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李善长给老朱解梦!
颠沛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天色微明。 紫禁城,奉天殿。 朱元璋头戴金冠,穿盘龙领、窄袖、五爪金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 神态庄严,威仪万千。 太子朱标侧旁站立。 殿外。 百官们身着官袍,脚踏金靴,鱼贯而入走向朝堂。 在朝堂门口,百官纷纷整理自己的官袍,调整自己的位置。 随着一声‘上朝’的喊声,文武百官整齐排成两行,走进奉天殿。 百官朝拜。 中书省及各部阁汇报完毕。 朱元璋双手按在御案,俯瞰百官。 “众位爱卿,朕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咱大明百姓饿殍遍野,流离失所…” 文武官员闻言一头雾水。 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都不明白皇上突然说这个梦什么意思 大明朝在洪武帝治理下,蒸蒸日上,百废待兴。 百姓安居乐业,六畜兴旺。 怎么会有饿殍遍野的惨状 想必是皇上要他们居安思危的一种警示吧 没必要说这么惨啊! 百官们各揣心思,凝神静气,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此时。 站在文官前排的李善长,微微皱眉。 隐隐觉察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已经猜到皇上说这个梦,是为了公田补贴俸禄的事在做铺垫。 下面该好戏出场了。 果然… 朱元璋一脸森严的看着台下的百官,声如洪钟: “梦中百姓跪着求朕,让咱还他们的土地。” “朕就问他们,你们耕种的田地都去哪了” “那些百姓告诉朕,洪武五年,朝廷赐予官爷公田,公田免税赋,而他们的赋税却加了三成。” “百姓种田本来收入就很微薄,加了赋税后,更是入不敷出,只好将田地便宜卖给了官爷。” “于是,他们便给官爷做佃户,也省去了朝廷赋税。” “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可是这些官爷,年年加租,他们不堪重负,只好背井离乡,乞讨为生。” “梦中,失去田地的百姓,跪在朕的面前,求朕归还他们田地,那叫一个惨啊!” 说到这,朱元璋抚了抚额头,忧心忡忡的看着阶下百官: “朕被这个梦惊醒,夙夜未眠,心忧不已。” “诸位爱卿,谁能替朕解这个梦” 话落。 庄严肃穆的大殿,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纷纷垂下头,不明白朱元璋此番话意欲何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见百官一个个垂着头,不敢回话,朱元璋再次问道: “诸位爱卿,谁能站出来替朕解梦” 还是一片寂静。 见状。 朱元璋脸色愈发难看,语气已然不悦: “众卿为何一言不发” “难道朕的这个梦,就难住了众卿!” “难道朝堂少了刘伯温,朕便没一个出主意的臣工!” 眼看百官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朱元璋越看越恼火。 头青筋乱跳,干脆自己点名。 朱元璋看了眼站在武将第一排的徐达: “徐爱卿,你来帮朕解解这个梦。” 闻言,徐达顿时懵了。 作为大明战神,百万统帅。 打仗毫不含糊,可让他解梦,这不是张飞绣花嘛! 这应该是刘伯温、李善长他们干的活。 你朱重八找我,脑袋秀逗了吧 可是已经点名了,徐达硬着头皮出班奏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梦这东西,本就虚无缥缈,想我大明朝在陛下带领下,蒸蒸日上。” “恐怕…陛下思虑过多,才会做出此梦。” “陛下国事繁重,该当注意龙体康健啊!” 得! 徐达抠唆了半天,全都是废话,等于没说。 徐达说完,退回班列,抹了抹额头上的汗。 他娘的。 皇上心思弯弯绕绕,让他去猜,还不如让他领兵杀敌。 哪有这么累! 奈何被点名了,徐达也只能糊弄几句,试着蒙混过关。 还好。 朱元璋没有再为难他。 等到徐达说完,朱元璋微微点头。 目光看向站在文官首位的李善长。 李善长眼急嘴快,不等朱元璋点名,主动出班奏道: “老臣愿斗胆给陛下解这个梦。” 百官都一脸好奇的看着李善长。 要知道韩国公早在洪武五年,便赋闲在家,不问朝政。 虽然有重大事情,朱元璋还请他出来问计。 可毕竟是一个赋闲之人。 没必要这么卖力吧! “如此甚好!韩国公虽赋闲在家,却能替朕分忧,实乃我大明百官之楷模。” 朱元璋捋了捋胡须,眼底流露出微不可查的笑意。 来了! 这老狐狸一般不轻易表态,表态说明他已经有了计策。 “百室,那你就帮朕解解梦!” 李善长长身一鞠,朗声道: “陛下,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老臣猜测,陛下必定为赐百官公田补贴俸禄之事而忧。” 随着李善长话落,朝堂上微微有些骚动。 今日早朝,百官见赋闲在家多年的韩国公参加朝议。 就知道今日皇上召集群臣议事,事情小不了。 现在李善长一语道破天机。 原来皇上忧心这件事啊! 可公田补贴俸禄的事跟皇上那奇怪的梦有什么关联 百姓饿殍遍野,流离失所,与公田又有何关联 现在百官虽然知道皇上做梦的缘由,却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个个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李善长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陛下当年体恤臣等俸禄微薄,特赐公田补贴,让臣等感激涕零。” “当年陛下赐臣良田三千亩,老臣赋闲在家,也没什么花费,这些良田足够一大家子生活的了。” “没想到家中逆子伙同管家,瞒着老臣又鼓捣出三万多亩。” “想老臣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要这么多田干嘛” 话说到这。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些官员这几年或多或少,都置办了一些良田。 可是他们置办的良田,都有田契的,不是偷来抢来的。 难道皇上连这个都要管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着李善长。 一言不发,目光冷峻。 他想看看这只老狐狸究竟想干啥 “所以老臣愿将犬子这几年鼓捣的田地献出,以解圣忧!” 李善长说完伸手从怀里掏出田契,双上举过头顶。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百官顿时纷纷议论起来。 “什么,韩国公将自家购置的田地交给陛下。” “三万多亩啊,这可不是小数目,得花多少银子” “韩国公都把田地交公了,自己那几百亩还能留吗” “皇上搞这一出,原来是这个目的啊!” “唉,早知这样就不花这个冤枉钱了。” “…”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高过头顶的田契,假惺惺道: “百室,这就是你要给朕解的梦” “很好,还是百室深解朕心,只是满朝文武都购置了田地,就你一人献地…” 未等朱元璋话说完。 胡惟庸跟着站出来跪地奏道: “臣胡惟庸愿随国公交出购置的田地。” 随着李善长和胡惟庸带头,群臣纷纷出班奏请: “臣徐达愿意!” “臣汤和愿意!” “臣李文忠愿意!” “…” 看着御阶下出班的百官。 朱元璋满意点点头,正要说话。 就在这时,朝堂上传来一道粗武的声音: “臣,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