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上学还要挨打,还有王法吗?!
渔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福王的贴身侍卫脸色一沉,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你们都被顶替了,那为什么史可法会被火速提拔” 王绍禹闻言,心中一阵苦闷,随即脸色更加难看。 自从他被替换之后,心中积压的不满愈发难以平复。 史可法在安庆、庐州、池州等地虽然成功击退了农民军。 但他并没有一举击败敌人。 甚至在朝廷夏季时,还因为未能彻底根除威胁而受到问责。 可如今,这个被责难过的将领却在过年前突然被提拔。 而且只提拔了他一个人,左良玉同样被贬为庶民。 这一切都让王绍禹感到愤懑不已,心中充满了不解。 “我也不明白……”王绍禹低声嘀咕道。 福王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地说道: “史可法这个名字,我倒是听说过。” “这个小子会做官,记得他当初留任洛阳时,专门来拜见过我。” 接着,福王挥了挥手,指示道: “快,叫人去给史可法带个话,让他赶紧带兵过来保护我!” “这些贱民军已经快要打到门口了!” 侍卫迅速拿出一张报纸,恭敬地低声说道: “王爷,咱们根本不用带话,史可法已经主动过来了!” “而且,他带来了十万大军,装备了最新的火铳!” 福王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很是开心。 但由于他是王爷必须在这些下人面前保持威严。 挑了挑眉,轻蔑地说道:“光是火铳怎么能行!” “叫他们把红衣大炮都搬过来!越多越好!” “最好把这些大炮全部放在我家门口!” “炸死那帮贱民军的畜生!!!” “他妈的一帮人穷疯了,竟然敢打老子的主意!!!” 福王根本不关心报纸上写了什么。 也不在乎为什么会有起义军的存在。 如果不是起义军觊觎自己的财产。 他多半也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王绍禹惊讶这个侍卫为什么不接着念下去。 告诉福王,陛下也来了。 顺便也和福王讲一下,陛下在辽东用宗亲当炮灰的事情。 毕竟这些事在报纸都有刊登。 着重介绍了河北景王。 死的那叫一个......... 面前这个福王倒台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万历帝第三子,生母为宠妃郑贵妃 万历帝因深爱郑贵妃,试图打破“嫡长子继承制”。 欲立朱常洵为太子,而非长子朱常洛(生母为宫女王恭妃)。 这一矛盾引发了长达近30年的“国本之争”! 可以说朱由检和朱常洵虽然是叔叔和侄子。 但在皇权面前却是势不两立的。 甚至后来有人怀疑,红丸案也是国本之争的延续。 看到眼前的危机被解除,福王便对二人摆手说道。 “慢走,不送!” 二人倒也痛快,急匆匆的离开。 甚至都没和福王打招呼。 -------- 朱由检带着大军,直奔洛阳而去。 一路上,他特意放缓速度,仔细视察沿途的民生情况。 每到一处,他都会让随行的官员详细报告当地的状况。 关心灾民是否得到救济,是否有百姓仍在忍受饥饿的折磨。 特别是孩子们的学习问题,甚至不惜停下脚步。 走进几家小村落,与百姓交谈,关心是否有学校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幸运的是,朱由检从系统购买的官员们确实不负所托,工作态度一丝不苟。 每到一地,他都能看到灾民得到及时救济,粮食和物资分发得当。 孩子们也终于有了可以上学的地方。 虽然进展依旧缓慢,但至少这些成果让朱由检感到些许欣慰、 民生、教育和社会福利—— 已经开始付诸实践,且不断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当他们的军队进入开封府时,由于事先并没有通知当地的百姓。 突如其来的大军令百姓们都感到惊恐。 百姓们纷纷驻足,窃窃私语,许多人满脸惶恐地看着这支兵力庞大的军队。 “乖乖,这是闯王的起义军!” 一年长的百姓低声惊呼。 那些经常阅读报纸的百姓,一眼便看出了军队的阵容和服饰。 他们已经从报纸上看到过朱由检大军的消息。 便立刻明白这些军人并非起义军,而是朝廷派来的正规军。 “这...这是朝廷的军队吧不是起义军” 朱由检带着两个团的兵力入驻开封。 虽然大军驻扎在外,但他依然选择亲自住进城内。 他没有直接采取过于高调的方式,而是选择低调行事。 衣服都换成寻常百姓的模样,避开军队带着几名同样换装的亲兵进入开封。 1639年,开封是河南的中心。 辖区内包括管城、荥阳、汜水、河阴、荥泽等县,其中郑州也隶属于开封府。 尽管开封迎来了扩建,规模和速度远远比不上京城的繁华与发展。 街道上的灰尘随风飘扬,泥泞的道路成为了城市的常态。 公共厕所的数量稀少,且环境堪忧,市民只能忍受那份臭气熏天。 学校和医院等基本设施更是寥寥无几,只有几个简陋的学校。 门口的破墙和简陋的校舍让人堪忧。 开封如果是这样,那么下面的县市的情况更为糟糕。 朱由检站在这片混乱的城市街头,心中愤怒异常。 没想到,自己从系统中购买来的那些官员居然也会贪污! 城市建设与他预期的相差甚远,眼前的种种乱象更是让他感到心寒。 他不禁在街上走动,突然看到几个正在街头玩耍的孩子。 便走上前去,问道:“你们有没有在上学” 孩子们的表情显得极为懵懂,像是突然被惊扰的鸟儿。 傻乎乎地看着他,眼神空洞。 一个孩子鼻尖上还挂着没有擦干的鼻涕。 手里握着一个用玉米面做的小饽饽。 嘿嘿笑着摇了摇头,“没有!” “上学有啥好的回答不上来先生的话还要要挨打!” “我们在家挨打已经很惨了,上学还要挨打还有王法吗!” “就是就是,我们一家五代都目不识丁,不能到我这里就成文绉绉的酸秀才吧” “不上学好,走,咱们去城郊掏鸟窝!” “走走走!” 孩子们一齐欢呼起来,仿佛完全不在意朱由检的存在。 转身成群结队地跑向郊外,奔向那个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城郊的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