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回朝受封
棠梨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13章 回朝受封 没想到这样一位绝世猛将,居然这么容易就收归麾下! 张尘心中大悦,当即令道:“来人,拿酒来,我要与典兄弟把酒言欢!” 高顺见此情形,也放下心来,方才他已见到典韦的武勇,有这样一员猛将加入,冀州军更是如虎添翼了。 高顺自然也打心里高兴。 当下,高顺朝典韦抱拳一礼道:“典兄,适才多有得罪,高某在此赔礼了。” “哎,无妨无妨,你也是怕俺伤了这小……啊不,主公嘛!”典韦说着,举起一坛酒递到高顺面前道:“来,高兄,什么恩怨,全在酒里,俺敬你!” “这……”高顺不禁面露难色。 他生平从不饮酒,此事军中上下人尽皆知。 “典兄弟,高顺向来滴酒不沾,你就莫要为难他了。来,我陪你喝!” 说罢,张尘取过酒坛,一仰头,咕嘟咕嘟地豪饮起来。 来到这方世界已有多年,张尘早已练就了酒量。不会喝酒,如何结交豪杰呢 “哈哈哈,主公果然豪爽!”典韦说着,也捧过酒坛,仰头痛饮。 “哈哈哈哈!” 当晚,大帐之中,二人相谈甚欢。 第二天,大军开拔,典韦也随军同行。张尘任命他为都尉,统领亲卫营,贴身护卫自己。 大军又行进了几日,终于来到了邺城外。 离城十里,田丰、郭嘉、田豫,携一众僚属,还有朝中的多位官员,早早便已等候。 但见张尘大军到来,众人纷纷列于两侧,躬身拜道:“恭迎大将军凯旋!” 张尘在马上朝众人拱了拱手,便领大军径自进城,一进城来,更有无数百姓夹道相迎,纷纷跪拜,恭贺张尘扫平董卓,凯旋而归。 当下,张尘安排曹操、王允、蔡邕等人在馆驿暂歇。 第二日清晨,百官上朝,张尘也带着三人,上殿面君。 行宫只是仓促修建,自然比不得洛阳的宫殿那般奢华,就连这上朝的大殿,也只有嘉德殿的一半大小。 刘辩端坐龙椅,后面是何太后垂帘听政。 众臣上殿,参见了皇上和太后。 张尘便即拜道:“陛下,太后,臣此次出征,奉天子圣谕,会盟十八镇诸侯,共讨国贼。连破汜水、虎牢两关,收复洛阳,大败董卓,斩西凉军二十万,特献捷于陛下!” 张尘话音一落,满朝文武无不肃然。 刘辩大喜道:“爱卿立此大功,朕心甚慰,爱卿快将此番讨贼经过细细讲来。” 张尘诺了一声,当即便将此番十九镇诸侯会盟酸枣,斩华雄、克汜水、战吕布、破虎牢,又与王允、蔡邕里应外合,收复洛阳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众人听罢,无不惊叹。 何太后道:“张卿此战,荡灭国贼,扬我大汉军威,可谓是劳苦功高,当有重赏。传哀家旨意,即日起,晋封张尘为武宁侯,加赐食邑两千户,另赏黄金千斤,明珠十斛,锦缎千匹。” 张尘一听,连忙跪下,拜道:“回禀陛下、太后,微臣有罪,不敢受封。” 刘辩道:“爱卿征讨国贼,收复洛阳,是大功一件,何罪之有” 张尘道:“臣虽收复洛阳,但董卓仍率十余万败兵退守长安。众诸侯远离属地日久,粮草不继,无力继续进兵,臣孤军无援,未敢轻进,故未能擒杀董卓。除恶不尽,乃臣之大罪也!” “张卿不必自责,快快平身。”何太后道,“此战,你重创董卓所部,收复洛阳,已是立下奇功。董卓退守长安,你出于谨慎,未曾轻进,也在情理之中,何罪之有” 刘辩也说道:“母后所言极是,爱卿有功无罪,当受封赏。” “臣,叩谢太后,叩谢陛下!” 张尘说着,再拜顿首。 张尘谢过恩典,又向刘辩与何太后一一禀明了此战之中,众诸侯的功劳。 刘辩与何太后听罢,心中大悦,连连点头,当即一一给了封赏。 封孙坚为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长沙太守。 封袁绍为前将军,领豫州刺史、汝南太守。 封袁术为后将军,领南阳太守。 封马腾为左将军,领凉州牧。 封公孙瓒为征北将军,领北平、辽西太守。 封曹操为征西将军,领兖州刺史、东郡太守。 王允忍辱负重,潜伏于董卓身边,里应外合,助大将军拿下洛阳,其功甚大。特旨官复原职,并加封永宁亭侯,赐食邑五百户,另赏黄金五百斤,锦缎百匹。 蔡邕本戴罪之身,念其受董卓胁迫,又能深明大义,协助大将军里应外合,平定洛阳。故尽赦前罪,仍封左中郎将之职。 张绣弃暗投明,将兵马带离洛阳,使得洛阳顺利收复,尽赦其罪,加封宛城令。 其余众人,依其功劳大小,着尚书台论功行赏。 封赏已毕,何太后又开口问道:“张卿,你方才说,董卓败逃前,其党羽竟将洛阳宫室焚烧殆尽” 张尘听罢,当即拜道:“臣有罪,臣思虑不周,致使贼人有机可乘,焚毁宫室,臣罪该万死!” “臣等有罪!”王允、蔡邕见状,也连忙跪地告罪。 “卿等不必自责,这是董贼之过,与你等无关。”何太后道,“只是宫室焚毁,圣上与哀家无法回京,这该如何是好” 张尘道:“陛下,太后,洛阳宫室已毁,若要重建,非得三五年不可。臣斗胆提议,于邺城重修宫室,以为新都,不知陛下与太后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顿时惊愕。 以邺城为新都 这似乎是目前来看,最好的选择。 可是,邺城纵然在张尘的治理下,颇为繁华,可怎比得上两百年都城的洛阳呢 一时间,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忽有一人站了出来,道:“陛下,太后,臣以为,大将军所言极是。洛阳宫室重建,非朝夕之功,而陛下与太后需有安身之所。如今,圣驾驾临邺城已有数月,此时,迁都于邺城乃上佳之选。” 此人说罢,躬身一拜。 众人一看,原来正是三公之一,太尉杨彪。 张尘不禁默默点头。 这杨彪就是杨修的父亲,也是忠于汉室的元老之一,此时他主动站出来支持自己,无疑令自己的提议深得众人之心。 果然,杨彪刚一说完,立刻就有朝臣纷纷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刘辩见群臣纷纷附议,一时也没了主意,转过头看向了何太后。 何太后缓缓起身,道:“张卿之言,甚合哀家之意。既如此,就依张卿之言,即日起,定都于邺。至于兴建宫室一事,也交由张卿全权负责。” 张尘当即叩拜道:“臣必尽心尽力,不负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