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鹤年堂掌柜这会儿正在后堂坐着喝茶。 “东家,前面来了一位年轻人找您,说是他师父跟咱们鹤年堂熟识。” “哦!看来是杏林圈的熟人,走!去看看是哪位前辈的高徒。” 刘东家前边走,小学徒后边跟着。 黄尚书这会儿正在跟前边坐诊的大夫攀谈,遇到同行难免要交流一下,虽然这些同行都大多是不如他的。 两个人从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望’开始交流。 中医中的“望”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它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来获取疾病的信息。 这非常考验医生视觉判断能力和行医经验。 远远的观看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包含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指甲、舌象等等。 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观察排出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分析判断其病位、病性及病情趋势的一种诊察方法。 鹤年堂的坐诊大夫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对望诊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黄尚书听的非常认真,虽然自己现在很少用到这种普通手段。 “宫大夫医术精湛,真是令晚辈茅塞顿开。” 黄尚书很实时送上了自己的恭维,鹤年堂坐诊老大夫满意的捋着自己的胡子。 “来,小黄,这位病人你来上上手。” 宫大夫在征得了病人的同意以后,邀请黄尚书上手展示一下。 本来就是来求一份工作,黄尚书自然不介意稍稍展示一下。 他没有上手,先盯着病人看了几眼。 “大叔,麻烦您张开嘴,让我看看舌苔。” 沉思了几秒钟,黄尚书有了一个初步判断。 “大叔,您目光乏神,面色少华,精神不振,显然脏腑功能不足。 面色略显苍白,主虚证、寒症、失血。 舌苔淡白,主气血两虚。” 说完这些黄尚书不再说话了。 “小黄,你不需要上手看看吗” “不用,这位大叔病症明显,不需要靠脉相验证。” “那要是你用药当如何用药” “晚辈就不献丑了,还是宫大夫您来吧!别耽搁了病人诊疗。” 刚刚这一切刘东家都在身后看的一清二楚,他也是医道大家,黄尚书刚刚的表现明显是藏拙了。 几个人都不再说话,静静地看着宫大夫给病人诊脉,开药,直到将病人送出门。 “小哥,这是我们东家!” “刘东家好,后学末进黄二喜,给刘东家问好!” “小黄兄弟好,敢问小黄兄弟师承哪位前辈” 既然是杏林同行,刘东家自然要盘盘道,问问黄尚书来路。 “刘东家客气,家师姓刘,我跟着师父身边做了几年游医,师父没有告诉具体师承,做晚辈的也不好多打听。” “理解,黄大夫,咱们后堂叙话!” 刘东家伸手邀请黄尚书进后堂,能进后堂显然是把他当成客人,前后称呼‘小哥’和‘黄大夫’,显然是对他医术的认可。 “去,把我从南方带回来的好茶给黄大夫泡一杯。” 嘱咐完小学徒泡茶以后,刘东家邀请黄尚书坐下。 “未能认识黄大夫恩师这样的医学大家,实在是刘某的稀罕。” 刘东家先是表达了自己的遗憾。 “不知黄大夫来鹤年堂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简单的寒暄以后刘东家很是单刀直入的询问了黄尚书今天的来意。 黄尚书显然也没预料到刘东家会如此直接,不过既然对方问了,他也不准备在多寒暄。 “说来惭愧,我跟着恩师学医好几年,也是没有得恩师医术精髓。 现在出师回京城定居,想问问刘东家,我在鹤年堂这里能否谋一份坐堂大夫的差事。” “哦!黄大夫还是京城人” “是的,以前在京城生活过几年。” “以黄大夫刚刚的手段,在我鹤年堂坐诊那是看得起我刘某,我当然举双手欢迎了。” “多谢刘东家抬爱!” 黄尚书也没有预料到,他这么快就可以找到工作。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宋风

宋风

戒念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王静辉作为医务兵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宋朝后,他该如何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去生存?改革之路充满了扑朔迷离的变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所...
网游 完结 2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