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又遇齐大贵
阿睿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暮色四合。 山间的风带着些许凉意,一辆装满瓜果蔬菜的牛车往村口驶去,周熊在身后负责押车。 林珩这个时候已经回去温书了。 康夫子那里还有另外一个学子也是要考县学的,距离考试没几个月了,二人最近的功课很重,连晚上都在用功。 吴老太吊在牛车后边,想起大孙的叮嘱,便将女婿叫住。 她牵着小麦,粗糙的手抚了抚外孙女脸上的掌痕,待韩大河停下。 她才道:“大河啊,秀儿嫁给你,是她的福气,这十两银子你先拿着。” 这银子正是韩里正给的赔偿金。 女儿的性命要紧,吴老太将白花花的银子递过去后,不敢再看一眼,生怕自己舍不得了。 “娘……我咋能要你的钱。” 韩大河没想到吴老太会将银子给自己,一脸不可置信地拒绝。 他顿了下,又道:“昨日大珩也拿了五两银子,这几日的花销约莫够了,看大夫有啥吩咐再说。” “给你你就拿着。”吴老太一把就将银锭子塞过去。 这半个多月以来,王家坳口那边的水果冻生意异常火爆。 附近村子的人去镇上不方便,有不少人家买了给自家孩子尝鲜或者送人,林家有将近二两银子的进账。 吴老太的心踏实了,也想起了之前对女儿的亏欠。 她缓声道:“大河,你是个好的,以前但凡我说一句秀儿就往回拿钱,我记你的好。” “现在你为了秀,还跟你娘分了家。” “大米和小麦都还小,正是需要银子的时候,剩下的五两,就当是还了你们以前的帮忙了。” 她说道:“我知道这些钱不够,少了的……就当是你们孝敬我和她爹了,你就别跟我老婆子计较了。” “我怎么会计较,娘待我们这样好。”韩大河结结巴巴地回答,心里已是感动到无法言说。 他正愁以后一家人的生计问题,没想到丈母娘就送来了银子。 “对了,大珩说了,你这段时日也要帮着卖水果冻,你们韩家村这边,就让大熊带着你一起卖。” “韩里正那边,我招呼过了,等过段时日秀儿身子恢复了也能继续卖到修路结束。” 吴老太说到了兴头上,话不免多了几分:“秀儿那边有三丫在照顾,你就安心先赚些银钱,等忙完了秋收,你们就可以盖房子了。” “娘……我知道了,让您操心了。”韩大河的声音都哽咽了。 短短一句话,他的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这么多年,他亲娘都没给过他钱,没想到有朝一日,居然从丈母娘手里拿到银子。 韩大河的心里翻涌着,只觉得自己今日的分家好像是个正确的决定。 吴老太笑了笑,事情就这么定了。 女儿嫁了个软柿子,她再清楚不过了。 要是不把这些给安排明白,这女婿怕是什么事儿都要憋闷在心里,都把自己给憋坏了。 不过这性子倒是刚好和秀儿互补。 …… 后面几日,林珩照例在康夫子处废寝忘食地学习。 他发现,因为旋涡空间的加持,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好,文章读了五十来遍左右的时候,就能完全记住。 现在,他《论语》背了一半。 之前上学时,他也只是学过其中的几篇而已。 现在盲背,还是连断句都没有的《论语》,林珩才感觉到了有些难度。 当然,结合着康夫子讲解的释义背,他的理解也深刻了些。 他曾恳求过康夫子将断过句的《论语》借给自己,康夫子就忍不住提醒他,“只有自己领悟到的学问才属于自己,你现在的水平,已经可以自己尝试断句了。” “另外,贪多容易嚼不烂。” 康夫子指的是林珩近来沉迷于背书这件事。 科举考试,讲究的是海纳百川,那些经典只是打个底子,各种名家释义层出不穷,他想的是,看能不能先背了再说。 但既然康夫子建议他不要勉强自己,林珩只得沉下心来理解释义并背诵。 科举考试,需要对海量的书目极其熟悉,不然随便从中提取一句让解释或者作诗写文章,如果连出处都想不出来,怕是要抓瞎。 而他的字,康夫子皱着眉头道,“我已经观察你许久了,你下笔虽稳,但只是结构对了,写出的字怎么和大刚的字恰恰相反……” 韩大刚是村里一个富户家的孩子,十一岁。 因嫌弃镇上社学的教学水平不好,且他之前就是康夫子一直教导的,自然也一直在这里学习。 韩大刚的字已经做到了下笔有力,只是腕力欠缺了些,有些笔画不甚美观。 林珩顿时就汗颜了。 他知道怎么写,可练习了这么久,他隐约觉得好像还是差了一点点才能开窍。 但是,能模仿到像字帖上的字到七成的功夫,他已经很满意了。 康夫子竟然一点都不满意,还格外生气。 还将他写的不好的字单独揪出来,让他再重新写。 林珩只得苦哈哈地接受。 白日里,康夫子便给两个学生讲解文章和释义,恨不得把知识一股脑塞进两人的脑子。 晚间,两个小伙伴各自开始比拼。 林珩有旋涡空间的加持,倒也勉强适应下来。 他的另外一个小伙伴韩大刚,整日里晕头巴脑的,感觉快要学吐了,却依然在坚持 不过因为有了陪伴和对比,两个人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倒是不错。 有付出就有收获,林珩感觉自己的脑瓜子变得越来越好使。 又过了十来日,到了月休。 林珩特地起了个大早赶去镇上。 他的纸用完了,笔也不好用,也要买根新的。 前些日子,林小姑病情不稳,考虑看病来回镇上不方便,她便一直在药堂养病。 “小姑,怎么样”林珩率先冲进药堂。 “大珩,你来了,真是辛苦你了。”林小姑坐在一侧的矮床上,脸上露出些许笑意,整个人仿佛都缓和了许多。 因为分家的事情,她养病的时候总是焦心。 每日里不是担忧这个,就是忧愁那个,大夫便跟她说,“你若是还想让自己的病情严重,花更多的银子,就尽管这么的每日深思不安吧。” 知道自己这次看病就花了十两银子,林小姑都快要心疼死了。 生怕又要花钱,简直是又急又怕。 她自我说服了许久,才把心神收了,病情也逐渐好转了些。 姑侄两人好一番叙旧,林小姑便陪着林珩去书铺。 刚买完东西出门,二人就遇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主要是林珩熟悉的身影——齐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