度跟我一样,是抢来的,偷来的,夺来的,这么一说,乃公才是儒家正统传人。” 群臣:“......” 大可不必,儒家没有你这个传人。 一旁的太子太傅叔孙通站出来,疾言厉色的反驳:“陛下莫要听信谣言,周公做宗法,行礼乐,都史书上写着的!谁也改变不了。” 是吗 刘邦摸着下巴,一脸不信。 ........ 天幕中。 出现了一张殷商王朝继承表。 那是殷商的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殷商的很多王,都是继承了自己哥哥的王位。 继承顺序相当混乱。 【为什么祖甲要确立宗法制呢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 【殷商在继承权力财产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弊端,或者说,是从夏朝时期就存在,就是弟弟继承哥哥的王位。】 【甚至祖甲自己就是继承了哥哥祖庚的王位。】 【可这样的传承秩序太容易出乱子,殷商的九世之乱,就是因为这种继承制度造成的恶果。】 【祖甲知道这种继承制度非常不利于王朝的稳定,于是,他废除了兄死弟继的传统,建立宗法制度,确立了父死子继!】 【从之后,从礼法制度上,弟弟就无权继承哥哥的王位。】 【很多人说宗法制是周公建立的,这就是胡说八道,纯粹给周朝脸上贴金。】 【祖甲时期确立了父死子继之后,在殷商后期,商纣王时期,已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完善的宗法制度,甚至,这种宗法制度在诸侯中也在施行,周公只是照抄了作业而已。】 【而且,祖甲确立的宗法制,可不是这么简单的父死子继。】 【他把宗族分为了大宗小宗,就是咱们理解的直系和旁系。】 【父母,配偶,子女是直系,是大宗。】 【叔伯兄弟姐妹都是旁系,是小宗。】 【大宗才能继承家族,小宗没有权利继承,从而保证了宗族的权利财产的集中。】 【为什么要确立这个,因为祭祀的规格不同,祖甲利用宗法制限制了小宗旁系的祭祀规模不能超过大宗,再一次的缩小了祭祀的范围,让很多奴隶再一次免受被当成祭品的悲惨命运。】 【祖甲的这一次改革,是把古代中的继承制度,从禅让制,继承制,直接推向了最终的宗法制。】 【他的改革构成了之后炎黄社会传承秩序,上到皇帝下到庶民,都因此而受益,从制度上确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的安全的支配权。】 【所有宗族几千年来都遵照这种传承秩序。】 (祖甲竟然证明了我爹妈的财产只属于我,而不属于白眼狼亲戚,感谢祖甲,我给他上坟,我上周才打了一个财产继承的官司,差一点就被那些无良亲戚给霸占了财产,【感恩,感恩,感恩!】) (一个对炎黄历史有这么大贡献的人,竟然被评价为昏君,啊啊啊,史书的评价果然不能看了。) (周朝不但抹黑殷商,竟然还盗取了殷商的功业,这比李世民都狠啊!) (呜呜呜,可怜我殷商人皇,竟然被黑的这么惨。) ............ 北宋, 司马光愤怒的指着天幕大骂: “祖甲混乱荒淫,可是史书都认定的事情。” “不管你们如何说,我们儒家都不认的。” 周围的读书人突然觉得,这位有点不讲道理了。 难道史书说的都是对的 史官也干脆别叫史官了,叫做史神算了。 言出法随吗。 ........... 大秦, 秦始皇哈哈大笑。 “都说周朝制定了宗法制,却不知道,这是我们老祖宗干的。” “儒家偷功劳这一手玩的是真专业,人家宗法制都成熟了,你说自己继承发扬就算了,还来了一个是自己创造确立的,脸是真大啊!” 下方,淳于越等人哼哧了半天,想要反对,可是,人家有证据啊! 宗法制的创立的动机,宗法制的规定,以及宗法制后商王从兄终弟及逐渐变成了父死子继,这不仅有逻辑,有事实,反驳都无从开口。 秦始皇不禁好奇:“祖甲还有什么厉害之处” .......... 【祖甲建立了宗法制,建立了周祭周度,完善了刑法,还把礼乐跟祭祀联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基本上把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必要框架就给搭建完毕了。】 