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给粮商放高利贷,我吃奸商的钱从来不吐骨头!
渔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公公,我的仓库实在是放不下了!” 一个戴着貂皮帽子的商人满脸堆笑地说道。 他的眼睛瞟了瞟周围,确认没人注意后。 小心翼翼地从袖子里掏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悄悄塞向王承恩的袖子。 “您看,能不能先让我把粮食暂时放在皇仓里,等过几天再来取” 王承恩看着商人谄媚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 轻轻咳嗽了一声,没有直接拒绝,而是低声说道:“哎呀,老爷的心意咱家领了。” “不过,您也知道,皇仓是圣上亲自下令清点的地方!” “咱家要是贸然应允,万一惹了皇上的雷霆之怒,可不好办哪。” 商人听出了他的意思,连忙又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 双手奉上:“小的知道公公难做,但这也正是为皇上分忧嘛!” “这些粮食放在皇仓里,可比堆在小人的仓库里强多了。” “公公就当是帮小人这个忙吧!” 王承恩接过银票,装作勉为其难地叹了口气: “既然是为了皇上分忧,那咱家也不好拒绝。” “不过老爷,这事儿您得抓紧腾地方啊,可不能占用皇仓太久!” 商人连连点头,脸上乐开了花。 “是是是,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其他粮商听说这个“骚操作”后,一个个也找到了王承恩。 他们仓库空间同样不足,一个个面临着窘境。 “王公公,我的粮食也没地方放了!” “公公放心,这点意思一定不会少的!” “一切都是为了皇上的圣旨啊,您看在天子的份上,可得帮帮我们!” 一时间,王承恩的袖子里塞满了银票。 他也不拒绝,反正皇上现在急需银两,这些“额外收入”只要上交朝廷,正好能缓解燃眉之急。 短短的一炷香时间内,就收到了十五万两之巨的白银! 看着厚厚一沓的银票,王承恩不禁感叹来钱速度之快。 粮商们刚解决了仓库不够用的燃眉之急。 很快又面临了新的难题——粮食太多了,银两却不够用。 在这个粮食稀缺、灾年频发,还处于战乱的动荡年代,粮食的重要性堪比黄金。 如今,皇仓以一两银子300斤的价格出售粮食。 而他们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时,一两银子只能买到150斤糙米,市价更是高达一两银子50斤糙米。 简单一算,这中间的利润高达6倍! 一名粮商站在堆积如山的粮袋前,激动得两眼放光。 他掰着手指头计算:“从皇仓买300斤糙米只需一两银子,放到市面上,分成50斤一袋卖,每袋能赚6两银子!这买卖,稳赚不赔啊!” “可是,银子从哪里来”另一名粮商眉头紧锁,“现在粮食这么便宜,咱们要是想囤更多,手头的银票根本不够用。” “要不,把家里的地契、铺子全押出去换银子”旁边有人提议,“反正这生意稳赚,银子能翻几番!” “对!还能联合其他粮商借点银子,一起囤,分开卖,大家都能发大财!”有人拍大腿,跃跃欲试。 粮商们组团急忙的前往各大钱庄,去典当铺兑换银子。 但他们很快发现,市场上的流通银两有限,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疯狂需求! 王承恩听到了他们的讨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走上前,假装不经意地说道:“各位老爷,听说永泰街上新开了一家典当铺子,专门收各种抵押物。” “你们若是急需银两,不妨去看看。” 粮商们一听,顿时眼前一亮,连连道谢,急忙赶往永泰街。 这一切,正是顾辰的布置。 就在他下令清仓甩卖粮食后,他便预料到,粮商们为了囤积更多粮食,会不惜一切代价筹措银两。 于是,他命令商行里的高级商业人才,在商行隔壁开设了一家典当铺子! 专门针对这些疯狂囤粮的粮商,提供高利率的典当服务!! 贷款模式参考灯塔国的学贷,是双本利模式。 借贷者需要归还本金和利息,但利息会被重新计入本金,并以“总本金”为基数继续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分期付款,实则利滚利,费用高得惊人。 当粮商向当铺借100两银子,月利率为3%。 第一个月应还本金100两+利息3两= 103两。 如果粮商只还了50两,则剩余 53两(未还本金)+ 3两利息计入下一期本金,合计 56两。 第二个月的利息按56两计算,为 1.68两,以此类推。 这里面存在巨大的陷阱。 利率虽低,但因本利滚动、叠加,实际利息会远高于约定。 逾期罚息叠加更重,若借贷者无法按时归还,短时间内债务翻倍!!! “双本利”贷款的隐蔽性与剥削性,正是其致命之处! 这种模式在表面上看起来合理,实际却让借贷者难以翻身!! 是一种极其隐晦且“高效”的坑贷方式!!! 永泰街上,这家新开的典当铺子外,早已排起了长队。 粮商们一边擦着冷汗,一边紧张地排队等待。 “这家典当铺真是救了我们的命!!” “别管利息多高,先把银子拿到手,买下粮再说!!” “是啊,利息最高就五分,咱们卖上半个月就能赎回来了!!” “可不是嘛!听说他们什么都收,地契、铺子、田产,甚至自家的宅子都能抵押,真是雪中送炭!” 典当铺里,高级商业人才神情淡然地坐在柜台后。 他们一边接过粮商们递来的抵押物,一边仔细检查,核对价值。 然而,给出的估价却低得令人咂舌。 “您的地契市价估值五千两,但我们这边只能按三千两放贷。” “您这铺子位置不错,不过近来行情不佳,只能按八成价值算,一万两。” 每一份抵押物都被压低到最低标准进行放贷,签订的契约更是苛刻至极。 虽然明面上利率标为“三分”(3%),但所有贷款都必须分12期以上偿还! 每期附加管理费、利息叠加计算,最终支付的总额比本金高出两倍还多。 但即便如此,门口的长队依然未减。很多粮商一边签字一边满脸堆笑。 “哈哈,这家典当铺真是良心啊!” “就只收我们3分利息,咱们这就不算亏!” “是啊,是啊!别的地方早就5分甚至更高了,人家还肯接咱们的抵押,真是天大的好事!” “别磨蹭了,快点签!银子到手才是硬道理!只要把粮食囤下来,转手就是6倍的利润,管它利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