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孤注一掷的失败者
金小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章 孤注一掷的失败者 听到这里,各大位面的帝王们各有所思。 秦 “李斯,你看,这天幕刚刚是不是说,这什么大明朝,接连父子二人都为后世之人所敬重,称其二人为大帝” “是的陛下……”李斯恭敬的回话道,“天幕上的后世之人确实是这么说的……” “呵!”始皇帝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浅笑,“倒也是不错的,这后世帝王也未曾不辱没华夏威名……” “只是,不知道他们一直提及的教员,却是何人!”蒙恬生出好奇之心,忍不住也嘀咕了一句…… 他身边的蒙毅听到他这话后,身子微微一抖,但却并未发一言,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 而其他各大位面的帝王们,则与蒙毅有着相同疑问。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大明。 “老四,真的当了皇帝了……”在天幕直接提及朱棣即是明太宗后,朱元璋整个人都不好了。 对于后面朱祁镇的所作所为,他此刻已经不是特别能听得进去了。 此刻他只想弄清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四是怎么能越过他大哥,二哥,三哥,成为大明天子的。 而小朱棣这会也总算是弄清楚了状况,此时的他脸色铁青,眼睛瞪得溜圆,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于大哥,他是打心眼里喜爱和佩服的,虽然自己是嫡子,可并非嫡长子,能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这天幕却说自己日后会成为皇帝,这简直就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大哥……”小燕王此时尚还年幼,城府不深,所以心里有话根本藏不住,“难道您以后也学了宋太祖兄弟的金匮之盟” 朱标看了一眼一脸震惊的自家四弟,见这小子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又酸涩又心疼…… 老四这孩子,他未必不知道非嫡长子即位的原因可能会有许多,但大部分都是原定继承人出事了,才造成的结果! 可他却下意识的避开了所有觉得自己这个大哥,有可能会出事的选项,选了一个最兄友弟恭的传位方式…… “大概是吧!”贤明的大明太子朱标软下声音,又用手摸了摸四弟的头,轻声道,“四弟与孤最为亲近,日后没准真的是……” “标儿……”老朱一直在一边听他兄弟二人的谈话,并未开口,直到此时方才开口制止道,“好好的,不要胡言乱语……” 大明洪武大帝如何能察觉不到自家长子话中的难过和忧虑,作为一个封建家庭的大家长,老朱对于长子自然是更加偏爱看重的。 所以他不愿意从朱标口中听到丧气之言。 “好了好了……”眼瞅着这气氛似乎有些过于悲哀了,马皇后慌忙上前劝慰道,“天幕日后没准会提及未来……老四的事情……” “先稍安勿躁才是正经……”大明第一贤后的话自然有份量,她一开口,众皇子们有人都慌忙上前劝慰了几句。 而此时大气都不敢喘的众臣也松了一口气。李善长作为文臣之首,自有不可推卸的带头责任。 他上前一步恭敬的开了口:“陛下,老臣觉得,天幕降世,对我大明而言,实是一件幸事……” “像是刚才天幕提及的那位于谦,陛下不就已经拟召要护他周全了吗” 朱元璋一听,果然如此,那于谦之事曝光出来,自己便有心要改变其命运。 一个几十年后才出生的人物,他都可以庇护,这眼前的爱子,难道他就庇护不得了吗 天幕 关于朱祁镇的话题,依旧没有结束。罗玉华虽然极其不喜欢这朱祁镇,但作为一个历史系学生,必须学会不偏不倚的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教员曾经有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我特别喜欢……”她轻声念道,“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单单只是听这一句,便足以感受到他老人家那份为万民请愿,求苍生太平的伟大……” “在他老人家看来,大厦将倾之日,每个愿意站出来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人,都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明朝经历了四五代后,虽然国力强盛,但内忧外患却极多……” “当时的边防军,偃武櫜兵、军备废弛,军官趁机兼并屯田、私役士卒,大肆喝兵血、吃空饷。” “而他爹当时为了民生丢弃的那些土地上的原住民们,也在其死后慢慢开始不消停,各种骚扰大明边疆百姓……” “尤其是那群在他太祖爷朱元璋时期,由他外太祖徐达亲手撵回老家,然后被他太爷爷朱棣打的四下逃窜,分崩离析的蒙古人部落趁机卷土重来,一心想要重回燕云之地……” “这要是其他君主,可能也就忍了,或是学着宋朝那些皇帝,求和,纳岁币。”罗玉华叹道,“但朱祁镇没有,他身上到底还是流着老朱家不服输,不屈服的热血,硬是扛着打赢了诸多战役,维护了领土的完整……” “只是土木堡那一仗,却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却换来个一败涂地的结局。” “可是就算如此,教员还是觉得他好,为什么呢,因为在他老人家看来,朱祁镇有血性。要知道一个国家,如果连领头人都没了骨气,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彻底没救了……” 徐爱听到这里,不禁想到了近代华夏那段极其屈辱的黑暗经历,她低下头,暗声叹道:“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那这明英宗,确实也还算……有点作为……” 虽然赞成了教员的话,可对于她来说,朱祁镇的血性和骨气,并不能改变其昏庸的本质…… “说实话,如果一定要对朱祁镇的一生做一个评价。”罗玉华继续道,”我只能说,比起秦二世,唐懿宗,宋徽宗这些实实在在,毫无作为,只知享乐,祸国殃民的皇帝而言……” “这明英宗朱祁镇肯定算不上是一个昏君,或许叫他好大喜功,自以为是的失败者,更加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