【在他手里,才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大一统王朝的统治传承秩序,就算是秦始皇也得遵守。】 【因此,历史学家把也祖甲称之为:王朝之祖!】 (这个厉害啊!) (古代王朝制度设计师) (就跟变成一样,发明了c语言) (不对吧,吹得有点玄了,王朝制度不是人家姬周建立的吗) (你没听吗这是框架,这是骨架,姬周只是完善,而并非初创。) ........ 南宋。 朱熹目眦欲裂。 后世的所谓什么历史学者,算什么,竟然敢篡改儒家已经定论的东西。 王朝之祖,设计了王朝制度的人,那必须是周公旦啊。 “你们都没有学过周礼的吗” “连孔子都得说,他的学问都是周公旦给他托梦的。” “你们这是要推翻我们的写的史书吗” ........ 大唐, 李世民摸着下巴,眼神疑惑。 “诸位爱卿,到底这个王朝制度框架,是祖甲时期就设计成型的,还是周公旦时期才完成的,你们得给朕一个准信!” 魏征他们怒了,一个个出来扞卫儒家的尊严。 “史书上说的周公旦。” “必须是周公旦。” “对,他有什么证据,说这功劳是祖甲的” 一时间,群情激愤,都要声讨博主。 不,是声讨所谓的历史学者。 你们研究历史,都不信史书,还研究什么 ........... 大明, 朱元璋问旁边的朱允炆:“你说,作为一个储君,你该信谁” 朱允炆很想说,我必须拥护周公旦,因为复周礼就是我的梦想。 可是他明白,朱元璋对儒家不感冒,于是只能违心的说:“谁说的有理我信谁。” ........... 【咱们谈历史,不能光输出观点,搞宏大叙事,站在所谓最高点批判这个,批判哪个,完全脱离事实。】 【历史,就得有理,有据,最关键的是,不能脱离时代大背景。 比如说一些人批判世家文臣威胁论,说隋唐专家说世家很厉害,威胁皇权,是夸大了世家文臣的作用,好像是很有道理! 但,世家跟世家能一样吗东汉的世家,两晋的世家,隋朝的世家,唐朝的世家,还有被黄巢阉割之后的世家,这是一个水平吗你用宋明时期世家的实力评估隋唐两晋的世家,是不是有点脱离了实际呢 如果抛开历史环境,你给我说李世民对付的世家,跟宋朝对付的是一个档次,简直也太儿戏了吧。】 【那么祖甲到底是不是历史学者,尤其是专门研究殷商的学者嘴里说的,王朝之祖呢】 【咱们看事实。】 【看看王朝制度的框架,在祖甲时期是否形成了。】 【咱们来看看,王朝制度中,每一个制度的的成型时间。】 【第一,关于封地领土的管理方式,分封制,很多人以为分封制是周朝建立的,我就想说一句,看看史书吧,分封制在大禹时期就有了明确记载,里面有大禹分封的很多人,比如大禹分封伯益,大禹分封姜姓等等,夏朝就是分封制了,更别说殷商了,周朝建立分封制这个观点,真就是一点常识都没有,你这是把咱们炎黄的制度倒退了一千年。】 【第二,官吏制度,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人口百姓的管辖方式,在殷商,就已经建立起了中央到地方的二级官制,叫做内外服制度! 中央的官吏叫做内服官,管理王畿地区,地方的诸侯会被授予外服官,就相当于后世的封疆大吏,什么巡抚知府知县,这在殷商叫做外服官。 周朝,也一样!也是采用了内外服的官制。 甚至,汉朝都是内外服官制。 分封制,是领土管理方式,对应的是郡县制。 而内外服制,是官制,对应的是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这是两回事啊!】 (原来是这样啊!分封制对应郡县制,管的是领土,内外服制度是官制,管的子民人口,以前就听那些吹大周的人说,什么周朝建立的分封制,这不是笑话吗) (何止是笑话,他们根本就没有搞清楚,分封制和内外服官制的区别,就像是很多人搞不清楚,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度一样,以为是一个呢,人家是两个配套的制度而已。) .......... 【那么接下来,再看王朝的其他制度。】 