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岷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吕不韦耳中。
二郎山上有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秩固” 吕不韦呢喃了一句 。 这一刻,孟获看了一眼青禾,青禾连忙起身,道:“禀相邦,这个固,本身是五里里典!” “半年前,因为连枷之功,升迁至临洮县有秩!” “这火炕以及豶,也都是出自他的家中!” “他本身,曾是大秦锐士的一员,上造爵,因伤残离开了军中!” 闻言,吕不韦点了点头:“这个固,家中还有何人” “固家中,只有一孙,岷,年五岁,虚岁六,在临洮县学室学习,其人颇为聪慧!” “四个月前,购了一个妾!” 说到这里,青禾语气恭敬,指了指吕不韦手中的竹简:“这竹简上的字迹,便是岷史子所写!” “六岁” 这一刻,轮到了吕不韦惊讶:“五岁进入学室” 闻言,青禾脸色一肃,他决定将此事,向吕不韦坦白:“禀相邦,因为连枷之功,下令曾问询固有何需求,固提及,他家中,只有他和岷史子!” “作为有秩,需要在县府点卯,家中只有岷,他不放心!” “想请求让岷进入县府学室,说是岷在五里赵族学室启蒙过!” “下令派人去检查了,岷史子确实很聪慧,对于常用字,掌握不少!” “下令便自作主张,找了学室令,让岷进入了学室!” “后面下令也曾打听过,根据学室令的话说,岷史子在学室中表现很好,对于常用字已经掌握!” “按照学室令的说法,若不是进入学室的时间不够三年!” “如今的岷,就可以参加学室考核,而且完全可以通过!” “此事下令自作主张,还请相邦责罚!” ......... 听完青禾所言,吕不韦沉吟了许久。 抿了一口茶水,随即轻笑,道:“你也没有违背秦法,《除史子律》中,也没有规定进入学室的年岁!” “本相责罚你什么” 这一刻,吕不韦目光落在竹简上:“这字,很不错!” “除了有些稚嫩!” “若是这字出自一个六岁少年之手,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说到这里,吕不韦话锋一转,道:“这火炕,以及豶肉,你确定了么” “禀相邦,得到固的禀报,下令与县丞呪,便赶赴了固的家中!” 闻言,青禾连忙恭声,道:“那火炕确实是温热,有火炕的那间主屋,比其他的主屋要暖和许多!” “为了确定火炕的效果,下令与呪决定在固家中留宿!” “豶也是那天,固在我们眼皮底下杀的!” “豶肉我们也吃了,清水煮的,没有添加任何的佐料!” “我们在固家中留宿,火炕很是暖和,一直到翌日,依旧是温热的!” “根据固的话,这火炕制作容易,只需要土坯以及几块青石板,以及混合了麦穗壳儿的黄泥就可以!” “竹简上,有岷绘制的火炕图,以及一些说明!” ........ “哈哈哈........” 这一刻,吕不韦心头欢喜,忍不住大笑:“这火炕来的正是时候!” “冬季到来,这关中是越来越冷了,北地,上郡,只怕是更冷!” “往年,在冬季,都会冻死无数庶人!” “有了这火炕,希望今年岁首,再无冻死之庶人!” “好!” “很好!” 发泄了一番,吕不韦朝着两人,道:“你们两人回去之后,便将这火炕推广!” “本相也会派遣人去确定效果!” “诺!” 点头答应一声,孟获与青禾告辞离去。 当两人走到门口时,吕不韦的声音徐徐传来:“此事两位上点心,大秦从不吝啬封赏!” “多谢相邦!” ........ “宋,你与郑货,跟随着他们去一趟临洮县洮里!” 吕不韦看了一眼文吏宋,一字一顿,道:“重点,检查一下火炕的效果,也感受一下豶肉的口感!” “同时调查一些有秩固以及岷史子!” “诺!” 望着宋离去,吕不韦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在他看来,天佑大秦。 天也佑自己! 上一次的连枷,让他从被动变得不那么被动,配合着蒙骜稳定了朝局。 河雍战败! 正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又有了火炕与豶。 而且,这些东西都出自固的手中。 这让吕不韦,对于这个有秩固,产生了好奇。 包括他那个年幼,却又聪慧的孙儿。 几乎在瞬间,吕不韦便想到了很多。 有利于民生的火炕以及豶,还有之前的连枷。 一个为国征战而伤残的老兵。 一个年仅六岁,却已经掌握了常用字的孺子。 这些条件与因素,完全可以振奋老秦人之心,让老秦人对于朝廷,对于秦王,对于他这个相邦充满信心。 一念至此,吕不韦忍不住感叹,道:“郑货,一定要成真才好!” ......... 临洮县。 洮里。 如今芮母女住进了新房。 岷搬进了中间的主屋。 坐在火炕之上,一个全新的案几上,摆放着《法经》,岷眼中掠过一抹色彩。 这些日子以来,他终于是将《法经》读完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律条,也是有了一些感悟。 下了炕,岷将《法经》放在了书室,然后前往了三星亭,他要给赵族带话,还一批竹简送来。 行走了路上,天地萧瑟,街巷上的老秦人,也没有了往日的气氛。 很显然,河内大败的消息,给大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岷见过亭父!” 走进三星亭,岷朝着亭父商行礼,道。 “岷史子,赵族并未送来竹简,你是.......” 商看着岷,眼中浮现一抹笑意,将岷请进了三星亭。 “亭父,劳烦送一份信至赵族!”岷将竹简递给了商,然后笑着,道:“至于酬劳,大父会前来结算!” “举手之劳,岷史子不必在意!” 大家都在三星亭为吏,商自然是不想为难岷。 而且,一钱而已,固也不会赖账。 “有劳亭父了!” 岷朝着商道谢,然后告辞离去。 此时此刻的岷,尚且不知晓,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吕不韦的耳中。 相比于他的大父固,吕不韦明显更为看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