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全国第一份报纸!(感谢割以永更的胶囊!
渔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刚蒙蒙亮。 十几个报童已经踩着晨曦出门。 手里捧着刚印好的《大明时报》。 他们激动地穿梭在人群中,扯着嗓子喊: “新报!新报!陛下亲征后金大胜!鞑子皇帝皇太极被砍下了头!” “多尔衮、代善,全都死了!以后再也没有女真人啦!!” 听到这话,街边铺子里吃早饭的河北人猛地一震。 连嘴里的豆汁都喷了出来:“啥啥再说一遍!” 报童扬起手里的报纸:“皇上亲征!大明军队横扫建奴!辽东所有失地收复!全国百姓免赋税一年!” 一个六旬老头颤巍巍地接过报纸。 双眼死死盯着头版那几个震撼的大字,喃喃道: “我滴个天啊!” “咱……咱大明赢了赢了!” 浙江,余姚集市 一个在集市上卖茶叶的小贩,正在招呼客人,听见报童喊: “新报——大明打赢了!” 他激动地一把抓起报纸,捏着边角猛地展开。 双眼扫过一行行大字,越看越激动。 “娘子!咱们赢了!皇上亲征,建奴全死光了!” 一旁正在挑布料的妇人听到这话。 惊讶地转过身,掩着嘴巴:“真的!” “真的!报纸上写的明明白白!你看!你看!”小贩兴奋地把报纸摊开,“辽东全收复!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怕鞑子南下抢粮食了!” 妇人看着那印刷整齐的大字,手指颤抖着滑过皇太极的名字,激动得眼眶泛红。 海南,渔村 一群老渔民坐在海边补渔网。 听见远处村里的孩子奔跑着高喊:“爷爷们!大明打赢了!” “啥”一个白胡子的老头抬起头,眯着眼睛看着跑来的孩子,“赢啥了” “鞑子死光光啦!”孩子喘着气,把报纸举到老头面前。 老头接过报纸,慢慢展开,眼睛扫过头版的大字,手微微发抖。半晌,他忽然咧开嘴,大笑出声:“哈哈哈哈!!好!好啊!” 周围的老伙计们全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看着报纸。 “我就说!咱皇上是个真汉子!” “这下好了,鞑子死绝了,以后沿海都安稳啦!” “来来来,今晚杀鸡炖一锅,咱得庆祝庆祝!” 全国各地,城镇乡村,茶楼酒肆。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读着报纸的人! 有人激动地落泪,有人拍着桌子欢呼。 有人忍不住拿着报纸奔跑着告诉更多的人! 这是自嘉靖年间以来。 头一次——大明百姓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刻! 河南总督府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落在案牍上,映照着满桌的军务文书。 孙传庭披着一身铁青色的官袍。 双目紧紧盯着最新送来的《大明时报》,手掌微微发颤。 “皇上亲征大胜!后金灭亡!辽东尽复!” 他目光扫过这一行行大字,心潮翻涌,久久不能平息。 自崇祯即位以来,他一直苦苦支撑西北战局。 以“秦地养秦兵”的策略筹措军饷,尽可能维持战力。 然而,流寇日益猖獗,李自成、张献忠两路并进。 如今更是占据河南大片土地,使得西北门户岌岌可危。 但——如今后金灭亡了! 那意味着朝廷再无腹背受敌之忧,所有资源都可以集中对付流寇! “哈哈哈!”孙传庭忍不住放声大笑,压抑在心头多年的沉闷一扫而空!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指挥使快步走来。 单膝跪地,双手呈上明黄色的圣旨:“陛下有旨,令孙大人即刻入京!” 孙传庭神色一怔,接过圣旨,眼中满是疑惑。 “我去京城那这边的军务怎么办张献忠尚在川楚之间流窜,李自成仍在河南肆虐,若是本官离去,岂不无人镇守” 锦衣卫指挥使微微一笑:“大人不必忧虑,陛下已派遣步兵第一师接管河南战局,您只管进京进修便是。” “步兵第一师”孙传庭心头一紧。 自他接掌兵权以来,从未听闻过此番号。 他迈步走出衙门,来到总督府外的大道上,望向远方。 ——入目之处,一支前所未见的军队正整齐列阵。 数百辆黑色的巨型铁皮战车一字排开。 士兵们穿着统一的迷彩军服,精神抖擞地从车上跳下。 步伐整齐,仿若刀锋一般凌厉。 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一支精巧的火器,枪管修长、棱角分明。 远非他所熟悉的“三眼火铳”可比。 他们不再是那种衣衫褴褛、刀枪并用的明军。 而是训练有素、步调一致的新式军队! 孙传庭惊愕地看向锦衣卫指挥使:“此等装备……仅凭火铳,便能打败李自成” 锦衣卫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步枪。 淡然说道:“大人不信那您看看这个威力。” 只见他举枪,瞄准天空—— “砰——!” 一声惊雷般的炸响在耳边炸开! 孙传庭猛然一颤,心跳都随之漏了一拍! 他双目死死盯着枪口处飘散的青烟,又看向地面。 发现一枚黄澄澄的弹壳滚落在脚边。 他俯身拾起,仔细端详—— 通体黄铜打造,外壁光滑,竟然毫无火药燃烧留下的烟灰。 “这……这……” 孙传庭抬头,震撼地看向锦衣卫。 后者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人不必在这里好奇,京城自有老师为您解惑!” ----------------- 剧透下,明天的章节有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