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安装师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各路流寇斥候回报。 闯王高迎祥中军大营,已淹没在滚滚浓烟之中。 而且还有两千多华夏人民军,杀出黄梅县城。 往闯王高迎祥的溃兵杀去。 闯王大营外围的上万流寇,被这有如天罚的武器,吓得惊出了魂。 除了逃窜,没人愿意与华夏人民军拼杀。 很显然,刚才那种怪武器,给闯王大营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能与明廷官兵周旋多年,没有一个流寇首领,不是人精。 在不清楚这华夏人民军,是否还会使用这种武器之前。 快速脱离战场才是最优选择。 众流寇首领没有犹豫,纷纷带着手下,往宿松县方向逃去。 毕竟广济县方向,斥候早就探知还有华夏人民军。 没有哪支流寇,愿意与拥有未知武器的军队作战。 张献忠最先逃离黄梅县。 不到一个时辰,便奔跑十几里。 在独木镇外围。 张献忠发现不少流民,慌张与自己大军交汇,反着方向往西奔跑。 若是以往,流民见到义军,纷纷会让开道路。 但今日流民为何不怕义军大军 莫不是宿松县方向,有官兵杀来 不对! 安庆城下的官兵不可能这么快杀来。 那流民为何如此慌张逃窜 张献忠令全军停止奔跑。 并给十五岁义子张定国一个眼色,示意向流民询问什么情况。 一盏茶的功夫,张定国奔驰回来, 张定国汇报道:“独木镇往东四五里,出现了一千多平头官兵,流民害怕,便纷纷往西跑。” “一千多平头官兵那不就那华夏人民军吗他们怎么出现在我们身后的” 张定国看着前方的河西山。 说道:“河西山山脉跨度二三十里,东西十几里,这华夏人民军会不会一直蹲在河西山” “河西山这么大,又连着大别山山脉,还真有可能。” “义父,前面不过一千多华夏人民军,咱们有上万义军,优势在我,咱们直接杀过去吧!” “儿啊!这华夏人民军敢用一千多军士,来阻击我义军后逃,肯定有那神秘武器,咱们别触这眉头。” “若是不走独木镇返回宿松县,咱们就得往北绕行三十里,从停前驿返回宿松县了。” “你就能确定,停前驿没有华夏人民军拦截” “这…还请义父明示,我军该如何撤回宿松县” 张献忠环顾一周周边地形。 指着北面说道:“令全军快速躲进牛砰山,等待其他义军,到独木镇开路后,我军在做决断。” 牛砰山虽然不大,跨度不过七八里,高不过百来丈。 但此时其他流寇,都在急于逃窜。 还真没人会去关注,张献忠近万流寇,已躲进牛砰山中。 张献忠的大军刚趴在牛砰山上,就看到数千大军,往东匆匆赶路。 通过那股义军大纛,张献忠认出来了,那是罗汝才的大军。 死队友不死贫道。 张献忠没有派人提醒罗汝才。 而是在等待时机。 等罗汝才与那华夏人民军混战时。 趁机带着大军,闯过独木镇。 罗汝才的大军,刚进入独木镇。 张献忠又听到了那刺耳的尖叫声。 当然还伴随一些些黑点,拖着长长的白烟,砸向独木镇。 瞬间! 行至独木镇内的罗汝才大军。 被火海与浓烟覆盖。 张献忠趴在牛砰山上,看得真真切切。 这种武器,远不是他张献忠可敌。 独木镇的浓烟刚刚消退。 张献忠还在犹豫,是强行杀过去,还是改道绕路。 就看到一千余华夏人民军,追着三四千罗汝才的残部追杀。 还有不少罗汝才的残兵,正往牛砰山方向逃窜。 眼见华夏人民军的追杀部队,距离牛砰山越来越近。 张献忠深知,如果现在逃跑,大军肯定要溃散。 唯有依靠大军在牛砰山山上。 居高临下,冲杀一波华夏人民军。 才有机会带走,苦心经营数年积攒的老营精锐。 张献忠果断下令,全军准备往山下冲杀。 罗汝才数百流寇残部,逃到牛砰山山脚时。 前有山腰上,张献忠的大纛升起,近万流寇精锐严阵以待。 后有上百华夏人民军追击而来。 罗汝才的残部没有犹豫。 与其被华夏人民军俘虏,面对未知的生死。 还不如投奔张献忠,至少还能谋个活路。 华夏人民军看到牛砰山上,那近万流寇精锐,严阵以待。 旗总雷万明清楚,若是让战友们直接调头逃跑。 若流寇冲杀下来,一个都逃不掉。 雷万明高喊道:“不要管俘虏,列阵,缓缓后撤。” 雷万明的总旗,分成三排。 碎发枪瞄着山腰上的流寇,队伍缓慢后撤。 张献忠抡起狼牙棒。 高喊道“兄弟们!随我杀了这群狗官兵,杀呀!” 近万流寇,从山腰俯冲而下。 两三百步的距离,如泰山压顶之势,冲杀下来。 一百支碎发枪,面对近万流寇的冲杀。 开枪也不过是挠痒痒而已。 “第一小旗点燃轰天雷,丢轰天雷炸退敌人。” 果然! 人性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未知事物。 三十颗轰天雷,在流寇冲锋的前方。 虽说就三四个倒霉的流寇,被轰天雷碎片炸伤。 但这三十颗轰天雷,接连爆炸产生的巨响,让流寇纷纷放缓了冲杀的脚步。 特别是流寇的战马,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听到爆炸声。 牵着下山的战马,纷纷不安分起来。 三十颗轰天雷的同时爆炸。 让周边数里内的华夏人民军,不约而同的看向牛砰山方向。 第四旅第十一营营长王有福。 满身血迹举着的大砍刀,也被这巨大的爆炸声,阻止了大砍刀的落下。 王有福前面还跪着十几个求饶的流寇。 地上还洒落着几十个流寇人头。 王有福挥手擦了擦脸上血迹,看向牛砰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