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祈祷
米分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摄像画面开启。 晚上八点。 电视上正播报着晚间新闻。 主持人念着标题。 国内首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成功完成。 9月1日,来自京大附属医院的心胸外科医学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标志着龙国在心脏外科领域又一重要里程碑。 此次手术由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柳主任主刀,手术历时约5小时,在全麻下顺利完成。 团队首次采用了最新一代生物材料制成的人造瓣膜,生物相容性更好。 此外,通过采用体外循环和深低温技术,在确保安全和有效性的前提下…… 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也为龙国在高难度心脏外科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 京大附属医院。 医院公告栏处。 镜头上移,瞄准一张讣告。 9月1日,京大医学院外科教研室教授,京大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柳启南,在给患者实施手术后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倒在手术室……全院抢救一天一夜,最终抢救无效,于9月2日22时逝世,享年55岁。 柳启南同志为人谦虚,平易近人、勤勉敬业,医术精湛。 ……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患者失去了一位好医生。 对此我们深深地感到惋惜和悲痛。 9月3日晨,柳启南同志灵堂设在京大医学院京仁厅,将于9月3日中午12点送往京川殡仪馆火化。 请前去送别的生前亲朋好友届时参加。 …… 京大医学院。 京仁厅。 柳主任的遗体摆放灵堂中间。 许多人都来向他致敬。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花圈的有学校教授,学生,有医院医生,甚至还有身着黑衣却打着吊瓶的病人,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叶一晨把花放下,对着灵堂正中的照片和遗体,端端正正地鞠躬,三次。 12点。 遗体将送往殡仪馆火化,人们做着最后的祭奠和道别。 有人低声啜泣,有人放声痛哭。 …… “接下来的一段,就是你陪着你姐姐出院了。” “安顿好姐姐后,你拎着最后的行李,出去医院大门口的时候,回头看。” “看身后的急诊大厅,看穿梭其间的医务人员……” “看大门旁墙上的八个大字……” “这一段,没有对手演员搭戏,没有台词对白,你要在这一刻让观众感受到你想要学医的决心。” “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用心去感受,去传达。”宁慈对着叶一晨继续讲戏。 “宁导,可以了!”执行导演喊道。 “知道了!”宁慈急急回道,转过头对叶一晨道:“留给我们的清场时间不多,你好好把握,我们争取一条过。” …… “第三幕,第一场!” “现场准备!” “action!” 叶一晨背着背包,拎着行李往外走。 准备走出门口的时候,他放慢了脚步,慢慢走出了大门口,缓缓回头。 “一号机位!注意拍背景!”宁慈对着对讲机道。 正当叶一晨准备回头看的时候,被一阵声音打断了。 他下意识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宁慈眉头紧紧皱起来。 “宁导,这!”执行导演一阵诧异。 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我的错,我的错,对不起,我不知道今天学校那边有活动。” 要完,本来还以为今天这里能够清场了,没想到医学院今天有活动! 隔壁动静那么大,这样子还怎么拍摄啊 “宁导,我们这边迟一点再拍摄”执行导演讷讷道。 看宁慈没说话,他心中一阵忐忑:“要不,我去跟学校那边协商一下让他们先延迟活动只是迟个10几20分钟,应该可以吧。” “等一下,”宁慈紧盯摄像画面,对着对讲机道,“一号机位,拍叶一晨的脸部特写。” “打光板!往上抬一点,增加一些角度,让光线更柔和!” “其他人安静!继续拍摄!” …… “熊大大,这是刚拍完的前几场戏,主要是男配医学大佬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戏份。”执行导演端着一台笔记本电脑,陪着笑脸。 “宁导说,让我拿这几段过来给您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执行导演对面是一个身材瘦削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书卷气十足,不说话的时候总给人一种在深沉思考的感觉。 “行。” 那年轻人简单应一声,径直抓过鼠标,直接点击了视频播放键。 …… “姐!” …… “医生,救救她!” “我们会尽全力!” …… “想想她外面等着的弟弟,如果失去了姐姐,那孩子就会变成孤儿……” …… “主任!” “快来人啊!” …… 国内首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新闻报道。 …… 医院公告栏的讣告! …… 朝阳如旭。 少年拎着行李,一步一步走出医院大门。 经过门口的时候,少年的步履突然变慢。 他缓缓侧身。 这时,一阵喧嚣声传来。 少年目光不由自主朝对面的医学院投去。 风轻轻吹起少年的额发,阳光斜照在他的侧脸上,仿佛给整个人都打上了一层光圈。 他驻足片刻。 一双原本平静无波的眼睛,逐渐闪烁起微弱却明亮的光芒。 场景突然变化。 依然是少年的侧脸,却多了分明的棱角和岁月的积淀。 “肖医生” 肖弘一被对方的声音拉回思绪,眼神由茫然逐渐清明。 曾经的少年如今身着白大褂。 肩上披着“京市十佳医生”的表彰红绸带,被一群记者围在中间。 “肖医生,首先祝贺您,听说您在的团队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项技术已经取得了显着进展,而您是这个项目的主要推进人。” “据说这项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着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 “您如今取得了这般成就,还荣获了市里十佳医生的表彰。” 记者停顿一瞬,举着话筒,又重复了一遍最初的问题:“但是,据我了解,您高中时期却是个问题少年。” “在高三那年通过刻苦学习,一举成为省状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京大医学院。” “请问是什么促使您这样的转变呢” “又是什么促使您在那么多可选专业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医学呢” 肖弘一没有马上回答,神情有些克制,低头扶了扶眼镜。 众人有些奇怪,互相看了一眼,却也不敢催促。 “实际上……” 肖弘一开口,似是陷入某种回忆:“常在医院的人,就会知道——” “医院的走廊里,虔诚的祈祷远远超过教堂——” “我十八岁那年,我姐完成了国内首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成功活了下来——” “当时,我还以为……是上帝听到了我的祈祷——” “后来……” 场景瞬时变换。 过往画面重新出现。 手术室里。 湿透了的手术服。 一动不动,好似一尊雕像的身影。 手拿止血钳和手术刀的姿势。 …… 挂满花圈、挽联的灵堂。 灵堂正中的照片。 照片上慈祥安详的笑脸。 …… 最后。 少年18岁那年。 拎着行李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 一阵激昂而清晰的声音传来。 他偏过头去。 隔壁医学院校的操场上。 一群身着崭新白大褂的医学新生,正举着右手。 声音高亢,眼神明亮。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 “我决心——” “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维护医学的圣洁和荣誉——” “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 “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少年嘴角上扬,眼神的那道光由弱变强! 最终,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他回过头,医院大门旁边的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光芒。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 摄像画面重新回到采访现场。 “后来后来什么”记者继续问道。 肖弘一的神情突然变得伤感。 “后来——” “我知道了,不是上帝听到了我的祈祷——” “而是,穿着白大褂的天使听到了——” …… 画面变黑。 “熊大大,这放完了……”执行导演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您看,行吗” 良久,没见对方回应。 执行导演抬起头,疑惑地朝对方看去。 那年轻人已经摘下眼镜,正低头用手擦拭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