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上午的阳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雨水早上吃过了哥哥做的疙瘩汤,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学校。 “雨水,你好点了没看起来你脸色还是不太好”于海棠看到何雨水后说道。 “快好了,昨天晚上休息的不好”何雨水说道,她当然休息的不好,心里有事,还是关于自己前途命运的大事,她又不是何雨柱那样没心没肺的人,当然睡的不好。 何雨柱倒是睡的挺好,隔着两道墙都能听到他打呼噜的声音,心态好的人寿命长,自己别看比哥哥小了七岁,自己真不定比他活的岁数大,何雨水心里想到。 “同学们,现在有个大好事,东城邮电局要来我们学校招三个人,采取考试的方式,有意向的同学到我这里来报名了,今天上午九点就考试”上课铃声刚响,班主任跑到了教室里说道。 老师的话如同一勺子水丢到了油锅里,整个教室都沸腾了,机关单位到学校招人,两年之内这是第一次,同学们都高兴坏了,何雨水这个班里三十一个人,报名了二十五个,剩下的六个同学都是成绩不错的,考大学很有希望的那一种。 “雨水,考啥内容呀”于海棠很兴奋,赶紧打开书想学一点。 “谁知道考啥我看着报名的人不少”何雨水对于海棠说道。 “人多怕什么人家招三个人呢,说不定考试的题目我们以前做过呢。快看看书吧,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于海棠说道。 看书是看不到心里去的,但是同学们都在看书,何雨水也打开了一本书,假装看了起来,看来袁科长说的都是真的,自己的工作应该差不多了。 到了八点五十,总共将近五十名同学来到了学校的大会议室,学校老师和东城邮电局的袁科长监考,把两张试卷发了下去。 何雨水一看,心里一喜,袁科长果然给自己是原题,我得冷静,她用力的揉了一下自己的脸,先写上名字,然后开始认真答题。 于海棠也拿到了两张试卷,一下子就懵了,这些字自己都认识,为什么组合在一起,我就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呢这一次考试我完了,我啥也不会,早知道这样不来了。 考试两个小时,中午的时候老师们加班帮着把试卷看了出来,高二一班的何雨水两门试卷加起来考了一百九十分,算术考了98分,语文考了92分,两门功课都是第一名,顺利的进入了下一轮面试。 面试是等额面试,只有考试的前三名参加了,另外两名同学的情况何雨水不了解,但是她面试两个问题回答的都不错,也是第一名。 两轮考试之后,何雨水成功的入职到了东城邮电局。 下午三点进行的面试,四点的时候,老师对何雨水表示了恭喜。 “海棠”何雨水听到了这个消息特别激动,抱住了自己的好友于海棠,流泪了。 “雨水,该哭的是我,考试你是正数第一,我是倒数第一,我都没哭,你哭啥呀”于海棠为好朋友入职到东城邮电局感到开心,但是又特别的心酸。 好朋友入职了机关单位,但是自己的成绩这么不好,自己的未来以在哪里呢于海棠有点迷茫。 由于是校招,学校的老师帮何雨水办好了手续,到明天何雨水就要入职东城邮电局了,和老师、同学说了再见,何雨水背着书包回到了95号大院。 今天同样开心的还有贾张氏,她下午的时候跟着儿子贾东旭一起来到了红星轧钢厂,办理入职手续。 贾张氏一进工厂,便有点紧张,她性格上是厉害了一点,但她毕竟是个家庭妇女,进入这么大的工厂,到处冒烟的烟囱,忙碌的工人,她紧紧的跟着贾东旭,说好像小时候的贾东旭紧紧的抓住她的衣服一样。 “小贾,这是你母亲”人事科的科长换了,原来的胡稿科长因为违规招工的事,严重违反厂规厂纪,他还有其他经济问题,被单位送到派出所了,现在的科长是原来的副科长叫郑超。 “郑科长,我和我妈把手续办了,以后我妈在单位,您得多多照顾呀”贾东旭说道。 “这个还用你吗大家都是好朋友”郑超说道,要是放在以前他跟本不会搭理贾东旭,因为他从心里看不起贾东旭,当然整个红星轧钢厂能看得起贾东旭的也没有几个。但是现在不同了,贾东旭有个好兄弟,就是那个在人事科办公室里暴打原来科长的贾二雷,并且贾二雷还和李副厂长有了人情往来。 李副厂长在厂里绝对是个不能得罪的存在,惹了他之后,你要没有他能利用上的东西,那你就完了,他整人的办法可是一套一套的,郑超不想惹这种麻烦。 “婶子,你叫啥名字呀”郑超目光看向了贾张氏,开始给她填表。 “我叫贾张氏”,贾张氏先是一愣,然后回了一句。 “婶子,我问的是你的学名,贾张氏肯定不是”郑超说道。 “我没有学名,我又没有上过学,我小时候家里特别困难,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父亲去世的早,我没上学”贾张氏解释道。 “小贾,你和你妈说”郑超有点不好解释。 “妈,学名你都不知道吗就是有亮婶子骂你时候,叫你什么名字你骂她的时候叫她贾刘氏吗贾张氏不是学名,只能算是族名,你没了后和我爹的墓碑上才刻着贾张氏这三个字”贾东旭通俗易懂的给母亲解释了一下。 人事科的一个大姐和科长郑超听到后笑了,贾东旭还真是个人才,解释的很有道理。 “你直接说我出嫁前的名字不就行了吗还学名。我叫张翠花”贾张氏对儿子说道。 “家庭住址在哪里,有没有房子公房还是私房”郑超继续问。 “南锣古巷95号大院,家里一间房子。公房还是私房我记的孩子他爹当时花了一百多块钱,不过那是解放后不久的事了”贾张氏说道。