【第三,用人制度(也就是选举谁来当官的制度),世袭制,世袭制夏朝就有了,这个不会有人还说没听过吧,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要是连这个都不清楚,回去重新读一遍九年义务教育。 而且,殷商除了世袭制,还有商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制度,这是大周没有的。】 【第四,朝贡制度,诸侯给天子上贡,夏朝就有了,这是有了分封制后,诞生的伴生制度,也是诸侯归属天子管辖的有力证据和措施。】 【第五,王朝的土地赋税制度,也就是井田制,很多人是不是以为是周朝建立的,尤其是什么古代最爱喊的口号:复井田行周礼,感觉这是周公旦搞出来的。 但是呢,你就想错了。 井田制的萌芽出现在夏朝,井田制的正式出现在殷商,就是殷商的先祖商王成汤和伊尹干出来的,因为他们改良了土地税赋制度,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殷商这个小部落才突然爆发式增长国力,以小邑商取代了大古夏。 井田制在殷商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推广,最终是在大周达到了鼎盛并走向了灭亡。 所以呢,井田制在祖甲时期,已经成型了,而且推广的范围不小了。】 (天啊!井田制,竟然是殷商先祖成汤发明的) (你不会以为是姬昌发明的吧。) (开什么玩笑,土地赋税制度,要真是大周发明的,怎么可能在西周就走向了灭亡,一个土地赋税制度,至少也要经过两三个朝代,千余年才能走向衰弱和灭亡。) (这绝对是冷知识了。) .............. 【接下来就更简单了。】 【第六,祭祀制度,周祭,一整套的祭天祭祖制度,都是祖甲建立的。】 【第七,礼乐制度,还是祖甲建立的,就是配合周祭制度,这个跟周礼不同,但人家也是礼乐。】 【第八,宗法制,这是继承制度,也是祖甲建立的,以后父死子继,就是王朝的传承顺序,你周朝还不是这一套吗。】 【现在看看,一个王朝的基本框架,其中,领地管理制度,官制,用人选拔制度,朝贡制度,土地赋税制度,祭祀制度,礼乐制度,宗法制度,一切的一切,在祖甲手中已经完美建立起来了。】 【就问,你周朝发明创造了什么制度是殷商祖甲时期没有的】 (对啊,这才叫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傲慢的说,我说啥就是啥。) (相反对,用证据。) (不是张口就是谁谁谁在吹商朝,这是吹吗这不是摆事实,如果把人家存在的制度说一遍,都叫做吹,那么我只能吹了。) (所以,有人史书都不看,闭着眼睛都开始乱吹周朝,这是完全无视了殷商,不,他们连夏朝的贡献都给抹杀了。) .......... 南宋, 朱熹嘴巴张大,想要反驳,可惜的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他吹的那些周朝建立的东西,比如,什么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分封制,都是人家殷商早就有了的,甚至夏朝就有了的。 他郁闷的指着天幕,我我我了半天,也没有能说出一句有分量的话来。 .......... 【既然事实已经摆清楚了,那么对于历史学者的称呼,你同意吗】 【认为祖甲应该获得哪一个称号。】 【选择一:礼乐之祖。】 【选择二:王朝之祖。】 (博主是脑子不清楚了吧,小孩子才选呢,大人当然是全都要。) (祖甲既是礼乐之祖,又是王朝之祖,在他手里,礼化兴盛繁荣,家族秩序传承有度,最关键的是,他做的这些事情,最底层的奴隶竟然也能照顾到,可怜我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 (怎么感觉我学的历史常识都是错的呢。) (殷商的王脑子都是怎么长的改革一出接着一出,干错也别叫王朝之祖了,叫改革之祖算了【佩服】) (祖甲的政策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这不比隋炀帝强一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