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李世民,爱哭的七世纪亚洲洲长3
金小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爱哭的七世纪亚洲洲长3 “哈哈……”徐爱开心的拍手笑道,“教员这操作,可不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保守派嫌弃激进派不够激进嘛……” “也可以这么说……”罗玉华也赞成她的话,“不过呢,归根结底,李世民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还是和他自身的能力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还是那句话,历朝历代能够成就千古霸业者,必然是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的……” “朱棣有靖难,李世民便是这玄武门事变……”她叹息道,“一个夺了职位的皇位,成了很多人眼里的谋反逆贼……” “另一个八百府兵对抗几千禁军加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几千府兵,最后成功上位夺取了皇权,被人看作杀兄弑弟,威胁老爹的不孝子……” “可后人最多敢拿他们这点过错,来说他们得位不正,绝不会有人是他们无功绩,都是被吹的……” “功过虽不可相互抵消,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也是人间正道。”她继续道,“扶苏公子倒是循规蹈矩,孝顺听话……” “可我们后人对他的评价,平和一些的会说他可惜了。” “脾气暴躁的怕是直接开骂,废物点心,但凡有一点点反抗和怀疑之心,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结局。” “就是就是……”徐爱赞成极了,“你们想想,燕王时期的朱棣只有府兵八百,就敢与朝廷百万军对抗,宁可战死,也绝不愿背着不属于自己的恶名憋屈的去死……” “李世民也是只有八百府兵,便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发起政变,杀太子,杀齐王,威胁亲爹,一样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想不明不白的被害死……” “扶苏有蒙恬支持,还手握三十万大军,却连验证一下父皇遗诏真假都不敢,就自己解决了自己……”她啧了一声,“你说这叫我们说啥好呢” “扶苏……”嬴政面色愈发阴沉,他现在真的是快要气炸了,凭什么别人家的儿子都这么有志气,他的儿子却…… 看来,他跟那些儒生学到的净是一些仁义道德的狗屁道理,竟连变通二字都忘干净了! “八百……”刘邦看了一眼一直黏在一块的李二和朱老四的开口了 ,“怎么都是八百人起事的” “怪不得天幕说朱家老四像李家二郎呢!”他暗暗念叨,“确实是有点……” “不对不对……是很像……” 天幕上,徐爱刚巧也说到这里:“也不知道八百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魔力……” “霍去病八百骑兵,可斩匈奴两千余……” “孙权十万大军被张辽的八百人【劝退】,使得合肥成了他一辈子的梦魇……” “就连近代,也有孙立人将军,八百人在缅,俘获2万余小八嘎……” “大概就跟皇四子一样吧,属于有buff加成的……”罗玉华也跟着逗趣。 “不过呢,玩笑归玩笑,李二这一生的传奇,还真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她收起笑容继续道,“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9年1月23日,是唐高祖李渊的嫡次子,生于陕西武功。” “他的祖籍好像是陇西成纪,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秦安,也有说是陇西狄道,就是如今甘肃省临洮县,还有说他是钜鹿郡人。” “具体是哪里,不那么确定,反正肯定是华夏……” “作华夏历史上最顶尖的帝王组合里的一员,李二堪比全能,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他还是文学家,书法家……” “小时候的李世民聪明机智,见解非凡,面临大事还能做到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可以说在当时,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到他能力到底有多了得。” “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围困住,李世民响应招募去救援。那时候他才十七岁,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第二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二便跟随父亲一起到了太原。” “当时有高阳贼酋魏刀儿,自号历山飞,他前来攻打太原,李渊便迎战这魏刀儿,结果深入贼人阵营中难脱身了。” “李世民得知后,立马指挥精锐骑兵突围而进,弓箭所指,敌方溃不成军。李世民硬生生在万众敌营之中杀出血路,救出李渊。” “恰逢步军赶到了,李渊与李世民爷俩并肩奋力攻击,大破了敌军。” 公元617年,隋朝气运衰落,李世民暗中观察,觉得可以乘势起义。” “他便自降身份推崇士人,还拿出自己的财物来供养门客,群侠大盗。因为他的慷慨解囊和交心礼待,换来了这些人对他的誓死效忠。” “同年,李渊起兵反隋,晋阳起兵。李世民便率军攻打西河并宣布政令。在他攻下西河后,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 “瞧瞧,有这样的儿子,谁不得喊一声nb,666啊!”徐爱叹道,“不过,听说李二特别爱哭,这是真的吗” “这……”罗玉华哭笑不得,“好像是有这说法,嗯……” “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吧……”她有点犹豫,“只能说,李世民的性格有点感性,容易共情吧……” “我记得,又一次起义大军要前往西攻打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人屯扎在霍邑以抗拒义军。” “因为一直下雨,粮草不足,李渊就与裴寂议论,觉得可以先退回太原,以后再图谋举事。” “李世民不同意啊,他认为起义是为了挽救苍生百姓,就应当先攻下咸阳,号令天下。这才遇到一点敌人就退军,如何能稳住军心,这怕是,会让跟从他们起义的人心寒解散的。” “李渊大概觉得他还是孩子,说的都是孩子话,便不搭理他,只催促命令引军准备出发。” “然后我们的李二就忍不了了,大声嚎泣起来,那哭声大到李渊想装听不见都不行。” “没法子,李渊只能召见他,问哭的缘因啊。” 李世民就回答说,爹啊,现在军队凭借仁义起事,只要向前进,肯定战则必胜,退则必军心溃散。这众军在前面溃散,敌军在后面乘虚进攻,我们怕是就活不了了,活都活不了了,我肯定悲痛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